首页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点击:0时间:2021-04-22 08:52:18

董西飞

近年来,在中国年轻人中,海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随着这些年轻人升级成为父母,海淘也成为他们购买母婴产品的主要渠道之一,总想把世界各地的好东西搬到孩子身边尽情享用。于是对于中国宝宝来说,一天很可能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穿着韩国B&B洗衣皂洗过的英国next连体衣,吃一颗美国Drops维生素补充剂,用日本Piegon奶瓶喝着德国Atapmil奶粉,中午吃一点美国Ger-ber米粉,玩会儿美国fisherprice 健身架,傍晚用法国mustela沐浴露洗个澡,换一片日本Goons尿不湿,舒爽地进入梦乡了。”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41.5%的手机海淘用户主要购买商品类别为母婴用品———从奶粉、纸尿裤,到宝宝餐具、安全座椅、衣物,甚至保健品。简直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淘。

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年轻人对“中国制造”母婴产品的信任危机,面对庞大的海淘客户,跨境电商加速了海淘市场的繁荣。有专家表示,海淘有风险,购物需谨慎。

“信任危机”促进了消费者的海淘进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年轻父母们养成了海淘的习惯呢?

消费者对国产母婴产品的“信任危机”是海淘市场的催化剂。2008年的国产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是母婴产品海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当年,由于全国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国人对国产奶粉信任跌至最低点,焦虑的父母们开始从香港购买奶粉,导致香港的奶粉供不应求,于是许多购物达人开始把购买奶粉的方向放在了国外,相应的海淘渠道也就建立起来了,来自淘宝全球购的数据显示,该事件前后,淘宝全球购海外奶粉品牌订单量同比上涨118%。

家住天津的徐女士,2016年夏天升级成为母亲,在感受初为人母的喜悦的同时,她也为孩子的“口粮”问题感到焦虑:“国内奶粉负面新闻很多,太不让人放心了,我不敢轻易给孩子尝试,万一吃出问题,一切就都晚了。”在这种心理下,徐女士毅然决然选择了海淘和代购,为了顺利买到海外的奶粉,她办理了外币信用卡,学习了奶粉相关的英文术语,还经常在夜里面爬起来到国外网站抢购。“为了让孩子喝上放心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徐女士如是说。

除了奶粉,国内关于劣质母婴产品的曝光也时常见诸报端,2015年中国消费者报社联合广州、北京、天津、上海等19个城市的消协(消委会、消保委),共同发布《婴儿纸尿裤消费行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超五成消费者曾遭遇假冒伪劣商品,表示使用隔尿产品后遇到红屁股现象的受访者占比最大,为53.47%;其次为产品不够干爽、不透气、吸水性差;另有超过两成的受访者表示,其所购买的隔尿产品曾出现质地太硬、漏尿、腰贴导致孩子皮肤过敏等问题。

在这种糟糕的品质环境下,不少父母表示面对国产品牌“伤不起”,为了孩子健康不得不选择国外购买途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父母漂洋过海买回来的母婴用品,其实都是“中国制造”,国内就有一模一样的同品牌产品。但明显这些中国官方渠道售卖的产品在被“嫌弃”,被吐槽“质量不如海淘”。第一财经网曾在《国人消费尴尬:海外淘回“中国造”,国内同款被嫌弃》一文中表示,“国内贸易流通市场的产品质量远低于出口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针对国内消费市场,国家质量管理部门对消费品质量管理体系监管不严,标准相对宽松,但是出口产品却接受出口方和进口方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检验和检疫部门进行质量管控。”所以会发生:千里迢迢“人肉快递”或“海淘”回来的海外大牌,一看标签,“中国制造”;一试质量,要优于国内相同产品。因此,身边陆续出现了很多一味迷信国外产品的家长,有的家长甚至会给宝宝海淘一些“网红”保健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水平和国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能力也逐渐增强,人们发现,海淘并不会在经济上构成太大压力,甚至由于促销和关税的原因,有时海淘比官方进口渠道购买还要便宜。

跨境电商加速了海淘市场的繁荣

随着海淘市场的繁荣,国内电商纷纷投身于跨境购物渠道的构建,综合性的电商如天猫全球购、京东海外购、亚马逊海外购,还有专门针对母婴产品的电商如蜜芽、贝贝网等都开通了海淘频道,在短短几年内用户量迅猛上升。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含零售及B2B)高达6.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23.5%。预计2017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仍以较高增速发展,有望增至7.5万亿元。

有专家表示,母婴产品海淘用户规模得以高速成长,还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首先是国际物流及供应链技术不断发展,原来不方便邮寄的产品得到了新的包装方式,可以经受长距离运输;其次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2016年,全国新生儿数量达到了1786万人,增长幅度明显。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调查,2016年,90后已经成为新妈妈的主力,在孕育需求上,她们对母婴产品的设计和品质都有更高的要求,90后也是触网率更高的一代,对包括跨境购物电商等有更高的接受度。最后在政策方面,国家从多个方面大力支持互联网创新创业,2015年出台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开始实施,跨境电商行业的标准化健康发展得到支持,以海淘商品为主的母婴电商将直接受益。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2016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以高达78.3%的增长率升至0.41亿人,相关数据显示,海淘用户市场未来预计仍能维持较高增速。

海淘有风险,购物需谨慎

尽管海淘有不少好处,给年轻父母带来了很大的诱惑,但很多人还是持观望态度。首先是受语言限制,眼花缭乱的商品描述和免责条款令人望而却步。其次,海淘在买到物美价廉商品的同时,也可能淘来烦恼,其风险主要体现在物流周期长和售后维权难。

和国内购物次日达的发货速度相比,海淘显然属于“慢递”。在当前国际物流运输网络相对完善的情况下,从欧美发货地至中国大陆境内,商品要经历10-15个运输日,中间辗转若干个城市甚至国家。目前还存在的一种情况是部分产品并不支持直接运往中国大陆,需要专门的代理转运公司协助运输,这种购物流程往往耗时一个月甚至更久,丢件和货损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海淘产品也并非全部质量上佳,一旦出现售后服务问题,消费者容易陷入维权窘境。一方面,对于外语不熟练的人来说,用外文邮件与海外网站进行沟通交涉,这个过程会比较纠结。另一方面,相对于国内购物,“海淘”商品因为距离远等原因,如需要退换货,耗费的时间会比较漫长,成本也很高。

除此之外,近年也有部分媒体披露,年輕父母们追捧的“洋品牌”实际并非真的优于国产品牌,甚至某些品牌在国外只是默默无闻的存在,在中国“代购”的炒作之下,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也有专家指出,适合欧美宝宝的东西,并非同样适合中国宝宝,尤其是保健类药品,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保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也很难及时获得它的不良反应信息,给宝宝海淘“保健品”无疑是高风险操作。

当前中国的制造行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铁路、公路、跨海大桥等工程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大国自信不言而喻。但在母婴食品、玩具等生活日用品的制造方面,国人对中国品牌还是普遍缺乏信任。当然,这种信心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可以看到的是政府已经着手行业规范的建立和监管,《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两份新的强制性标准于2016年1月1日开始执行,致力于加强童装及玩具市场健康发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奶粉政策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于2016年10月1日开始注册;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在不断加强母婴相关产品监督抽查,确保产品品质。除了政府作为,母婴产品制造企业更应恪尽职业操守、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母婴品牌”,重树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心。(责编 孙 波)endprint

标签: 母婴 产品 奶粉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