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大新:一亩田不够贪官一道菜

点击:0时间:2021-05-04 02:02:49

周大新,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走出盆地》《有梦不觉夜长》《第二十幕》《21大厦》等,由其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的电影《香魂女》获1993年度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今年,周大新推出了反腐题材的长篇新作《曲终人在》,而小说中魏昌山的人物原型为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军内巨贪谷俊山。

以前想写贪官没法写

很早就想写反腐题材,因为认识不少官员朋友,对官场生态比较熟悉,可一直没写。一方面是“十八大”前,各出版社不愿出这样的题材,而且有一条看不见的红线,最多只能写到副局级贪官,军内不能写到将军,否则发表不了。这个“规矩”虽不见于任何条文,但现实就这么操作,大家都懂。另一方面,市面上“官场小说”很多,打着“揭露黑幕”的旗号,实际上粗制滥造,读者很反感,这给我带来很大心理压力,不想跟这个风。

对此,一直觉得挺遗憾,这么宝贵的创作资源,白白搁置了。

“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厉行肃贪,“大老虎”纷纷落马,这给作家带来了契机,过去写不了的,现在也能写了。我没想迎合什么,只是想把我的一些思考、认识写出来,面对生活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今天反腐惩贪的大氛围中,文学不应缺席。

对反腐题材,人们特别关注,因为都有切肤之痛。有一段时间,干什么都得送钱,不然就别想办成事,买官卖官成了公开的秘密,连普通百姓都能感受到。小孩子从入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找工作,统统得送礼……这些事都是明摆着的,可就是不让说。

在我这本小说中,好官逝去了,腐败者仍在四处活动,彼此的争斗并未结束,正义还没取得最终胜利……

后勤、院校、机关更易出问题

我是1970年入的伍,那时部队风气确实好,我来自农村,不懂什么叫跑关系,那时也没这个说法,大家只知道埋头干活,提不提拔全听领导的,从结果看,是真公正,得到提拔的都是训练中最不怕苦、最先完成任务的兵。

那时,哪个干部敢打战士?谁敢管战士要钱?我从没遇到过这种事,所以大家都很自觉,给家里写信连公家信封都不敢用,生怕别人说你私心重,那在军营里就没法立足了。那时,如果有人没得病却吃了病号饭,都不用别人说,自己马上脱军装走人,这就是好传统的力量。

我当时在野战军,谁也不敢到外面饭馆去吃饭,最多在单位食堂里加个菜,要请客,也是把人家请到自己家里去。那时一天到晚忙得要命,根本没时间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好容易赶上周日不训练,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请假出营,剩下的在家洗衣服、休息,此外还经常要去帮周边老百姓干活或者帮厨之类。

我后来调到师机关后,才有了写小说的时间,在团以下部队时,根本不可能。要我看,野战军最不容易被腐化,而后勤、院校、机关等更容易出问题。

徐才厚在台上这10多年,搞得乌烟瘴气,此前也有一些问题,但不严重,后来没人管,社会上的种种弊病便在军营中蔓延开了。部队的情况和地方不太一样,地方其他部门的监管多一些,而在部队,如果单位领导不让查,确实没法查,所以选好干部特别重要。

谷俊山为什么存那么多酒

我写“魏昌山”,是受谷俊山案的启发。都在一个院工作,我当然认识谷俊山,他很高傲,对他没用的人,瞧都不拿正眼瞧,况且院里总有一帮人围着他转,他也看不到圈外的情况,所以他应该不认识我。

与别的贪官不同,谷俊山比较张扬,出门坐专机,他觉得只要搞定上级,一切都不在话下。他来总后机关时,才是个副师,这才几年,到了大军区副职,比省长还高一点,升得太快了。把这种心中没有任何敬畏、只有自己利益的人提拔起来,实在是犯罪。

我写魏昌山在地窖中藏了1500箱茅台,源自谷俊山的实际案例。按正常思维,这么多酒,一辈子喝得完吗?干吗做得这么过分?让人觉得他是发疯了,到了正常人思维难以理解的地步。按理说,像谷俊山这个级别的干部,待遇相当高,一切花销都有公家包办,还要这些干什么?所以他倒台后,大家都在议论,这真是上帝欲让谁灭亡,必先让他疯狂。

其实,那是我们不在他那个位子上,不明白他的心态,谷俊山还想继续往上爬,做更大的官,他春节时给别的官员送礼,一次就10箱,按这速度,10个人就是100箱,他那点存货还真不算太多。

至于书中欧阳千籽,则有郭正钢的影子。很多高干子弟都有他这种习气,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连读中央党校都没能读完,却能一路升官。他们没本事,不具备社会生存能力,可一切又来得太容易了,觉得唾手可得,所以对父母也没什么感情,整天只知胡来,你说你都被提拔上去了,还折腾商业街干什么?你缺钱吗?可他们从不想这些,一点也不体谅父母。

政策失误给了谷俊山机会

为什么原来作风过硬、传统优良的部队中会出现谷俊山这种贪官?这有历史原因。

在一个时期,地方经济发展快,相比之下,军队的收入太低了,留不住人才,当军人,随时要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可如果连亲人都养不好,还怎么能安心呢?许多老同志都闹着要转业,各单位只好搞点经营项目,为大家改善改善待遇。

部队经商,这还得了?但当时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政策失误,好在后来堵住了漏洞。

当然,那时社会变动剧烈,政策难免滞后,况且我们用几十年走过了西方上百年才走完的路,疏忽在所难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政策失误。有失误不可怕,关键看如何弥补。

正是这个失误,给了谷俊山机会。

谷俊山原是志愿兵,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一般,在党员评议中多次获得“差”评,通过生产经营,他一步步发展起来,从那时起,他便四处送钱行贿,所以不少领导喜欢他。谷俊山刚当志愿兵时也很努力,他人生的前半部分与普通人的发展轨迹并无不同,可当他看明白所有事原来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他就再也不相信其他的了。

人一开始都是好的,哪个少年不天真烂漫,哪个青年不积极向上?可最终走上不同道路,这与个人修为相关,与氛围相关,更与规矩约束相关。

说到根上,那时篱笆没扎牢,拿公款吃喝来说,过去一个人签字就行,现在必须几个人签字,所有参加者的名字都要写清楚,这不也就管住了?

说实话,那时有些公款吃喝真让人触目惊心。我从农村来,知道一亩好田,每年也就打个八九百斤粮食,收入不足千元,可在餐桌上,这点钱有时还不够一道菜。不少干部一晚上要吃两三顿,请客的太多,哪家不去都不合适,其实很痛苦,弄了一身病,赚着什么了?

谷俊山也是农民的孩子,但他忘本了。

人的天性决定了,决不能放纵,因为越放纵,就越变本加厉。你看那些冲动犯罪的,平时什么道理不懂?可文明的篱笆没扎牢,破坏欲就会显现出来,人就会被非理性的东西引领。

一人贪腐,全家遭殃

当然,官员队伍中有谷俊山这样的腐败分子,也有一批忠于理想、主动承担起国家与民族责任的人,比如我笔下的欧阳万彤,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局面才没有坏到那个地步。欧阳万彤有野心、有手段,刚当官时,也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埋头往上爬。他三次求魏昌山帮忙,满足了升官保官的愿望。可成为高官后,他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正如他所说:如果连我这个级别的官员都不为国家、民族考虑,这个国家还得了吗?正是高度的责任感,让他在心中自觉地给自己画了一道红线。

人不可能没有私心,但只要对历史、对百姓、对民族有所敬畏,那么,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好官。

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欧阳万彤式的官员,虽然他们没有我写得那么理想化,但我总觉得,我没法不去塑造这么一个人,因为欧阳万彤让我觉得明天还有希望。

当然,真正惊醒欧阳万彤的,是他前妻因受贿被抓,这给了他极大震动,他才明白,社会抛弃一个干部很容易,就像谷俊山,在位时大家争着和他照相,以与他合影为荣,可他倒台时,没人再搭理他,曾经巴结他的人都在忙着撇清自己。

历朝历代从来没给贪官平反过,一个人成了贪官,全家人都遭人白眼,此生再也没法说句硬话,甚至子子孙孙都要背上骂名,这事还小吗?事实让欧阳万彤明白了,不收敛,就得死,所以他不肯贪、不敢贪,真希望今天的官员都能明白这一点……

文:唐山 图:朱韵秋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标签: 欧阳 的人 贪官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