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肥十年跨越赶超的启示

点击:0时间:2021-05-05 22:32:38

2008年4月,合肥第一条高速铁路开通;7年后,“米”字形高铁综合枢纽已从平面的规划图变成立体化的现实。驶入高铁时代,只是合肥改变的一个横断面。如同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正在重塑中国的城市格局一样,合肥“经济动车组”的10年跨越,犹如一块巨石投入一片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这个冲击波传递给外界的最大印象,是对经济地理格局的重新洗牌,更改变着传统观念中对合肥形成的固有认识。

改变,首先体现在跳动的经济大数据中。

是“第一”,而不是“之一”

14.91%,是根据全国省会城市统计公报的年度经济增速,梳理得到的合肥10年经济平均增速。这一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折桂”,贵阳以14.66%位居榜眼。

2006年,合肥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当年增速17.5%。以此为起点,到2015年正好走过10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连续10年经济增长保持两位数的,只有3座城市,分别是合肥、贵阳和西宁。其中,合肥又是增速最快的省会城市,是第一,而不是“之一”。

这个速度对合肥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从合肥自身轨迹来看。我们选取5组核心经济指标,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相对2006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7倍,财政收入增长5.9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8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6倍。

其次是放在安徽省内来看,合肥的城市首位度在大步前进:到2015年,合肥城市经济总量占安徽全省的比重达到25.7%,较2006年的17.48%,提升了8.22个百分点。同期,合肥财政收入占安徽省的比重达到2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2.3%;进出口比重占安徽省的41.7%;新增贷款比重为44.4%。

如果跳出安徽放在全国的视野中,会是怎样的格局?合肥作为一座后发型城市,要在经济总量上比肩南京、杭州、武汉等大城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和长江经济带上的新兴中心城市,唯有在速度上保持领先,才有可能实现跨越赶超。

综合10年增速来看,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合肥分别高于南京2.82、高于杭州4.17个百分点。在周边省会城市中,合肥分别高于武汉2.28、高于郑州2.58、高于南昌2.07、高于长沙1.31,高于福州2.57、高于济南3.32个百分点。

“十一五”以来,除山东省会济南和辽宁省会沈阳外,“省会城市经济繁荣”成为全国各地的一个普遍现象。合肥的快速发展,是这种区域经济新现象的典型写照。由此,“合肥速度”成为全国省会城市关注的焦点。

另一方面,合肥的进位必然意味着其他省会城市的退位,实际上就是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

“洗牌效应”

按照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划分,可以分成不同的梯队。截至2015年12月,广州、武汉、成都、杭州都已突破万亿,南京距离万亿只差200亿元,这5座城市是第一梯队;接下来的长沙、郑州、沈阳、济南组成第二梯队;西安、哈尔滨、合肥、福州、长春、石家庄这6座省会城市都是5000亿-6000亿元之间,组成第三梯队;南昌、昆明、南宁、呼和浩特在3000亿-4000亿元之间,是第四梯队;其他低于3000亿元的省会城市是第五梯队。

在这个梯次推进的省会城市经济中,合肥以高速度为支撑,走出了什么样的轨迹?

2006年,合肥经济总量1073.86亿元,超过太原的1013.38亿元,这是合肥经济总量长期徘徊在全国省会城市第18位后的第一次进位,也是第一次走出中部6个省会城市“锅底”的尴尬。这也标志着,合肥10年跃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到2008年,合肥经济总量连续超过南昌、昆明,再前进2位。同时,还有一个重大改变是,合肥终于跳出周边6个省会城市经济谷底的窘境。正因为有了这两次跳跃,合肥被外界称为“区域经济格局上最活跃的改变者”。

随后,经过5年的实干苦干,合肥在2014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并超越石家庄。到2015年,经济总量超过福州和长春,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2位。同时,多项核心经济指标跨入全国省会城市前10位,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第9位;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南京、西安、沈阳,位居第5位。

2016年第一季度,合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9.1亿元,增长9.7%;同期,哈尔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7亿元,增长6.6%;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1166.4亿元,增长8.1%。合肥在经济总量和增速上双双超越哈尔滨与西安,跨入省会城市第10位。合肥与前面第9位的济南,只相差97.5亿元,但合肥以9.7%的增速高于济南的7.3%有2.4个百分点。

2016年合肥只要保持10%的增速,就能再次实现进位。这就意味着5年前提出的“新跨越、进十强”的战略目标,将提前实现。

合肥不仅总量指标争先,单项指标也在持续上进,特别是体现城市发展质量和内生动力的自主创新,主要指标全部进入省会城市“十强”:“十二五”时期,合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到1056户,由第12位上升到第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50.93%、47.73%,分别达到16,431件和3413件,分别由第12、16位上升到第5、10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由第16位上升到第3位。

站在“十三五”开局的时间节点上回望,合肥经历了城市空间拓展、交通枢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平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全面深化改革……当每一次新机遇到来时,合肥总是敏锐地抢抓先机,“先起步、睬准点、行动快”,实现了弯道超越。

(摘自《决策》 作者:王运宝)

点 评:

合肥速度是“合肥模式”的体现。近年来,合肥发展呈现出全新的状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承载力和辐射力大幅提升,形成了“合肥模式”。“合肥模式”的成功经验,弥足珍贵,为我们河北各地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用新理念、新思路引领新发展。合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思想解放中实现了观念的跨越,在深化改革中突破了思想的桎梏,在扩大开放中拓展了发展的空间。正是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扎实推进多项改革开放举措,实施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先行先试之举,形成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比如在产业发展上,合肥能把“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文章做好,靠的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开放理念,靠的是“内联外引、借梯登高”的创新举措,达到了存量盘活与增量扩张的双赢效果。

锲而不舍地扭住发展不动摇。这一条合肥坚持得好。首先,是一以贯之抓发展。他们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当地实践,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形成了抓发展的最大合力效应。其次,是攻坚克难求发展。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不胆怯,不退让,善于运用市场规律、发展规律,在挑战中找发展机遇,在困难中找应对之策,及时破解发展中一个又一个难题。比如,在京东方项目的引进上,合肥市委果断决策,按照“模拟产业投资基金”模式,一次性拿出30亿元进行战略投资,直接撬动145亿元社会资金,最终成功解决了175亿元的巨大融资难题。

持之以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合肥的实践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充分发挥科教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积极利用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自主创新试验区机遇,走出了依托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子,很有示范意义。合肥围绕提升能力抓创新,突出企业主体,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多的研发优势,充分激活本土要素,积极引进外部资源,促进了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实现了高端研发、资源共享、创新服务的全方位嫁接;围绕产业升级抓创新,把创新贯穿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打造了一批在全国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体制机制抓创新,把科技与产业、创新与创业、引进与内生相结合,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不管是抓园区建设,还是抓产业发展,合肥都把工作凝结在项目建设这个载体和抓手上,形成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以正确的导向抓项目,以科学的方法谋项目,以强有力的手段推项目,以招商引资保项目。合肥把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招商方式,包括精准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等做得很到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方位优化投资环境。改善环境,这一点合肥全市上下认识比较到位。合肥牢固树立“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理念,尊重市场规律,顺应企业需求,着力规范政府有形之手,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用政策配套优化环境,建立统一高效的招投标交易平台,消除各种潜规则,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用完善服务优化环境,持续开展机关“效能革命”,优化审批流程,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用城市形象优化环境,以“大建设”推动城市形象的大变化,构建了内外循环的交通网络,打造了生态宜居的环湖城市,营造宜居宜业的投资环境。

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上下同欲者胜”。合肥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始终唱响发展主旋律,使广大干部自觉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追求、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责任,形成了人人讲发展、人人为发展的良好氛围。合肥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好、精气神足,不管部门还是区县的同志,都是谈发展思路清晰、谈项目情况熟悉,展现了奋发努力的劲头;注重激发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以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使干部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意识;注重弘扬善作善成的过硬作风,把改进作风与抓好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跨越发展的合力。(点评人:申世良)

(责编 / 吴耀明)

标签: 合肥 省会 亿元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