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展2.5产业推进香港经济实体化

点击:0时间:2021-05-09 10:45:21

[摘要] 香港经济结构面对诸多深层次矛盾,包括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优势相对减弱而新的发展动力缺失、就业结构两极化、中层就业流失、年轻人难向上流动等。根源之一,便是香港过去30多年的“去工业化”导致经济失去了实体基础。推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制造与服务充分融合的2.5产业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大力发展2.5产业,既能带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又能发挥香港固有的服务业优势,推动香港产业从流通性服务扩展至技术和工艺性制造服务,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 香港经济 产业结构 实体化 2.5产业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4-0020-06

[作者简介] 洪雯(1975 — ),女,原籍贵州,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利丰研究中心副总裁,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博士,研究方向:商业模式创新、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城市群、粤港澳合作。

香港特区政府在2016年的施政报告中指出,“再工业化”有潜力成为香港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过,香港社会对再工业化普遍有种种疑问:在香港这个服务业高度发达、经济高度国际化和金融化的地方,是否需要再工业化?香港土地严重缺乏、人口规模小、生产和生活成本全球数一数二,而且香港制造业早从1980年开始转移出去,至今几乎全部空心化,是否还有条件再工业化?如果真要推动,又有哪些工业适合在香港发展?

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制造环节,并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增值也比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生产线高得多。而且,随着产业的演变,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二元划分已不合时宜,有不少制造环节需要高质服务的配合,制造与服务因此呈现互相融合的状态,“2.5产业”便由此而来。香港的服务业优势,为2.5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亚太地区中产阶层的崛起,为香港发展2.5产业提供了市场。香港要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实体化,要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样化的、脚踏实地的就业机会,2.5产业可成为突破口。

一、香港需大力推动经济实体化

近年来,香港经济结构面对的诸多深层次矛盾日渐凸显,包括产业结构单一化,日益向金融、旅游等支柱产业集中;传统优势产业开始向外转移,但新的发展动力缺失;就业结构两极化,而且更多是“劣质化”;中层就业流失,“中产向下流”,年轻人难向上流动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有诸多根源,其中之一,便是香港过去30多年的“去工业化”导致经济失去了本地的实体基础。

制造业不仅能支撑庞大的就业,更是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根本需求来源,发挥着稳固和平衡整体经济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在所有的经济部门中,制造业具有最大的乘数效应,對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大于服务业。事实上,服务业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为制造业服务的;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投入将超过原材料投入,成为产品增加值的主要来源,从而对多种服务,包括科技研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品牌营销、贸易物流、售后服务等供应链上、下游的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和推动力,带动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因此,一个经济体在经历了工业化之后,服务业的发展便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一个经济体若有强大的制造业部门,将有助于整体产业结构的提升和服务业的多样化。

不过,香港整体社会普遍对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从1980年代开始,制造业逐步流出香港,其在香港总体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代最高峰期的近1/4,一路收缩至2015年的1.1%,且下降趋势仍在持续。但是,香港似乎一直发展得很好,成为亚太地区的金融、贸易、物流、商贸服务中心,失业率低,接近全民就业。香港的经验似乎证明,一个经济体,没有了制造业也并不是大问题。

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这些年来香港在失去制造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继续维持发展的两大根本原因。其一,在香港旁边,存在着内地这样一个庞大的制造业市场,而目前内地服务业的发展程度相对低于香港,从而给香港服务业带来了重要的需求来源。如经香港转口的货物便有超过六成来自内地。其二,目前,内地市场体制尚不完善、服务业市场的开放程度有限,境外的服务机构尚不能自由地进入内地市场贴身为内地服务,很多只能离岸地提供服务;而香港因为区位优势,成了这些为内地提供服务业的企业的重要基地。可见,香港服务业的繁荣并不是不需要实体基础,只不过其实体基础在内地。

然而,上述两个条件并非是永恒不变的。一方面,内地的服务业正在飞速追赶,在很多范畴已经不再依赖香港。港口物流服务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由于香港仅参与产品流通,不参与制造过程,本身无货源,所提供的服务容易被替代。随着内地港口的崛起,很多货物直接从货源地出口,不再需要经香港转口,香港港口的吞吐量相继被周边港口超越,贸易物流业的利润率和就业人数也不断下降。

事实上,贴近需求来源和市场所在地,是服务业的一个根本特点,这将有助于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内地城市,尤其是香港临近的珠三角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包括香港具有优势的金融、贸易、物流、专业服务业等。可以预见,一旦服务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内地对香港服务业的依赖将会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内地服务业市场逐渐开放,体制环境逐渐改善,那些以香港为基地但以内地为服务对象的企业将开始迁移,以接近需求来源,在岸为其提供服务,香港服务业长远存在空心化隐忧。也就是说,内地自身要发展包括制造和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香港不可能全面地、长期地依赖内地的实体基础。

固然,香港在法律体系、信息、人才、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是稳固其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不流失的重要基础,但强大的制造业部门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会对整个链条上的相关技术及服务产生巨大的磁力。正因为如此,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进程,服务业亦尾随其后,开始沿着其轨迹全球扩展,以贴身为制造业服务。如今,美英等发达国家突然发现,在制造环节移出之后,从创新思想产生到运用于批量生产再到市场销售,整个过程中的不少环节(包括核心环节),亦开始离开,到接近生产的地方,形成新的产业链,从而造成国家竞争力的流失,这些国家因此开始推动再工业化。

观之香港,在制造业几乎全部流失之后,服务业中增值不太高的服务环节也开始随之向外转移,这一发展趋势给香港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诚然,香港因自身条件限制,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但这种简单放弃制造业和增值不够高的就业的取向,将令社会只剩高端和无法转移的低端就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最终可能引致阶层断裂、乃至对立的结局。

因此,香港需大力推动产业的实体化,逐步建立一定的实体基础,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并以此稳固香港的服务業优势。

二、“微笑曲线”的谬误

在很多人的思维中,制造业属于低增值产业。在广为流传的“微笑曲线”上,制造环节便是增值最低的那一点。“微笑曲线”由台湾宏碁计算机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0年代初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产品供应链上,中间组装和制造环节增值最低,利润集中在上游的设计和研发、下游的营销和品牌等服务环节(图1)。因此,企业应该尽量向两端的服务靠拢,减少甚至放弃中间的生产环节。

“微笑曲线”无疑有相当的代表性,适用于诸多行业,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进入门槛低、需要大量劳动力、容易被替代的产业,如服装、玩具生产等轻加工业。但是,“微笑曲线”将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过分简单化和机械化,也忽略了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巨大差异。对很多产品来说,制造环节的难度并不亚于前端的产品设计和后端的品牌营销。例如,一把瑞士军刀,一口德国炒锅,甚至小到圆珠笔芯上的小钢珠,其设计并没什么难处,很容易被模仿,但其生产却对工艺水平、精密制造有极高的要求,制造也正是其获取利润的重要环节,并非每个国家都能做到。另一个例子是高端服装定制,其制造环节对工艺有很高要求,进入门槛和利润也较高。

显然,高工艺、高技能水平的制造环节,并不符合“微笑曲线”,其利润并不亚于,甚至可能高于前、后端的服务环节。目前颇为流行的“工匠精神”一词,便是指制造环节上对技艺水平的追求,虽然这些制造不一定是高科技。

在某些情况下,“微笑曲线”甚至可能会被彻底颠覆,变成“哭泣曲线”,即制造环节的增值高于两端的服务增值(图1)。例如,不少国家均已掌握飞机发动机的设计,但发动机的制造、加工和组装有极高的工艺要求,只有少数国家和企业能做到,制造环节成为整个产品定价的核心,其供应链便是一条“哭泣曲线”。可见,制造并不等于低增值。

三、2.5产业可以成为香港推动

经济实体化的突破口

不少人认为,香港土地匮乏,成本极高,劳动力有限,不适合发展制造业。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其实是出于对制造业的偏见而产生的误解,是将过往工厂装配在线的景象投射到所有的制造环节中。事实上,相当多的制造环节,并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增值也比组装高得多,而且这类制造环节往往需要高质量服务的配合,制造与服务因此呈现互相融合的状态,2.5产业便由此而来。

所谓2.5产业,是指制造环节与服务环节互相依存、互相融合的一种产业形态,是综合管控、产品研发、高端生产制造、现代物流服务等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整合,充分体现了产业的集中性、交融性和一体性,因而也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具有知识性、技术性、创新性等特征。就此而言,2.5产业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传统二元划分的颠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产业(图2)。

香港的服务业优势,为2.5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亚太地区中产阶层的崛起,为香港发展2.5产业提供了市场。香港要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实体化,要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样化的、脚踏实地的就业机会,2.5产业可成为突破口。

四、探索香港2.5产业潜力:

三个案例的启示

哪些2.5产业可以在香港发展?以下三个案例也许可以带来启发。

案例一:疫苗的研发与生产。近期,越来越多内地女性到香港注射目前尚未在内地注册的九价HPV疫苗(即子宫颈癌疫苗),需求很大,以至于香港市场出现该疫苗短缺的情况。由于HPV疫苗需分三次注射,这意味来香港注射该疫苗的人士需来港三次,在为香港医疗服务带来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餐饮、零售等产业的需求。

不过,因香港的疫苗是进口,并非本地生产,香港在整个供应链中扮演的是医疗服务和流通的功能。在医疗服务层面,医疗从业人员在香港整体就业结构中属于顶端,但数量极少,乘数效应不大。但在流通层面,疫苗的流通过程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需冷链运输,香港的优势得到了发挥。可惜的是,香港仅仅参与了供应链的下游,未能往上游延伸,未能提供更多的增值。

近10多年来,旅游零售成为为香港创造最多就业岗位的产业。但由于香港缺乏中高层次的制造业,游客购入的货品基本上来自进口,香港仅仅发挥了流通的功能。在零售业“大进大出”模式下,本地增值很少,带来的就业以低端职位为主,本地受益有限,反而带来了租金飙升、拥挤等民生困扰。可见,由于疫苗和零售业产品均依赖进口,香港并未能获得供应链上更多的增值。

毫无疑问,如果香港能参与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掌握更多的供应链环节,内地居民来港注射疫苗,为香港就业带来的促进作用会大大不同。事实上,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并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大量劳动力的投入,生产过程亦无需大规模重型机械,属于轻型、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能为香港带来不少中层就业,香港完全有条件发展。

同时,疫苗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包括研发、生产、流通、服务等,均需符合相当高的标准及规范,其供应链因此结合了大量的中、高层服务。而香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广为公众信赖,这一固有优势,完全可以在疫苗产业上发挥出来。更进一步,若香港生产的疫苗达到世界标准(通过购买专利或自己研发),出口到内地及亚太地区,可以省却从欧美长途运输的成本,应该有竞争力,既能为香港的产业结构带来新鲜血液,亦为亚洲国家提供更多价格相宜的选择。

案例二:技术和工艺性制造服务。随着亚太地区中产阶层膨胀,国际高端甚至奢侈品牌在亚洲的客户群快速增长。不过,随之带来的一个难题是,由于客户分散在多个国家,需分别在每个国家内设立售后服务和维修点,成本高昂。尤其在维修和零配件替换方面,因产品配件通常是集中供货,再小批量分发至不同国家,效率低下;另外,品牌也需在各国分别培训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对品牌而言也是难题。

据悉,某国际奢侈品牌曾计划在香港设立亚太区统一的维修服务中心,将待维修产品及所需配件和材料集中汇入该中心,维修后再寄回各来源地,从而可以大大提升效率、节省成本。由于这一模式涉及奢侈品的跨境流通,通关手续、关税、检验等流程非常关键;而香港的自由港地位、海关的宽松管理、机场的国际网络、可靠的法律体系及时尚产业方面的优势,使香港成为该品牌在亚洲建立统一维修中心的唯一选择。

对香港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让香港在高端品牌供应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以往仅仅参与简单的流通和零售,扩展成为一个覆盖全亚洲的售后制造服务枢纽,不但能给香港的贸易和物流带来新的商机,还能让香港参与到与制造环节紧密结合的、需要较高技术和工艺水平的维修服务中,并可能带来其他连带的增值服务,对香港就业的多元化有莫大益处。

可惜的是,这个项目因无法找到合适的用地而告吹。尽管如此,这个案例仍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随着亚太地区消费的崛起,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和高端品牌的用户迅速增加,在产品的检测认证、维修、保养,及其他各种服务方面均有很大的需求。这个未能落实的模式可以在很多领域扩展,为香港从单一的流通向技术和工艺性制造服务转型提供重要契机。

案例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键生产环节。即使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也存在对技能要求较高的中高增值制造环节。第三个案例便是一家香港跨国商贸企业,拥有数个高端男装品牌,在全球运作其供应链:欧洲设计、亚洲生产、亚洲销售。该企业在管理供应链的过程中,通过精密的流程安排,将普通的生产环节放在内地,将对工艺和技能要求较高的环节(如男士衬衫的衣领和袖口、西装的领口、西裤的腰围等部件的生产)放在香港,使香港制造工序的增值达到30%以上,符合CEPA下“香港制造”产品的条件,从而以“香港制造”的名义,既通过CEPA零关税的安排进入内地零售,也在香港本地及亚洲其他地区销售。

由此可见,即使是劳动密集型的成衣产业,“香港制造”也并非没有立足之地。在这一案例中,香港不再仅仅参与零售,所提供的增值大大提升;游客来香港购物,促进的不再仅仅是零售就业,还有中高端制造业技术工人的就业。同时相关的物流、管理等中高端服务业从中得到的乘数效应,相比其他单一的零售显然会大得多。

这三个案例涉及的三个产业领域有几个共同的特征,使其有潜力成为香港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为香港带来中、高层就业机会。其一,三个领域均属于轻型制造或服务,对土地、劳动力、原材料需求都不太大,但都需要相当高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增值水平也较高。其二,三个领域皆可配合亚太地区不断上升的消费需求,有潜力出口或服务亚洲市场。其三,三个领域都与香港在服务业方面优势息息相关:疫苗产业需要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配合,对物流也有极其严密的要求;奢侈品的亚太维修中心以及高端服装的跨境生产,其供应链非常复杂,需要高质量及灵活的贸易、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的配合,才能做到在多个经济体之间顺畅流通和无缝连接。

五、以2.5产业推动香港经济

实体化和再工业化

上述三个案例显示,香港固有的服务业优势,正是香港发展2.5产业的重要条件。大力发展这类2.5产业,能将香港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从纯粹的流通往制造端扩展,既可推动香港产业结构的实体化,又能创造中等增值的就业、丰富年轻人的就业选择。更重要的是,2.5产业连接了制造与服务,在带动香港再工业化的同时,又能提升香港对产品供应链的“黏性”,使得香港在贸易物流方面的作用不易被外界替代,可协助稳固香港服务业,避免服务业的空心化。更进一步,若香港能掌握某些产品的关键生产工序,更会使香港对产品的流通具有控制权,能稳固香港贸易和物流业的货源,带动贸易、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更可能带动与产品有关的各种增值活动在香港发展,推动产业和就业结构多样化。

事实上,有潜力在香港发展的2.5产业其实不少,包括医药(中西药)、高端服装定制、高端食品或保健产品、时尚产品、医疗器械、高端珠宝和钟表、汽车关键零配件、飞机小型零配件的生产和维修等等。这些产品的生产环节均属于轻型、小体积、无需大规模土地和人力投入,都是知识、技术、工艺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较高,增值水平亦较高,能为香港创造中高层次的就业。

同时,这类产品的供应链通常比较复杂,其生产过程对管理水平、生产工艺和效率、知识产权保护、产品物流运输效率、社会诚信要求较高,香港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条件。作为自由港,香港亦为这些产品的快速流通创造了条件。而且,这些产品的生产/维修涉及大量的服务投入,包括研发、设计、检测认证、包装、标签、维修、贸易、物流等等,因此会带来很大的乘数效应。即使仅仅是部分生产工序在香港进行,亦能带动相关服务的需求,对稳固香港服务业的优势大有裨益。

可见,大力发展2.5产业,既能带动香港的再工业化,又能发挥香港固有的服务业优势,推动香港从流通服务向技术和工艺性生产和服务拓展,打造“香港制造+香港服务”组合品牌。

六、总结:香港应抢抓发展

2.5产业的时间窗口期

香港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结构构过于单一化、服务化、虚拟化,欠缺实体基础,经济增长未能转化为多样、优质的就业岗位,未能为基层市民提供持续增长的收入,未能为年轻人提供从基层向中层流动的机会,导致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出现关系失衡。在香港仍将是一个单独经济体、与内地的边界仍将存在、要素自由流动短期难以实现的前提下,解决这个问题,香港需要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实体化。

国家经济的崛起,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香港发展2.5产业提供了外部機遇,但同时,周边城市竞争力的飞速提升,也使香港面临着挑战。未来5~10年,将会是香港发展2.5产业的时间窗口期。这一判断,是基于目前香港较之于内地城市的比较优势而言。与内地城市相比,香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作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资金、信息、货物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由流通。但同时,香港毕竟是单独关税区,与内地市场有边界阻隔,而内地的城市无缝连接这个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及迅速崛起的中产阶层。未来5~10年,内地城市的开放程度无疑会有实质性提升;一旦内地城市的服务业崛起,形成“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2.5产业也会随之崛起,香港发展2.5产业就将会面对强有力的竞争。

因此,未来5~10年,香港应充分利用自身高度发达、丰富多样的现代服务业资源,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良好条件,探索2.5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应制定明确的策略,鼓励这类产业在本地的发展,另一方面应提升香港整体营商环境和吸引力,致力于将国际及内地优质的、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及这类2.5产业引来香港,并创造机会让这些企业扎根香港,成为香港的内生动力,通过吸引更多要素资源集聚,推动经济实体化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洪雯.港服务业乏实体产业支持,再工业化有需要否?[N].大公报,2016-05-30.

[2] 洪雯.去工业化与贫富分化——从美国、拉美经验看香港现实[N].大公报,2016-06-13.

[3] 洪雯.高质服务助拓“2.5产业”——香港再工业化的方向(上)[N].大公报,2016-06-27.

[4] 洪雯.高质服务助拓“2.5产业”——香港再工业化的方向(下)[N].大公报,2016-07-11.

[5] 梁振英.行政长官网志:推动香港“再工业化” [Z].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16.

[6] 香港传真. Made in Hong Kong,仅仅是那瓶李锦记酱油吗?[Z].搜狐网,2016.

[7] AndyGrove.How America Can Create Jobs[Z].Bloomberg Businessweek,2010.

[8]Harold L.Sirkin, Michael Zinser, and Justin Rose. The Shifting Economics of Global Manufacturing[Z]. Boston: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2014.

Abstract: The hollowing ou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has sowed the seeds of many of the issues plaguing Hong Kongs economic structure today, including the unitary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a polarised employment market, the loss of middle-ranked jobs, and the immobility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o rise up the career ladde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s service and hi-tech industries would require the support of real economy. Through three case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Hong Kong has a lot of potential in developing “2.5 Industry”,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industries. Usually, sectors of 2.5 industry do not require a lot of land, labour and raw materials. Instead, they require top manufacturing skills and craftsmanship, and are interrelated with the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s enjoyed by the services industrie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can promote its economic materialization and reindustrialization and consolidat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s of the citys service industries via 2.5 Industry.

Keywords: Hong Kong Economy, Industrial Structure, Re-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y 2.5

(收稿日期:2017-07-13 責任编辑:余 音)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