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三个维度看“德国制造”

点击:0时间:2021-05-20 02:17:38

李新华

[摘要]“德国制造”之所以在全球市场保持强大竞争力,职业教育、“隐形冠军”和工匠精神的支撑作用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而言大而欠强,在坚持制造业立国的同时,要从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职业教育优化升级和培育工匠精神三方面入手,夯实做强中国制造业的根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隐形冠军 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F2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1-0084-04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经常指责德国过于依赖制造业,没有跟上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在全球经济中表现抢眼,让人不得不去探究长盛不衰的“德国制造”究竟是如何练就的。

一、“德国制造”的前世今生

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德国制造”的标签代表着品质和信誉,然而谁能想到,曾几何时,“德国制造”代表的是劣质而廉价的低档货。

历史上,与大多数后发工业化国家一样,德国也曾走过“山寨”之路。德国于19世纪30年代才开启工业革命序幕,由于资源禀赋和内部市场狭小的制约,其工业产品只能向海外市场寻求出路。当时,世界市场几乎已被先行工业化的英法等国瓜分完毕,急于走上强国之路的德国人,只能以剽窃设计、山寨产品、伪造商标等手段仿造别国产品,并依靠压低工人工资、延长工人工时造就的价格优势,通过廉价倾销冲击市场。

来自德国的粗制滥造的廉价乃至冒牌产品,对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造成巨大冲击。1887年4月,英國政府对原先的《商标法》进行修改,规定所有外国产品,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如有可能与英国本土产品混淆,在进入英国本土或其殖民地市场时都必须贴上“made in……”的标记。表面上看,英国《商标法》的修改貌似针对所有国家,但实际上却是专门为德国量身定做。英国试图以这种带有羞辱意味的法律,将当时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货区分开。“德国制造”这个最初带有耻辱意味的标签由此诞生。

不过,英国《商标法》的修改并没有给“德国制造”造成太大冲击。在此之前,德国“机构动力学之父”勒洛就曾在美国费城第六届世界博览会上,批评德国产品价廉质劣,在德国内外引发巨大震动。从那个时候起,感受到莫大耻辱的德国工业界开始清醒:占领市场不能靠产品的廉价,而是要靠产品的质量。之后,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把“用质量去竞争”作为座右铭,通过对产品质量近乎严苛的追求,最终使“德国制造”的品质超越了“英国制造”。

二、“德国制造”的三个维度

在漫长而艰难的制造业立国之路上,“德国制造”从耻辱到骄傲的蜕变以及德国制造业强大实力的形成并非偶然,我们可以从职业教育、隐形冠军和工匠精神三个维度来观察。

1. 职业教育——“德国制造”的人才基石

“德国制造”的成功就离不开高水准的技术工人。作为一个资源较为贫乏的工业国家,德国政府认识到,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工人,而这正有赖于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早在13世纪,德国手工业就已发展出50多种细分工种,建立起“师傅带学徒”的学徒制匠人培养模式。中世纪晚期,德国引入“学徒、熟练工、师傅”的匠人分级制度,并以成文条例的形式确定下,要求匠人须考取专业资格证或申请专利才可以从业。17、18世纪,德国进入手工业兴盛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这个时候成为匠人要历经三个阶段:一是跟着师傅当学徒,二是满师后外出漫游,三是自行为师带徒弟。进入近现代,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双轨制”职业教育的建立,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其中学校为“一轨”,负责教授专业理论知识;企业为另“一轨”,负责安排学生到一线实习和培训。

在推广“双轨制”职业教育过程中,德国政府针对350多种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职业教育和技术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同时,技术工人在德国还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优厚的职业收入和广阔的职业上升空间。因而目前在德国,约有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正是这些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把研发蓝图变成精美产品投放市场,助力“德国制造”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起无以伦比的品牌和信誉。

2. 隐形冠军——“德国制造”的竞争力基石

提到“德国制造”,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西门子、大众等全球知名大企业,但实际上,数量位居全球之冠的“隐形冠军”才是“德国制造”的真正竞争力所处。

从1986年起,“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 . 西蒙就注意到:德国出口贸易乃至整体经济的强大竞争力,主要得益于中小公司,特别是一些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却不太为公众所知的中小企业。他将这类中小企业称为“隐形冠军”,并制定出三条衡量标准:一是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排名前三,或在所在大洲排名第一;二是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亿美元;三是社会知名度较低。德国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之国,据西蒙统计,全球目前有2734家“隐形冠军”,其中德国就有1307家,占总数的47%;位列第二的美国,只有366家。德国的这些“隐形冠军”都是所在产品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它们专注于某些狭小市场,对所从事的行业求深不求宽,从一个看似不太起眼的细分市场开始“深耕”,不断通过积累技术和产品优势,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行业领跑者。

没有企业能够靠模仿而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德国的“隐形冠军”之所以成为“德国制造”的竞争力基石,是因为它们都具有非凡的创新能力,是各自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拥有者,手中掌握着其他企业无法替代的“秘密武器”。在这个基础上,它们才能实施价值驱动型而非价格驱动型发展战略,通过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顶端来避免价格战并保持长盛不衰的竞争力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是实现创新的开始,德国“隐形冠军”们的研发开支是普通工业企业的两倍之多。但更重要的是“隐形冠军”的研发产出,“隐形冠军”中每千名员工拥有的专利权数,是专利密集型大公司的五倍(31:6)。德国联邦专利商标局的年度统计显示,在专利申请量位居德国前50位的企业中,“隐形冠军”一直都占1/3的比例。

自1995年起,德国的“隐形冠军”以年均10%的速度成长,如今已是20年前的6倍多。20多年来,1300多家德国“隐形冠军”创造出超过150万个新工作岗位,就营业收入来说,这些“隐形冠军”中产生了约220位亿万(欧元)富翁。

3. 工匠精神——“德国制造”的文化基石

工匠精神意味着专注与敬业,意味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更意味着对标准与规则的尊重与恪守,对高品质产品的责任感与自豪感。工匠精神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但像德国这样历经数百年培育和积淀,将其内化为整体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一部分的却并不多见。

德国“工匠精神”的铸就,既有文化方面的传承,更有制度方面的保证。早在中世纪,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德国匠人将所从事的职业视为上帝授予自己的天职,做好这份营生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对上帝最好的侍奉。在这种强烈宗教责任的感召下,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怀有始终如一的热爱,甘愿奉献终生;对自己的产品有着止于至善的追求,追求品质的完美与极致。时移势易,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即便是在眼球经济、互联网思维等新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德国人依旧坚守着埋头苦干、专注踏实的工匠精神。

当然,如果只将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归于其民族文化有失偏颇,其中的制度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一方面,德国通过行业自律和政府规制,营造“工匠精神”传承的内部小环境。德国制造业有行业自律的历史传统。中世纪的德国手工业匠人就已结成各种行会,并制定出一些规章制度确保本行业匠人“要对货物质量负责”,“要抱有不卖次货的雄心”。在行会看来,这是本行业匠人的道德义务、社会责任和职业荣誉所在。如今德国政府也在借助各种行业组织,建立起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并通过监管和处罚严格的政府规制来确保标准的执行。另一方面,德国制定有严密的专利法、商标法、竞争法等法律,通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工匠精神”传承的外部大环境。一个市场上,如果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者得不到有效监管和惩罚,就会形成劣币淘汰良币的市场环境,行业从业者也就会丧失坚守“工匠精神”的热情与土壤。

三、“德国制造”带给中国的启示

近200年來,德国始终坚持以制造业为立国之本,凭借其严谨和坚持成就了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德国制造”的成功,给中国的产业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1. 避免盲目跟风新概念,坚持以制造业为立国之本

在产业发展上,一根筋的德国人凭借对制造业的专注与执着,避免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衰退。2008年金融危机前,产业空心化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显现,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向外转移,工业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制造业在德国GDP中的比重的确要高得多,因而人们经常批评德国过于依赖制造业,认为这拖累了其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转变。但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却让这些批评统统闭嘴。脚踏实地以制造业立国的德国经济,不只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维持强劲增长,其失业率也不到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一半。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各地都在急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贪新求洋”的心态下,一些地方开始瞧不上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认为其不具有吸引资本和市场青睐的概念魅力。尤其是在出口萎缩,制造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以互联网概念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更是异军突起,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香饽饽。然而纵观中国产业发展的历程,各种时髦概念潮起潮落,各领风骚三两年,但在大潮退去之后,留下的往往是跟风失败者的累累尸骨。因此在产业发展上,我们应保持一份清醒与定性,不在浮躁的氛围中迷失方向,坚持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2. 从创新、人才和文化三方面着手,夯实做强中国制造业的根基

以“隐形冠军”为代表的德国制造企业的实力,不在于企业之大,而在于企业之强,而之所以强,就在于其拥有的创新能力、技术工人和工匠精神。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中国制造业必定要超越最初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向更高层次的制造业发展阶段过渡,这三方面要素的培育必不可少。

一是通过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国制造业向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乃至顶端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建立起贯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创新生态系统,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和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兴制造业。另一方面,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通过创新,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趋于衰退的传统制造业逆向回归,创造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传统制造业比重还很大的中国而言,在这方面仍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其实,德国的诸多“隐形冠军”也并非都从事所谓的高精尖行业,例如德国伍尔特公司自1945年成立以来就专注生产单一产品——螺丝,但它们依靠创新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技术、工艺和零部件,从而成为行业翘楚。

二是加快职业教育的优化升级,为做强中国制造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首先是做好技能人才培养专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因应未来中国制造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要求,有前瞻性地布局和发展相关技能专业的职业教育,构建起与中国制造业升级版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其次,是要做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吸收和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和经验,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主要模式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最后,要做好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升级。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构建起以“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为内涵的技能人才质量培养模式,建立和健全技能人才的考核和认证体系。

三是大力提倡和培育工匠精神,为做强中国制造业提供文化支撑。在“德国制造”高品质表象的背后,有着深厚的内在文化基因,那就是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不容否认,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也自有其工匠精神的传承,但时至今日我们又大声疾呼工匠精神的回归,从一个侧面说明工匠精神在中国存在和传承的土壤和环境出现了问题。我们要借鉴德国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的经验,不单是从精神文化层面鼓励和提倡工匠精神,更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为坚守和传承工匠精神的匠人和企业提供保障。最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监管法规的完善和严格执行,让工匠精神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润.德国商业两百年:工匠精神永不磨灭[J].中国民商,2016(7).

[2] 葛树荣,陈俊飞.德国制造业文化的启示[J].企业文明,2011(8).

[3] 赫尔曼 . 西蒙. 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Made in Germany: Observing from Three Dimensions

Li Xinhua

(Modern Management Center,Shanghai 200052)

Abstract: dual-track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idden champion and craftsmanship spirit are keystones for“Made in Germany” turning into a pride of Germany and maintaining strong competitiveness in global market. Today,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n large scale but weak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become a competitive manufacturing country, China should Develop innovation capacity, upgrad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cultivate craftsmanship spirit.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Hidden Champion, Craftsmanship Spiri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