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善于卖特产

点击:0时间:2021-06-30 11:02:51

唐辛子

凡是来过日本旅游的人,一定见过日本各地的“物产馆”,物产馆无处不在,抬眼可见,数量多到无法确切统计。虽然物产馆里摆放的东西也可称为“商品”,但它不同于普通商店、超市。商店、超市只负责兜售日常用品或流行时尚,物产馆则担负着更多重任:它不仅仅是推销当地传统工艺与乡土特产的场所,更是宣传当地风土人情、文化传承、自然环境的一个窗口。

目前日本的实体物产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建在地方自治体当地的“家乡物产馆”,另一种则是开在东京、大阪等繁华都市中心地带的“Antenna Shop”。“Antenna Shop”与“家乡物产馆”功能相近,是地方自治体或地方企业延伸到大都市枢纽中心的一个触角。根据财团法人“地域活性化中心”所做的统计,仅仅在东京首都圈,来自日本各地的“Antenna Shop”目前就有52家,且数量逐年增加。

日本各地的物产馆如此之多,与日本的地方自治体对于家乡传统的守护、日本政府支持地方品牌开发的政策密切相关。现在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都拥有不同的地方名特产。

日本人内心深处的家乡物产情结

地处日本中部山区的岐阜县高山市,在古代被称为“飞驒国”,“驒”指呈麟状斑纹的青黑色骏马。飞驒属于日本的内陆地区,地形多为山林与盆地,因此生活在当地的人,主要是从事林业的山民和从事耕作的农民。而丰富的山林资源,令飞驒能工巧匠辈出。飞驒地区至今保存完好的世界遗产“合掌造”民居和拥有300多年历史的高山江户街,都是“飞驒工匠”的杰作。

因为这样的匠人历史渊源,飞驒地区的观光产业极为发达。漫步在高山的江户街区或市街,满目都是制作精湛、匠心独具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既充满飞驒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的审美情趣与个性,因此极受游客的青睐。

除了靠精湛的艺术品来吸引游客,试饮试食也是日本人推销家乡特产最常见的手法,日本人性格普遍内向,不擅长开口做广告,于是让食品直接进入客人的口中,让客人自己去感受和比较,这样的销售手法建立在绝对的产品自信之上,也令人踏实放心。

除了试饮试食的食品体验,飞驒物产馆还提供各种制作体验:爱吃仙贝的孩子,可以在物产馆内自己动手烤出喜欢的仙贝;爱做手工的人,则可以在物产馆内自己动手缝制“猴宝宝”,又或者体验陶器制作、玻璃器皿制作——因为含有自己的亲手劳动,这些所有体验制作出来的土特产,在由游客们带回家之后,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飞驒记忆”而得到保存。

窥斑见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飞驒人对家乡物产的推广与开发,了解日本人对于家乡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所付出的努力,一窥日本人内心深处强烈的家乡物产情结。

日本传统教育中有“乡土之爱”与“场的教育”

日本人这种强烈的家乡物产情结,源于日本人传统教育中的“乡土之爱”。

日本的社会人类学者中根千枝认为:日本社会是一种“纵向社会”构造。以“家”为生活原型,以“场”为自我认知。强调“场”的内外有别。而“场”对于地方自治体而言,就是赖以生息的乡土。因此日本人的“乡土教育”,也可称为“场的教育”。

“场的教育”是日本人的传统教育方式。即使日本在经历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之后,“场的教育”也从未中断。这种“场的教育”并不是指拥有一套正确答案的理论,然后去传授给后人让他们记住,而是指通过对于身边事物的发现与挖掘,而产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热爱,并从“乡土之爱”开始,扩展到“国家之爱”。

这种“场的教育”至今仍是日本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我家小朋友所就学的日本公立学校,社会课时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去居住社区的垃圾回收站、净水场、超市、工厂等各处参观,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了解居住地的产业以及历史传承。通过这样的现场主义教育,培养孩子们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爱与珍惜,从而伴随着成长,对家乡的传统文化产生守护之心。

而另一种“场的教育”则来自于家庭。日本的匠人家庭,几乎都是代代相传的。例如飞驒高山从事 “一位一刀雕”的“铃木雕刻”, 由“铃木雕刻”的第一代铃木一晃创办于日本战败的1945年,至今已有70年历史。如今铃木一晃的儿子铃木一英子承父业,每天坐在作坊内一刀一刀地专注于雕刻工艺,而与铃木一英一起从事雕刻工艺的,还有他的儿子铃木雄大。铃木雄大将是“铃木雕刻”未来的第三代传人。

对日本匠人文化有所了解的人,经常会感叹日本人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守护,但这些对于日本匠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多么不得了的难事:他们从小在匠人气质的家庭氛围中目染耳濡,能够自然而然地接住上一代传下来的接力棒。

而从前面所提及的日本人的社会构造来看,日本匠人家庭的代代相传,传承的不仅是以家为原型的生活方式,还同时传承着以“场”为自我认知的乡土传统文化。这种传承是维系家族与乡土之间的羁绊,它们互利互惠,繁荣共存。

万物有灵,孕育着日本人的敬物之心

除了乡土文化“场的教育”,日本人所固有的“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也孕育着日本人的敬物之心。

“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令日本人在心目中赋予所有物品以生命。有生命的物体,是不敢掉以轻心的。敬物之心也由此而生。

日本的净土信仰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互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自身单独的“我之本体”是不存在的,换言之,“勿体”就是指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有互为关联的缘分。因此当一样物体变成“无”也即“没有”的状态时,会令人产生惋惜感叹的心情。

“勿体无”完全可以说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之一。作为狭长的岛国,日本缺乏大陆地理环境那样富饶丰富的物质资源,这样的环境劣势,带来了日本环保回收事业的极度发达。这一点,从日本严格的垃圾分类就可以看出来——从书籍到电器,到使用过的牛奶盒与罐头瓶,在日本,几乎所有的物品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这种“回收再利用”事业的发达,与日本人“万物有灵”思想也息息相关:既然物体是有灵性与生命的,那么它们就和人一样,可以“轮回转世”,不断以新的形态,重新出现在世上。因此,在日本的超市商场,可以看到许多包装盒上写着“再生纸利用”——那便是物体在日本的“轮回转世”。

而且,“勿体无”也是日本的母亲教育孩子最常用的口头禅。日本孩子从小就被母亲教育不要浪费,并且日本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会被母亲教育用餐前要双手合十,说“いただきます”;用餐后也要双手合十,说“ごちそうさま”——这是两句日文敬语。尽管在中文里这两句敬语被简单地翻译成“我开始吃饭了”、“我吃饱了”,但在日文原意中,它们所真正表达的,是“感谢动植物牺牲自己生命,来延续我的生命”,是对自然的恩赐、对成为自己食物的动植物们的一份虔诚的感恩之心——这也是一种“万物有灵”。

因为“万物有灵”,所以心怀惜意,所以“不要浪费”。日本人的这种惜物敬物之心,便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生活美学。用日本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的话来说:禅,就是日本人的生活本身。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