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保护国人的只有一个“中国标准”

点击:0时间:2021-07-05 20:41:36

曾茜

涉及洋外餐连锁企业大半壁江山的“上海福喜事件”继续发酵升温:作为一个全球性集团公司的福喜,因被曝在全球各地执行不同标准,尤其在中国所执行的规范和措施相对较少,再度激起网友们对企业一碗水不能端平的怨气,其中不乏“二等公民”“蔑视中国”等带有民族情绪的极端观点。

但是,这样的情绪有用吗?多少次类似的遭遇告诉我们,对企业“双重标准”指责也罢、痛骂也罢,都无法阻止“双重标准”“多重标准”在全世界通行无阻。按所在地标准行事,原本就是一个企业的底线。所以,眼泪和愤怒,这些看似正当却又毫无意义的情绪,对改变我们所痛恨的现状毫无用处。

对深受标准之害的中国人来说,此时,寻找一个有用的办法保护自己,比寻找一个理由发泄情绪,更显重要。

经济学家王福重在上海福喜事件后,逆民众情绪而对麦当劳等点赞的表达方法,因为极端而容易让人生厌,遭到网骂无数。但必须承认,他关于福喜、麦当劳、肯德基不是“外国公司”而是“百分之百中国企业”的说法,值得我们深思。这些企业到中国投资,在中国建厂,采用中国标准,为中国纳税,向中国人提供产品……除了一个用以分类的“外资”头衔,它们实际与中国企业并无差异。能唯一能约束他们依法生产、提供合格产品的标准,也与中资企业无异。这个标准,既非企业标准,也非他国标准,而是唯一有法律强制力的中国标准。所以,如果我们感觉受伤,伤害我们的也不是“双重标准”,而是双重标准中“中国标准”的那一部分太不尽人意。

可就是这么不尽如人意的“中国标准”,在实际执行中依然存在“N重标准”,有严格有宽松,有的甚至被无视。此次,上海福喜是因为违反了“中国标准”,所以必将受惩。但洋外餐出问题,不等于其他国内餐饮企业就能置身事外。有网友不解,为什么原料供应商出了这么大的问题,麦当劳、肯德基等门店还是人气不减,其实,消费者心里明镜似的,他们用脚投票的行为与王福重的说法不谋而合,有的中国企业并不比这次受罚的外资企业更值得信任。

福喜集团等外资企业在中国相继沦陷,不是用来证明外国的月亮也不那么圆,而是在不断提醒我们,虽有号称史上最严的食卫标准出台,但若仍和过去一样得不到认真的遵守和执行,令行不止,形同虚设,那纵有一个完美的中国标准,也无法保全中国消费者的安全。三聚氰胺事件中的蒙牛等涉事奶企,也曾是中国企业模范,即公认的标准最优执行者。置于万众瞩目下的它们都曾沦落如此,那些长期不被关注的企业状况可想而知。

“标准”,不是企业保护消费者的底线,而是各国保护本国国民食卫安全的底线。我们不能用道德来苛求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也不敢用道德来保证国内企业“良心生产”。能保护我们免于伤害的,只有那个唯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中国标准”,从内容到执行,是否足够保护我们安全。

摘编自2014年7月25日《成都商报》endprint

标签: 标准 中国 企业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