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Taugas与Китай:多民族国家的证明

点击:0时间:2021-07-12 03:05:48

胡阿祥

一、“桃花石诸事皆巧”

说实话,当我20多年前第一次知道汉译为“桃花石”的Taugas是我们中国他称的时候,很是惊讶了一番,而且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桃花岛。小说里描写的桃花岛,是绝顶武功高手、外号“东邪”的黄药师的地盘,黄药师的女儿黄蓉也是聪明美艳、略带刁蛮的可爱女子。那桃花岛上,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以至于海风中都夹着扑鼻的花香;只是江湖传言,桃花岛主黄药师杀人不眨眼,最爱挖人心肝肺肠,所以海边之人畏惧桃花岛有如蛇蝎,相戒不敢近岛四十里以内。非常有趣的巧合是,“桃花石”还真与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有关。读过《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的朋友,肯定记得那位豪迈奔放、武艺高强、仙风道骨的长春子丘处机,而“桃花石”称谓,就始见于《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是有关长春子丘处机的一部写实游记。丘处机(1148~1227年)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的徒弟,为“全真七子”之一,晚年担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使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进入了兴盛时期。

1220年正月,应成吉思汗的邀请,也出于劝阻大蒙古国减少杀戮的目的,73岁的丘处机与18位弟子离开莱州(今山东莱州市)昊天观,横跨戈壁,行走草原,一路追赶西征途中的成吉思汗。1222年四月,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以北的八鲁湾行宫,属龙的丘处机终于见到了属马的成吉思汗,实现了著名的“龙马相会”。此后,成吉思汗又多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与养生的方法,丘处机则以“敬天爱民”、“好生止杀”、“清心寡欲”等等回应。1223年春天,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辞行,当年秋天回到河北。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对话,后来由契丹贵族、蒙古大臣耶律楚材编成《玄风庆会录》,丘处机弟子李志常(1193~1256年)则根据师徒西行的见闻经历,1228年写成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

依据《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的记载,1221年九月二十七日,当丘处机抵达阿里马城时,了解到一些有趣的情况,比如:

土人呼果为阿里马。盖多果实,以是名其城……农者皆决渠灌田。土人惟以瓶取水,戴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

怎么理解这些有趣的记载呢?

首先,“土人呼果为阿里马”中的“阿里马”,遗址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北,盛产苹果。“阿里马城”就是“苹果城”的意思。

其次,阿里马城是汉人与回纥等民族杂居之地。具体到取水的方式,以回纥为代表的当地土著是“以瓶取水,戴而归”,即把水瓶顶在头上运回去,时至今日,新疆维族仍有极富特色的“取水舞”;汉人则习惯以“汲器”取水,这里的“汲器”,应该是辘轳、桔槔或者水车之类的器具,相对于“土人”的“以瓶取水”,汉人的“汲器”取水,無疑既省力又高效,不仅方便了日常生活,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决渠灌田”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中原汲器”,清楚交代了这种“汲器”是来自中原内地的,而所谓的“诸事皆巧”,又足以说明由中原传入西域的先进技术还有许多,并不止于“汲器”。

再次,也是与我们这里的讨论主题密切相关的,是非常重要的“桃花石谓汉人也”一句。真得感谢丘处机弟子李志常道长顺手写下的这句话,它不仅使得我们中国从此有了如此美艳的一个译名,而且省去了后世学者们多少的辛苦考证!换言之,无论“桃花石”本来的非汉语写法与非汉语意思是怎样的,在中国古代西域的非汉民族那里,“桃花石”指的是汉人,已经毫无疑义。

进而言之,在域外一些国家与民族那里,“桃花石”又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他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再看一条有趣的史料。西元7世纪初叶人、东罗马史家席摩喀塔(Simocatta)的《莫利斯(Maurice)皇帝大事记》中写道:

Taugas中央有大河,分国为二部。先代全境,裂为二国,以河为界,时相攻伐。二国衣制不同。尚黑者号黑衣国,尚红者号红衣国。当今莫利斯皇帝君临罗马之际,黑衣国渡河,攻红衣国,克之,遂统治全帝国……国中有蚕,丝即由之吐出。蚕种甚多,各色皆有。蛮人畜养此蚕最为能巧。

所谓“Taugas中央有大河,分国为二部”,“黑衣国渡河,攻红衣国,克之,遂统治全帝国”,对应的史实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指的是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的隋朝与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的陈朝隔着长江,南北对峙,然后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另一种可能性,指的是建都长安的北周与建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的北齐隔着黄河,东西对峙,然后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至于“国中有蚕,丝即由之吐出”等的叙述,当然说的是古代中国蚕桑业的发达与先进。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清楚了:“桃花石”只是Taugas的一个汉字译名。“桃花石”这个译名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比如我们会想到《礼记·月令》的“仲春之月,桃始华”,华就是花;想到《诗经·国风·周南》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好一派桃树茂盛、桃花鲜艳的景象;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是隐士的避居胜地;想到道教的西王母种桃传说、桃木符避邪观念,甚至想到《射雕英雄传》里的道教中人“东邪”黄药师的桃花岛。另外,非常巧合的是,中国古代还真有一种观赏名石桃花石。依据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卷七的记载:秦汉时代的道教仙人安期生,曾在今浙江舟山海外的桃花岛学道炼丹,“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纹,奇形异状,宛若天然,人多取之,以为珍玩”。由于这种石上布满桃树枝与桃花状的花纹与斑点,故名桃花石。无论如何,桃花石都可谓是个绝妙的译名,它既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特别讲究的名号情结,也可算是丘处机、李志常师徒对于中国历史做出的特殊贡献吧!

二、Taugas的起源与使用情况

100多年来,关于Taugas、桃花石这个系列的称谓是怎么来的,法、德、英、日以及中国的诸多学术名家之间,可谓异说纷呈、众口难调,就我所看到的观点,就有大魏说、唐家说、大贺氏说、回纥说、拓跋说、大汉说、敦煌说、天子说、太岳说、大汗说、山头说、大国华人说,等等,这里没有篇幅逐个予以解释。相对而言,我个人觉得比较晚出的大汗说,证据更为坚强一些,附和者也较多一些,所以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这种说法。

1983年,中西交通史家章巽发表了《桃花石和回纥国》(《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2期)一文,认为桃花石、Taugas是“由大汗一名衍变而来”的,主要理由有三:

首先,符合古音。大汗的古音符合Taugas等等同出一源的名称,其中的s、也就是汉字转译的“石”字,为附加的后缀,表示“执事者”或者“主事者”的意思,可以置之不论。

其次,符合史实。大汗就是大可汗,与华夏汉族的“天子”含义近似,即都与“天”有关。由于柔然、突厥、回纥等我国北方民族与内地的中原王朝接触频繁,他们也就习惯性地称中原王朝的皇帝为可汗、汗或者大汗。“汗”是可汗的缩称,“大汗”是对中原王朝表示尊敬。

再次,符合使用情况。如《突厥语大词典》里,解释桃花石汗“就是古国和大汗”。与唐宋朝廷有甥舅之称的回纥民族西迁新疆与中亚所建立的喀喇汗王朝,统治者在喀喇汗(最高的汗)、阿尔斯兰汗(狮子汗)等尊称外,还要加上桃花石汗的徽号,就是因为桃花石汗具有大汗的美义。

依据以上理由,章巽先生认为:Taugas、桃花石等名称出自大汗;大汗先指中国皇帝,渐渐推广,就“用来作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称呼了”。当然,我在这里还可以再作三点补充说明:

第一点,大汗的大。无论是华夏汉族还是非汉民族,“大”从古到今都是为人们所习用的一个壮美字眼,“大”不仅表示物理意义上与“小”相对而言的“大”,还具有文化意味,如“大汉”、“大唐”、“大宋”等国号,《论语》里的“大哉孔子”、“唯天为大”,即是对相应的国家、人物、自然现象的尊敬与赞美。作为Taugas、桃花石来源的“大汗”,也可以这样理解,它实质上反映了非汉民族对于中原王朝君主的一种特别的尊敬。

第二点,大汗的汗。在亚洲地区许多民族语言中,表示伟大、盛大意思的词,发音都是“han”,比如我们熟悉的汉水,古代朝鲜半岛的马韩、弁韩、辰韩,大蒙古国的成吉思汗,这些名称中的han,都有伟大、盛大、至高无上的美义。这样,汗、可汗、大可汗、大汗,也就成了对最高统治者表达敬意的一种特别的尊称。

第三点,桃花石名称反映了古代中国是个多民族统一体。《突厥语大词典》中,对“桃花石”的完整解释是这样的:“此乃摩秦的名称。摩秦距离契丹有四个月路程。秦本来分为三部:上秦在东,是为桃花石;中秦为契丹;下秦为八儿罕。八儿罕就是喀什噶尔。但在今日,桃花石被称为摩秦,契丹被称为秦。”

怎么理解这段对于桃花石的解释呢?首先,“摩秦”就是“大中国”的意思。我们说过,Chin、China来源于秦,是域外对中国的他称,Ma、Maha是大的意思,sthana是国土的意思。如此,“摩秦”就是“大秦”、“大中國”。其次,“中国”是个整体。一方面,“摩秦”指当时的宋朝也就是北宋,狭义的“秦”则指与北宋同时的、统治中国北方的契丹辽朝,这就是“桃花石被称为摩秦,契丹被称为秦”的意思;另一方面,广义的“秦”本来又是一体的,它包括了“上秦”即北宋统治的中原地区、“中秦”即契丹辽朝统治的北方地区、“下秦”即以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市)为首都的喀喇汗王朝统治的新疆部分地区与中亚部分地区。换言之,《突厥语大词典》的“桃花石”词条中,“表达的中国是个统一体的观念。

那么,可以认作中国多民族国家证明的Taugas、桃花石名称,使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依据各类各种中外文史料的记载,我们能够判定,这类有关中国的他称,流行的地域大体是北亚、中亚、西亚以及部分的欧洲地区。这类他称使用的时间,上限不晚于公元6世纪末期,相当于中国的隋朝时期,下限至少在一定的地域中比如中亚,延存到了15世纪的早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初年。也就是说,Taugas、桃花石称谓延续的时间,将近千年!

三、哥伦布与鄂本笃的故事

说过了Taugas这个大汗的国家、桃花石这个美艳的译名,我们接着再说Китай。公元12世纪以后,域外对中国的称谓又有了新的名词。在穆斯林文献、欧洲人的著作以及基督教徒的撰述中,往往称中国为Khita、Kitai、Hita、Catai、Cathay等等;俄语现在还称中国为Китай。汉译的写法也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比如乞塔、吉答、契塔、戈台、迦太等等。学者们一致的看法是,这些名词都是“契丹”的转音。

在具体解释“契丹”这个系列的中国他称之前,我们先说两个相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有关哥伦布的。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地理大发现”,可是诸位知道吗,哥伦布航海的首要目的地,原来并不是美洲?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块大陆,而是他从《马可·波罗游记》中知道的契丹。在这部游记中,马可·波罗称中国北部原金朝的疆域为“契丹”(Cathay),称中国南部原南宋的疆域为“蛮子”(Manji),又说契丹和蛮子加上西藏、西域、云南等区域,都是元朝大汗忽必烈的领域。《马可·波罗游记》中盛赞契丹与蛮子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宏伟壮观的都城,描写了黄金遍地,美女如云,绫罗绸缎应有尽有那样仿佛人间天堂的景象,这自然强烈地激起了欧洲人的好奇心和占有欲。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就是带着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致契丹“大汗”的国书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发,以寻找契丹国为目的,开始了艰苦的远航,并在70天后的10月12日到达中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因为寻找契丹,却阴差阳错地发现了美洲,并进而对现代世界历史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这真是历史的有趣之处!

第二个故事是有关鄂本笃的。

不同于哥伦布由海路寻找契丹却意外发现了美洲,110余年后,葡萄牙传教士鄂本笃通过陆路寻找契丹,并最终证实了传闻中的契丹,就是当时明朝统治的中国。有关这次寻找的过程,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依据鄂本笃日记整理而成的《访契丹记》中,有明确的记载。

鄂本笃当时久居印度莫卧儿帝国,会说波斯语,熟悉内陆亚洲风俗习惯。鄂本笃乔装打扮为亚美尼亚商人携带着许多货物,混在一个500人的商队中,于1603年3月从印度莫卧儿帝国陪都拉合尔(今属巴基斯坦)正式起程,开始了他的探访契丹之旅。

走走停停中,1605年初鄂本笃行进到察理斯(今新疆焉耆县),遇到从契丹归来的一支回民商队。巧合的是,这支回民商队认识利玛窦神父,并且在明朝首都北京与耶稣会传教士住在同一家旅社达三个月之久,于是一番交流之后,鄂本笃“始恍然大惊,所欲探访之契丹国即支那也……契丹者非他,乃支那帝国之别名。其国都,回教徒所称为康巴路(Cambaul)者,乃即北京之别名。事已证实,毫无疑窦”。

尽管已经“毫无疑窦”了,鄂本笃还是想着去趟北京,见见诸位教中的朋友,于是他一路向东,1605年底到达肃州(今甘肃酒泉市)。在这里,鄂本笃“闻得北京及其他以前所知各地名。至是时,鄂本笃心中最后怀疑始全去,契丹(Cathay)即支那(China),同地而异名而已。”只是遗憾的是,由于信息不畅,鄂本笃一直没有联系上北京的教友,加上贫病交加,1607年4月,鄂本笃竟然病逝于肃州。

哥伦布寻找契丹,发现了美洲;鄂本笃寻找契丹,进入了中国。这两个故事,都彰显了契丹国的无限魅力。

那么,契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域外又怎么会称中国为契丹呢?

四、从族称国号到域外他称

“契丹”本是民族名称,始见于公元6世纪中叶成书的魏收《魏书》,《魏书》中专门设立了《契丹传》。当然,作为汉字记音,“契丹”也可以写成“奚丹”、“乞塔”、“赤丹”、“契达”、“山旦”等等,但使用最广泛而且为契丹人接受的译名还是“契丹”。

北魏以来,契丹在今天的辽河上游一带游牧、渔猎。到了唐末,契丹势力开始大踏步地进展:先是907年,耶律阿保机称可汗;916年,耶律阿保机在统一契丹以及邻近各部的基础上,创建了契丹国,两年后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后来,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983年耶律隆绪改回契丹,1066年耶律洪基又改称辽。也就是说,这个政权称契丹约110多年,称辽近百年。又即使是在称辽的时期,契丹语中仍称契丹,也就是始终以族称为国号。契丹或辽的穩定疆域,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南以今天津市海河、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接界。作为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它历时210年(916~1125年),直到1125年才被女真族完颜部建立的金朝所灭。

另外,在辽灭亡的前一年,即1124年,辽宗室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部西迁,1132年称帝,仍然用辽国号,后来建都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史称西辽,又称黑契丹、哈剌契丹。“哈剌”就是黑的意思,大概表示尚黑的习俗,同时区别于契丹本部。西辽的疆域,包括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1211年,契丹的西辽政权为蒙古乃蛮王屈出律所夺,但屈出律没有更改国号。1218年,西辽为大蒙古国所灭。

契丹族所建立的两个政权契丹与哈剌契丹,也就是辽与西辽,可谓既具武威,历时又久,幅员也广,于是蒙古和西北的一些民族,便称辽朝或契丹统治的中国北部、西辽或哈剌契丹统治的新疆与中亚地区为契丹。等到辽朝为金朝灭亡、西辽又为大蒙古国灭亡以后,仍然沿用习惯,称呼这些地区为契丹,称呼这些地区的人民(包括契丹人、汉人以及其他民族)为契丹人。再到后来,契丹又从专指的国号、地域与人群的称呼,演变为中国的统称,其大概的过程,按照梁园东先生的描述是这样的:“蒙古势力扩充至中亚远及欧洲境内,属其领下之区域,自亦习以契丹称中国,以故契丹一名愈行普遍。自13世纪以来,曾受蒙古统治之各地,更以契丹称中国之全部。”(梁园东:《中国民族之名称》,《大夏》第1卷第8号,1934年)

那么如何“更以契丹称中国之全部”呢?随便举个颇有趣味的例子吧。1307年,相当于中国元朝时,位于今土耳其南部的小亚美尼亚国亲王海敦(Hayton),在他的《契丹国记》里记载道:“契丹国者,地面最大国也。幅员之广,莫与伦比。人口众多,财富无穷。国滨大洋海……其国人聪慧敏巧,远过他人……其国人之心理,视世界各国皆为不开化,不能与其人相比。然其国亦实多奇异物品,贩运四方,制工优雅,精美过人。诸国之人,亦诚不能及之也。国境之内,所有人民,皆称契丹人。然亦有依其地方之名,而异其称号者。各地人民,男女皆甚秀美……契丹国人文字书法,皆为美观……相传契丹国为世界极东之国,过此则无他国矣。”很显然,这些记载说的就是中国的大元王朝。于是“契丹”成为域外有关中国的又一个重要称谓。

当然,如果仔细分析相关的域外历史文献,我们又会发现契丹这个中国的域外称谓在使用方面的一些倾向性或者特点。首先,从使用时间上看,起自12世纪,止于16世纪,而主要集中于13世纪到15世纪。其次,从使用地域上看,大体是蒙古高原、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与非洲的一些国家。再次,从指称的对象看,域外文献中的契丹,或者指中国北部,或者指中国,并不一致。当与南宋对称时,契丹多指中国北部与西部,也就是包括了辽、金以及西辽;而到了统一的元朝与明朝时,契丹则指中国,比如称元朝大汗忽必烈为契丹国大汗,称明朝皇帝朱元璋为契丹国皇帝。最后,等到16世纪晚期以后,以契丹称呼中国的情形又渐渐少了起来,域外尤其是欧洲人多习称中国为China以及中国、中华、中华帝国。只是在俄语中,至今仍称中国为Китай也就是契丹,汉译名一般写作“迦太”。

需要强调的是,这俄语中保留至今的以契丹指称中国的现象,又是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因为它不仅形象地证明了契丹本是历史上中国的民族,而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单一的汉族国家,而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的历史事实!

那么,既是域外有关中国的称谓、又是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证明的“契丹”,本来又是什么意思呢?按照早期权威文献《金史·太祖本纪》中的明确记载,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称帝时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

我们知道,“辽”国号是得自辽水的,如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卷三中说:“辽人以辽水名国也。”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所谓的“辽以宾铁为号”,当然是指辽的另一个国号契丹,因为“辽”没有宾铁的意思。换言之,“契丹”的意译即是宾铁。宾铁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钢材,也可以写作“镔铁”,它非常坚硬,因为是从印度输入中亚、西域以及中国内地的,所以称为“宾铁”,这就仿佛胡琴、胡桃等等的“胡”,意谓是从边疆或者域外输入中土的,“宾”也是外来的意思。我们又知道,契丹族的冶炼业相当发达与先进,契丹人以宾铁打制的刀剑,不仅素以精良著称于世,而且非常锋利,可以切金削玉、断甲破胄。辽朝或者契丹每年送给宋朝的新年贺岁礼物中,就有宾铁刀剑。原来,作为族称、国号以及域外有关中国他称的“契丹”,追根溯源,竟是“宾铁”或者“宾铁刀剑”的意思。

说到这里,我们要讨论的域外对于中国的主要他称,可以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我们还将讨论几个既是自称又是他称的“祖国的名称”,这几个名称,联系着汉与唐,联系着龙与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一讲再说。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彭安玉

标签: 契丹 中国 桃花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