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系统谋划分工协作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

点击:0时间:2021-07-14 01:52:09

黄占兵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作互补、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我国西部重要增长极和一流城市群。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三市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包昆纵轴的北端,是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和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从空间上看,呼包鄂三市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同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三市集中了全国17%的煤炭、84%的稀土、12%的天然气探明储量,汇集了自治区70%的普通高等院校、60%以上的科研机构、79%的三甲医院,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内蒙古历来高度重视呼包鄂区域协调发展,并从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统筹谋划,有力地推动呼包鄂协调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2015年,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占到了全区的61.7%、48.2%,为内蒙古经济从全国后列进入中游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呼包鄂发展不协调、不全面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有: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定位、空间布局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还需进一步弥合;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协作不配套,整体竞争力不强等等。呼包鄂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发展来解决。

协同发展涉及区域内资源优配、产业分工、财税分成、排放分担等利益格局的战略性调整, “十三五”时期推动呼包鄂协同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谋划,建立科学长效的协同发展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使呼包鄂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我区“向北开放”中心和国内协作的枢纽,成为支撑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

凝心聚力,构建协同发展推进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要围绕“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个根本目标,坚持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和市场运作原则,立足各地发展禀赋和实际,在自治区层面优化呼包鄂生产力空间格局,明晰各地差别化发展功能定位,推动错位共赢,打造生态优美、交通顺畅、经济协调、市场统一、机制科学的呼包鄂黄金经济带。一方面,完善自治区层面呼包鄂协同发展领导和协调机制以及呼包鄂三市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呼包鄂协同发展章程,立足呼包鄂三市各自比较优势、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和合作互补共赢发展理念,重构呼包鄂经济区,激活沿黄沿线经济带,书写内蒙古经济“第一极”的新传奇。另一方面,建立呼包鄂协同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和三市部门会商机制,构建呼包鄂协同发展专项合作组和信息交流平台,探索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利益调节和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可量化、可报告、可核实的协同发展监测指标体系。通过顶层设计,打破呼包鄂三市之间合作的行政壁垒,在更高层面、更大空间范围内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和新动力。

消除要素流动壁垒。要围绕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进一步清理、废除妨碍呼包鄂统一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地违规违法出台优惠政策的行为,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按照调整存量、做优增量、集约发展的原则,支持各类新上项目与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企业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差别化电价和水价政策,通过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资源向优势地区、优势产业集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区域人才开发与共享机制,促进区域内创业创新资源共享。推进区域社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金融资源自由流动、金融产品高度可替代、金融服务无差异,构建普惠性的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创新发展评价和考核体系。对呼包鄂三市发展的评价,要更加注重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长期发展和区域整体利益的影响,提高长期成效和整体效应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要强化督促检查,对自治区确定的事项落实情况和责任分工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和评估。修订和完善区域内有关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办法,逐步以区域协同发展指标来替代部分传统地区性统计指标,引导三市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发展的工作导向。

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各领域协同发展

优先突破基础设施、生态保护领域。要以拓展空间、补齐短板为目标,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规划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以同城化、网络化、便捷化为方向,建设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能源输送通道、油气管道和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建立统一的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形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一体化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呼包鄂协同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推进生态文明联合共建,坚持绿色富区、绿色惠民,合理有序利用自然,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科学构建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规划实施跨区域的重大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开展环境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重点行业和领域污染综合防治,共同发展循环经济,实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序推进产业、创新、开放等领域协同发展。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立健全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研发推广,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品牌,强力推动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形成优势互补、配套协调的产业分工体系。统筹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调整优化区域创新发展布局,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合理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领和推动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跨越式发展。构建多层次开放合作新格局,着眼于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动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呼包银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深化与东部发达省市、港澳台等交流合作,加强呼包银经济带等建设,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呼包鄂协同发展就是坚持区域人民福祉“一盘棋”,坚守底线、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保障基本,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工作、生活、休闲、置业、消费等的日益“同城化”。从最容易合作的领域、最容易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政策入手。一方面,要推进区域内各地固话并网升位、区号统一、资费同城,实现通信同城同网,促进老百姓生活便利化;另一方面,要搭建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出跨区域办理业务、咨询服务、缴费充值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实行医疗、社保和交通“一卡通”。从基本公共服务看,要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建立区域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一的就业信息共享网络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要合理规划布局、优化配置区域内公共教育资源,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和相互开放,拓宽区域内跨市、跨旗县、跨校际合作,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区域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和信息共享,推动各医疗机构使用通用病历和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建设适用共享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面参保计划,推进区域内医疗保险同城化,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转移通道。

(作者单位: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秉承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