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发展路上“纸”不住的环保

点击:0时间:2021-07-21 14:38:15

邱淑群

古有管仲在《管子·立政》中说,“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今有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更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典论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

“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既有实现绿色发展的新目标,也有行动路线图,向世界作出坚持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同时释放了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国家、社会、个人,各有其责,都能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两会刮环保风力推“无纸化”

党风政风的示范,对社会风气的养成至关重要。节约,从两会开始。据媒体报道,2013年两会期间,明确表示大幅减少会议简报、大会发言报告等纸质印刷品,主要通过委员办公系统平台及官方网站发布。在此之后的两会当中,节俭之风越刮越猛,“节约”已经成为两会的新时尚。

很多的环保细节,都被媒体捕捉下来了。机场、火车站,没有了列队仪仗,没有了欢迎条幅,代表委员抵京后陆续“拼车”到会场报道;代表委员们入驻的宾馆里,酒店房间里水果、鲜花和茶包一去不返,洗漱用品也提倡自带;饭也没有了山珍海味;代表、委员驻地的瓶装水都贴上“节水记号”,实行实名制,今年的两会干脆取消了免费瓶装水,提供免费的茶水和冰水,如果要瓶装矿泉水,一律要付费……一切都透着朴实无华、克勤克俭的节俭氛围。

此外,无纸化办公也越来越成为“两会”焦点。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由于大会严格控制纸张的打印与发放,仅在会议的开幕当天就节省了高达200万元的支出。2015年的两会上,参会人员在报到的同时可以选择是否需要纸质文件,如果勾选“不需要”,纸质材料就不再发放,可以用自带电脑或其他移动电子设备浏览会议的日程安排、会议资料等。宾馆及许多其他会议场所中还立起了废纸投递箱,方便将参会者不再使用的纸张统一回收再利用。

一位跑两会的记者在两会观察报道日记中如是写道:“2013年两会期间,记者们在领取两会采访证的时候,都会拿到一个小袋子,里面有用户名和密码条,可以用来登录两会办公网络的文件系统,查阅本次大会的发言和简报。‘开始没有拿到任何资料时,心里多少有点不踏实,得上网查询两会新闻中心的最新通知,到达会场时就会发现不少记者已经在座位上刷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实际体验下来,这次‘无纸化跑会是令人很满意、很轻松。”

一位连续十七年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天津市委员会主委欧成中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那时是两人一个房间,两人轮班,一人睡觉,一人奋笔疾书手写提案,写完再换另一个人写。2000年后,会场楼下开始有了四台打字机,可以打建议文案,包括部委的回复文件也是打印的。现在,代表委员们可以用U盘携带电子版的文案,甚至已经可以在政协的网站上通过输入证件号在线提交文案,完全可以达到无纸化办公。

“短短的十几年,发展如此迅速!我可以不带纸笔,资料通过网络就发出去了,甚至只带一个手机就可以了。”

两会是代表们代替人民表达治理国家意愿的最重要会议,在全国两会的带动下,从全国两会到地方省、市、县等两会,都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江苏等省市在两会期间,已经做到了“无纸化”提案,所有的委员代表直接通过网络上交提案,委员进出会场不用再背“一公斤纸”。这不仅为委员们“减负”,更重要的是极大提升了会务效率。这些看似迈出节约一小步,但对整个社会风气来说就是迈出了一大步。

无纸化办公系统风靡企业

减负、环保、绿色、高效的会务实效,传达出移动无纸化办公时代已悄然来临,企业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在企业界熟用的OA软件,便是无纸化办公系统与平台。

OA的主体功能贯穿了企业的日常办公要素。包括:公告通知、文件传送、电子通讯薄、日程安排、工作日记、工作计划、个人(公共)文件柜、网上申请和审批、电子签章、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个人考勤、人事管理、会议管理、规章制度、投票等。

它既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为企业的信息发布、交流提供一个有效的场所,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及时传播,让企业员工能及时感知企业发展动态。

可以是管理平台:比如工作汇报,以往是每个人写好用word发送给部门领导,在OA上,只要记录好,点击提交,部门主管级以上开放权限的领导都可以直接查阅并进行相关的会签。再比如请假,以往是写好请假条,逐级签字后交回办公室主任,在OA上写申请,公司领导可以直接在线批复。这可以使企业传统垂直化组织模式转化为基于项目或任务的“扁平式管理”矩阵模式,使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距离缩小,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协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

还可以是工作协同平台。项目在OA上备案,项目成员可以在灵活的时间、地点对他人或事务的需求做出即时的响应。使项目或临时任务中交流想法、共享信息、协同完成任务变得更轻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除了PC端以外,还有移动版本,可以直接安装在手机上,支持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实行统一同步管理,将工作效率提升到最大化。

没有启用OA软件的公司和单位,也已经通过qq群、讨论组、群、视频会议等信息技术平台进行相关的办公作业,以提升办公效率。endprint

其实在很多国家,节约用纸都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美国多数公司都有节约用纸的硬性规定:比如,对于一些在公司内部流通的文件,经常是一张纸两面用;不管是通知还是工作日志,都尽可能采取电子版的方式互相传阅。同行间的业务交流也越来越多地用电子邮件来传达。节假日时,大家会互发电子贺卡取代过去的纸质贺卡。

电子支付方兴未艾“纸”身影淡出

电商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中国乃至全球进入平台经济时代。买、卖、消费、出行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只需要我们动动鼠标或者刷刷手机便能实现。以往进出景区的门票,现在不再一定要纸质票,刷刷二维码或者提交数字验证码即可进门、乘坐火车的火车票也可以用刷身份证的方式代替。具体到一天的生活中,乘车、购物、缴费、加油,几乎全部可以用手机完成支付。支付宝、、“群pay”等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已经完全不需要现金现身。高效、便捷、快速的生活方式背后,看到的是“纸”身影的逐渐淡出。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手机充值为例,以往都是拿着现金或者带着银行卡去营业厅排队交钱,现在只需要在其相应官方的app、,淘宝或者以上提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充值,便可实现即时到账,不仅免去了排队耗时之苦,甚至还可以享受相应的打折优惠。

更重磅的是,央行正研究发行“数字货币”,并争取早日推出。

在金融人士眼中,发行数字货币无异于一次重大革新。

在全球范围内,最有名的数字货币可能当属“比特币”,此外还有“莱特币”“狗狗币”以及我国民间的“元宝币”等。数字货币在全球发展的历史较短,但是发展速度较快。2015年,数字货币在欧洲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易量超过了10亿欧元。总量虽然不大,但是来势凶猛。

今年1月2日,外媒援引英国央行总出纳维多利亚·克莱兰的话报道,英国央行也在研究考虑是否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目前研究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安迪·霍尔丹表示,改用数字货币将是“伟大的技术大跃进”。

挪威最大的银行DNB早已取消了现金柜台服务。该银行呼吁,政府应该彻底停止使用纸币。数据显示,目前每天只有6%的挪威人还在使用现金,大部分是老年人。现金支付的社会成本是电子货币支付社会成本的两倍。

DNB银行集团副总裁特龙·贝特斯图恩感叹:“现在几乎没有人用现金了,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每年花掉35亿克朗(1挪威克朗约合0.75元人民币)去印刷和发行钞票实在是没有必要。”

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何茂春预言,数字货币时代真正到来时,人们身上带的现金会越来越少,旅行越来越安全,扶贫越来越精准,腐败越来越难以遁形,而小偷也越来越难当。

时尚环保秀纸的创意新舞台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古代,埃及有纸草纸,欧洲有羊皮纸,中国历史上有丝絮纸和作书写用的缣帛纸和蔡侯纸,其中只有植物纤维制造的蔡侯纸对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及人类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高科技、信息社会的推进,纸张发挥最原始功能作用的身份逐渐在淡化,但是“纸”在时尚界、装修领域、展会行业等却迎来了属于它的另一个春天。

当绿色、生态、环保的概念过渡成生活化,环保也就变成了全民运动。

许多年轻的环保达人们很快注意到,生活用纸其实可以变废为宝。比如,快递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四处扔弃的快递盒,通过DIY,可以变身为收纳盒、电脑桌、鞋柜等颇为实用的生活用品。

一个名叫纸本主义的环保创意团队,将纸融进了装置艺术设计中,一个“纸造中国”的项目,以瓦楞纸等环保材料来制作商业化展览、展示以及各种生活创意产品。当人们看到废弃的瓦楞纸箱变成了丰富多彩的模型、工艺品、甚至实用的家具都表示非常诧异和震惊!这种绿色再生生活,也很有商业化运作前景。在展会经济时代,一个大型的展览馆在举办各种展览展会活动后,总需要填埋大量装修废弃物,根据相关数据了解,一个会展中心一年下来就需要掩埋有3000吨不可降解的垃圾,算下来全国商业展示所用的物料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更重要的是给环境带来非常可怕的污染!纸本主义希望通过他们的环保设计引导商户使用再生环保材料,不仅可以大量节省装修成本,也同时把对社会、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似乎从纸的历史来看,它也从来不会缺少创意。

中国纸衣始见于唐代,初始只源于无衣无食的百姓用以御寒。可经过唐末近百年乱离,制作纸衣的经验更加丰富,加工技术也不断改进。延至明代,纸衣更是走进了皇宫大院之中,成为罕见一时的“时尚服装”。明时宫廷女子,曾经流行一种纸领子,以江西玉山纸特制,宫人们自己动手,随心所欲地制作成各种款式的衣领,搭配衣裳穿戴,每天一换,可谓最早的“方便领”。且不说这领子是否漂亮科学,单只这创意,就足够新潮。

现在“纸时装”已经成为了时尚界的新宠,每次纸的出场,依然会激起业界一些骚动。在设计师的眼中,纸已成为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材料。将油纸做成大衣、将航空用的快递纸做成系列西服和连衣裙、用纸来做成一种特殊的钮扣、由20 多层硬卡纸压制成一种专利材料,然后做成旅行纸箱,由于它坚固耐用、防水性佳,比起皮箱来简直轻若无物。

在流行T台上,“纸时装”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不光顶级设计师会拿纸来做原材料,有设计梦想的草根一族,也在纸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设计师梦。美国的Mayhem,这个四岁的小女孩从小热衷追求时尚,用各色海报纸自制造型,获得“最萌设计师”称号。在中国轰动一时的网络红人:“国民仙女”王守英,把生活垃圾、农业废品穿在身上,把锅盖、风扇盖、棉鞋和铁丝顶在头上做帽子,把被老鼠啃过的玉米串成项链、缝在模特的T恤上作为点缀,用废弃的塑料吸管做装饰品挂在脖子上,用五颜六色的垃圾塑料袋制作成裙子,用卫生纸围成一个婚纱……在首届PUPA中国时尚周启动仪式上,用卫生纸围成的婚纱被广为报道。她的作品还获得了“红毯女神”范冰冰、刘嘉玲、张卫健等明星的认可和邀约。我想大家最认可的就是她的环保设计理念以及追梦的执着精神。

世上无难事“纸”怕有心人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和纸打交道,用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纸。但很少有人统计过,每天用了多少张纸?一星期用了多少纸?一个月乃至一年用了多少张纸?

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目前,我国每生产一吨纸就要耗费7棵大树、100立方米的水。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约2700吨纸、27万吨水。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如果这样算来就可少砍伐1581666棵树。

据悉,全球每年纸张产用量已达3.2亿吨,每分钟就有36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森林被砍伐。在中国,纸张浪费占办公浪费的70%以上。中国每年丢弃的办公用纸可以建起一堵4米高,从上海一直延伸到乌鲁木齐的长城。如果中国的政府部门、学校和公司能够最大程度地使用电子邮件,这样每年可节约100万吨的纸张。

这些惊人的数字恐怕并非人人皆知。“纸”的环保路上,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需要打印的文件事先仔细检查,没有错误再打印;打印时,适当将字体缩小、页边的空白处缩窄,这样每页纸能容纳更多内容,或使用电脑中的“缩小配合页面”功能;办公室里都摆放着不同的收集箱,有的箱子标明“可循环再用纸”,存放单面打印的纸张,有的箱子标着“再造纸”,存放两面都已用过、等待回收的废纸;在家里擦手可用毛巾,少用餐巾纸;喝水用茶杯,不用一次性纸杯;在外面吃饭用餐巾纸擦嘴时,尽量将纸充分展开,减少用纸得张数;硬卡纸碎片不要丢掉,留着用来装饰别的东西等等小技巧都可以身体力行地做起来。

俗话说,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但是我们从浪费的一些小细节做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积累起来却是一笔大财富。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分钱做起,把节约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不以俭小而不为,不以奢小而为之。中华民族“俭以养德”的传统美德就可以继续发扬光大。

当绿色理念蔚然成风,并持之以恒,天蓝、山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指日可待!endprint

标签: 两会 中国 节约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