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谁在逃离朋友圈

点击:0时间:2021-07-29 01:13:19

肖婷婷

朋友圈的“好友”,真的是“好友”吗?

这已经是小D第三次宣布退出朋友圈了。他抱怨,朋友圈如同鸡肋,无聊时想利用它打发时间,但每每一打开它,各种杂乱的信息就会把自己搞得心烦意乱,可是如果不打开,那个亮着的小红点也同样还是会让人倍感焦虑。后来,小D觉得既然朋友圈的存在总是会耗散自己的精力和情绪,索性还不如关掉它。像小D这样,逃离“朋友圈”的人现在似乎越来越多。

朋友圈已经不是“熟人社交”了

+群,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工作沟通工具。当你工作以后,你的朋友圈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同行、异业合作伙伴,甚至去发廊剪个发,那位叫Jack、Tony、Daniel或Leslie的理发师也会让你加一下。

于是,朋友圈慢慢从“熟人社交”变成了一个“泛关系社交”。官方把这些新增好友叫“泛好友”,实际上你和他们很可能只是泛泛之交,只有三天的交情,工作谈完便不再联系。有人做过一个大概的统计,里10%是家人,40%是同事同学,50%是陌生人。

随着朋友圈里的“泛关系”越来越多,朋友圈就不再是私密平台了。对名人来说,朋友圈承担了微博的部分媒体功能。朋友圈可以成为名人的媒体发布会,如范雨素走红时,余秀华便在朋友圈统一回应媒体;也可能成为解密、爆料、互怼的战场,周航选择在朋友圈向乐视贾跃亭发动“战争”,主要是因为他的朋友圈聚集了大量的同行和媒体,能够使他的诉求第一时间抵达核心观众。

一般人的朋友圈,也老早就开始公共化了。早两年铺天盖地的微商把朋友圈变成大卖场,最赤裸地暴露了中国式人际关系的特点——朋友是一种资源。

出版于2011年的營销书《朋友圈:让朋友遍天下的人脉经营术》,开篇名义便说“(线下)朋友圈是一座挖不尽的金矿”。当身边的人十有八九都用上了,无数个线下的朋友(kuang)圈就集成到了手机端上。

好友越多。并不快乐

朋友的定义,应该是一种亲密关系。但当这么多陌生人躺在你的朋友圈里,朋友圈其实早已经变味,变成了杂闻圈、代购圈、自拍圈、养生圈……没有情感交流,只有各取所需,失去了朋友最初的意义。

现在是社交媒体刷屏的时代。国内有微博,国外有全世界通行的Facebook。

针对Facebook的影响力,国外早已经有研究数据显示,过度地使用Facebook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过一篇调查报告显示:社交网络中好友越多,人们越会容易烦躁;使用时间越长,人们的幸福指数就越低。

从表面上看,社交媒体为我们的即时联系和社交需求提供了更丰富直接的资源,但实际上,这对增强幸福指数毫无益处,反而还会带来负面情绪。

我们在朋友圈里不快乐,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得太多。

你苦逼加班吃盒饭,他在海岛悠哉度假;你蓬头垢面换尿布夜起奶娃,他笑靥如花在跑步机上晒着马甲线;你端着一碗方便面,他晒了一桌小龙虾;你终于攒够了钱去旅游,他已经晒车晒房成为人生赢家。

在一片虚假繁荣的朋友圈,别人都过得美好、轻松且随意,只有自己最苦逼。

太多的“正面”信息,转化成影响你的“负面”信息,每天铺天盖地袭来,这样的生活过久了,难怪要抑郁。

很多人都号称,自己的朋友多,资源广,动辄朋友圈数千人,达到了5000上限。还有一些人信奉社交界的“七人定律”,这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即所谓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6个中间人,认识到世界上的任何第七人。

但其实,即使你通过层层关系,费尽气力联系上了某位大V,除了做他朋友圈的窥视者,对他高山仰止,他对你并没有实际意义。他没有时间和你闲聊唠嗑,更没时间听你诉说心事,不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是段位不同的人,交流也不在一个层次。他的时间很贵,你只有修炼到同样的段位,才能负担得起。

开放朋友圈,等别人来“挖坟”吗

根据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理论,在古代人的社交圈里,能够维持紧密联系的熟人为150人,这被称为“邓巴数”。

据团队公布的《2015生活白皮书》,用户人均拥有128名好友。对城市年轻人来说,这个数字显然太低了。Facebook用户平均每人拥有400名以上的好友,可能更接近中国年轻人的好友人数。

现代社会已经突破了邓巴数的限制,但我们仍然无法应付越来越多的联系人,必须通过“标签”“分组”“备注工作单位/认识场合”等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划分。除了便于鉴别,也是为了避免朋友圈发错分组。

如果你不愿意彻底关闭朋友圈,那么在这个社会关系盘根错节、处处埋伏着潜水党的平台上,当然不能轻易公开自己的全部朋友圈了。除非,你的职业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

在联系人还是熟人为主的时候,很多人都把朋友圈当成了记录日常生活的类日记平台,所以朋友圈是了解一个人的便捷通道。你的兴趣爱好、性格特质、消费能力等信息,翻一翻朋友圈就大概知道了。当朋友圈里出现了越来越多“泛好友”,你是否还愿意完全公开自己的朋友圈,让他们毫无阻碍地浏览你的日记?

一加好友就翻朋友圈,这个场面是相当“黑镜”的。试想象,当你刚与一个陌生人见面,他完全不必和你聊天,只需要通过某种智能设备,就可以了解你的感情史、生活习惯、居住地点等私密信息,会有多可怕?一些互联网公司已经有了这种能力和权限,只不过它的名字叫“大数据”。

虽然个人没有这种权限,但是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记录,仍有可能被别人“挖坟”。吊丝男士翻女神的微博和朋友圈,存几张自拍照,不涉及其他人肉行为,倒没什么公共危害性。最可怕的是“告密”和“政审”,你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记录——也许只是一句吐槽客户、同行或朋友的话,被别人截图发给相关人士,甚至是公开对你进行声讨。

删的从来不是朋友,是价值观

什么样的朋友要删掉?

比如,昨天深夜,入睡时分,突然一个陌生头像发来一条消息:求给我的文章点赞并转发。向上一翻,我和他的上一条联系,还停留在:“你已经添加了xx,现在可以开始聊天了。”时间显示是几个月前,你甚至已经回忆不起,他是在哪个群里添加的私聊对象。

而像这样只有点赞代购才能想起你的僵尸朋友,在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一抓一大把,不在少数。他们要么默不作声装躺尸不做声,但凡一出现,一准是以举手之劳为名,有事找你,日积月累,你的注意力和时间,都浪费在这些可有可无的“好友”身上,消耗着你,也影响着你的情绪。

敬而远之的领导、点头之交的同事、久不联系的亲戚、一面之缘的朋友、话不投机的同学,甚至水果摊大姐、快递小哥……这个叫做“朋友圈”的地方,将你对于“朋友”的外延扩充得越来越大,但朋友越多,却越觉寂寞。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但提高效率后节省下来的精力,很大一部分,还是消耗在了互联网之中。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