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报刊最早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新闻评论

点击:0时间:2021-08-02 15:21:37

经盛鸿

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新闻传媒随后刊发了一系列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评论文章,义正词严、充满感情,对日军暴行进行严峻的声讨,对南京难民进行正义的声援,对事件做出刻骨铭心的总结,向国际社会发出悲愤的控诉与强烈的呼吁,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1937年12月25日《武汉日报》发表短评《惨痛的一页》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日军当局在指挥十多万日军有计划地血腥屠城的同时,开始了对南京严密的新闻封锁。身处中国战线后方的中国各新闻传媒,由于与南京隔着炮火连天的战线,自身的采访条件又十分艰苦,因此很难采访到沦陷后的南京的准确的、详细的信息,更不能加以及时、准确、详细的报道。1937年12月17日《大公报》(汉口版)发表了12月16日中央社记者从徐州发出一则电讯,题为《南京敌军焚掠》:

〔中央社徐州十六日电〕敌军进占南京后,连日大肆搜索,任意杀戮,城内外各种建筑被其纵火焚毁者甚多,现仍烟火未熄,劫后残痕凄惨万分。

这是中国新闻传媒首次发出关于日军南京暴行的报道。这则报道只有寥寥数行,不足50字,只是简要而笼统地报道了日军进占南京后的暴行,在社会上没有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1937年12月15日,战时留驻南京、目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5位美、英记者先后从血城南京出走,前往上海,立即在美国的报刊上刊出较详细而具体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道,并迅速传遍了全世界。1937年12月20日后,這些报道被上海租界英、美人士开办的外文报刊——“洋商报”《大美晚报》等转载。直到1937年12月22日,条件极其艰苦的中国各新闻传媒,才辗转从上海《大美晚报》等的报道中,得到关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比较准确而详细的信息。中国各新闻传媒的从业人员被数十万同胞空前未有的悲惨遭遇震惊了,他们以极大的震惊与悲愤,迅速将这一惨案加以报道与揭露、控诉。

中央社记者在1937年12月22日,根据上海租界美商《大美晚报》英文版该日刊登的文章内容,从香港首次发出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有组织的劫掠、强奸、屠杀的电讯报道。依笔者分析判断,这些电讯很可能是托名中央社香港分社,而实际上是由潜入地下工作的中央社上海分社秘密发送的。这则报道虽然字数不多,对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的数字也不可能十分准确,但已触目惊心。《汉口中西报》1937年12月23日报道《南京五万人被日军屠杀》写道:

〔中央社香港二十二日电〕据沪杭讯,此间英文《大美晚报》云,日军占据南京时,某某外国人曾在场目击其事。日军入城,听任军队从事有组织的劫掠,并任意强奸妇女,继复大肆屠杀,四日中被杀者约五万人。日军并侵入难民区,而将所有壮丁借口谓系中国士兵,悉数加以枪决,目前尸骸,堆积如山云。

这是中国新闻传媒首次发出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比较准确、详细而具体的报道。

第二天,即1937年12月23日,中国国民政府官方的《武汉日报》刊登了中央社香港分社的这则电讯,题为《敌在京屠杀难民》。

此后,《武汉日报》连续多日刊登中央社对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更多、更详尽的报道。

1937年12月25日,《武汉日报》在刊载中央社香港12月24日电讯《倭屠杀我各地平民,留京难民被惨杀者达五万人,此等暴行全世界均深为骇异》与《敌在京暴行,纽约泰晤士报之详电》的同时,发表了一篇短评,题为《惨痛的一页》。这是中国新闻传媒第一次就日军南京大屠杀发表评论。这篇短评篇幅不长,全文如下:

倭寇所到之处,奸淫杀掳,无所不为,在首都未逃出的平民,竟遭屠杀至五万人之多。这种残暴的禽兽行为,在人类历史上,实空前未闻。

我们目睹大量同胞遭受如此屠戮,自然是悲痛万分,但是要知道,若果现在我们不把全副的力量拿出来,把这万恶的强盗打倒,我们未来的惨痛,更不止此。

倭寇在南京屠杀,已成为中华民族史上惨痛的一页,永久不会忘记的仇恨。无论倭寇怎样会宣传,总不会洗涤掉这回的血腥。我们只有抗战到底,誓死不屈。

同时我们痛告全国有力有钱的同胞们赶快起来,在最高统帅指挥下,奋勇抗战,报仇雪耻,因为目前如果有人还打算保存实力,保全财产,前途总是没有生路的。

这篇短评只有约300字,却代表了中国国民政府对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严正抗议与强烈谴责(当时《中央日报》迁长沙,尚未复刊);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对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发出的第一声怒吼,第一次愤怒的声讨。在新闻史上,这篇短评则是一篇义正词严、分析深刻的评论。它既指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是“中华民族史上惨痛的一页,永久不会忘记的仇恨”,又揭示了这次惨案给中国人民的教训:“若果现在我们不把全副的力量拿出来,把这万恶的强盗打倒,我们未来的惨痛,更不止此。”结论是:“我们只有抗战到底,誓死不屈!”这说得多么好啊!

应该指出,此短评所说的南京被日军屠杀之中国平民“至五万人之多”,只是中国新闻传媒最初得到的报告。当此短评写作与发表时,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暴行还在继续进行中,远没有结束,被屠杀之中国平民的人数每天都在继续增加中。据后来中外学者的调查统计与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审判确认,日军南京大屠杀,共杀害中国军民约30万人。但仅从《武汉日报》于1937年12月25日发表的这篇短评所揭示的南京被屠杀之中国平民“有五万人之多”,就已是触目惊心,引起了全中国广大民众极大的震惊与愤怒。

二、1937年12月28日《大公报》发表社评《为匹夫匹妇复仇》

接着,在三天以后,在1937年12月28日,民办的《大公报》(汉口版)第二版刊登由该报总编辑张季鸾撰写的社评《为匹夫匹妇复仇》。这是中国新闻传媒又一次就日军南京大屠杀发表的新闻评论文章,而且由于刊于当时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大公报》,出自名人之手笔,因而影响更大。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首次出版,创办人是英敛之。他以“忘我之为大”的“大”字,和“无私之为公”的“公”字相连,作为报名,这是一个响当当的报名。《大公报》一向以文章与评论著称,倡导“文人论政”、“言论报国”,几乎每天都刊登时评或社评以及星期论文等,指点江山,评论时事,臧否人物,笔锋有力,一针见血,说服力与感染力都很强,成为该报的灵魂。《大公报》以民间报纸的姿态出现,在历次政治事件中都有明显的观点和态度,显现较为浓厚的政治色彩与个性特色。尤其是总编辑张季鸾执笔的社评,高屋建瓴,精炼扼要,思路绵密,清新活泼,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其立场的正大,思想的深刻,说理的透彻,文笔的老到,一时无人望其项背,执中国舆论界之牛耳,风靡全国,影响很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社领导层的张季鸾、胡政之等人审时度势,预见中日战争在所难免,天津地处华北前线,势将不保,因此经一番筹措后,于1936年4月1日在上海增设《大公报》沪版,馆址设于法租界爱多亚路181号。《大公报》上海馆的设立,不仅为报馆对日备战作了重要的准备,而且使《大公报》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大报。

“八·一三”上海战事爆发后,《大公报》领导层预见上海、南京也将难保,中国抗战的中心必将移向中国内地,因此决定沿长江西去,在武汉增设《大公报》(汉口版)。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12月13日南京沦陷。上海、南京的许多重要报刊,如《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上海版)等,都被迫停刊和内迁,一时不能出版。《大公报》(汉口版)在上海、南京沦陷前后遂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新闻宣传报刊之一。

1937年12月28日,《大公报》发表了由该报总编辑张季鸾撰写的社评《为匹夫匹妇复仇》。社评一开头首先展露了侵华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与已放下武器的中国战俘进行大规模血腥屠杀与烧杀淫掠的“穷凶极恶”的暴行,并指出日军南京大屠杀“已是铁般的事实”:

敌军占南京后,屠杀难民,淫污妇女,报告甚多,都是外侨所传。上海西字报一再揭布,美报访员,有长电致本国,昨日德国海通社沪电,甚至说敌军司令也承认有此事,但是一般少壮军官所为,彼不负责云云。总之,敌军在南京屠杀奸淫,穷凶极恶,已是铁般的事实,所不知者,只系被杀遇害者之确数,而最初之报告说被杀平民有五万人之多。

正如此社评所说,南京被日军屠杀之中国平民“有五万人之多”只是“最初之报告”。

接着,这篇社评揭露日本侵略军不仅在南京,而且在中国南北各地,凡所到之处,都是“凶淫残杀”,无恶不作。而且,日军的屠杀罪行仍在中国南北各地繼续与扩大。但仅以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暴行,就“已构成日本帝国主义万恶不赦之罪状”,应引起人类的共愤与鄙薄:

敌军在河北,在山西各县,都杀平民,淫妇女,但报告都不详,而地方偏僻,无从确查。现在南京之事,则外侨所传,世界所知,仅此一端已构成日本帝国主义万恶不赦之罪状,何况南京如此,江南各地实际皆然。现在又攻陷我杭州,在北又正攻济南,凡敌军所到,其凶淫残杀,都是与南京一样,凡有人道观念者,对于这土匪不若之兽行敌军,应当怎样鄙弃,怎样愤懑!

社评揭露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悍然侵入由西方侨民组织的难民区,对中国的贫苦百姓大施凶暴的极端残忍野蛮与反人类性:

南京难民区,是旅京外侨发起,得敌军默契而成立的。固然其事并非正式性质,但既是人类,总不应完全无信。南京居民本来多数已走开,其最后留京者,当然是贫民居多,也是因为信任难民区之故。奈何于攻城之后,竟这样残忍,这样凶淫,虽古代野蛮民族也不至如此,日本戴着现代强国之面具,且口称是反对抗日的中国政府,不是反对中国的人民,现在受这样杀戮,并且污辱良善女性,不计其数,何况到处皆然,不止南京。从世界文明史的眼光看,这真是赤裸裸的凶残之兽行,不是人类所应有。

社评“大声疾呼”全世界一切正义善良的人们,不分何洲与何国,不分职业与信仰,都要“做人道的勇士”,为南京成千上万被日军屠杀的普通民众——“匹夫匹妇”复仇,声讨“这现代化装的万恶日阀”:

我们对这些被害的同胞,不但根据中国人之立场,万分悲痛,万分愤懣,并且从人类普通之立场上不得不大声疾呼,愿全世界有正义人道观念者,起来为匹夫匹妇复仇!全世界的善良人类!不论何洲何国,何党何业,请大家都做人道的勇士,声讨这现代化装的万恶日阀!西洋人特别尊重女性,请看日军在南京在各处怎样欺辱良善妇女!报上常看见千百成群的妇女,被敌军编队带走,又最近西人记载,在南京见一日本军官室中,禁锢妇女有七八人,一般情形,可想而知,欧美人士素有义侠之心,对于这种无人道的匹寇毕竟作何感想呢?

社评更号召全中国同胞为南京成千上万被日军屠杀的普通民众——“千千万万的匹夫匹妇”复仇雪耻,并指出这不是“偏狭心理”,而是“为民众复仇”,“是圣贤遗训,为中国道德之精华”:

我们希望全国同胞者,也是这一句话:“为匹夫匹妇复仇”。在私人问题,复仇本是偏狭心理,但为民众复仇,则是圣贤遗训,为中国道德之精华。我们人民此次被暴敌蹂躏太残酷,太悲痛了,明末所谓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痛史,现在天天演着。就以最近几天说,看浙江,看山东,真是水深火热,不可形容,我们政府,我们各界,目击耳闻,男女同胞们这样遭难,应当怎样立志决心,替这千千万万的匹夫匹妇复仇呢?敌人这样,是完全暴露其罪恶,其注定败亡,乃当然之事。我们大家务须联合全世界主张正义人道者努力杀敌,以为这些被害人伸冤雪耻。后方各界特别要刻刻不忘!

在此后,中国各新闻传媒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继续发表了多篇评论,仅《大公报》(汉口版),在1938年1月16日,刊登短评《日本的倒退》;在1938年1月31日,是中国的农历春节初一,刊登社评《春节念受难同胞》;1938年2月11日,刊登社评《敌军纪律问题之本质观》;直到1938年7月21日,刊登社评《读<沦京五月记>》,等等。这些新闻评论也多出自张季鸾之手。它们是中国报刊也是中国人民对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发出的一次次愤怒的声讨,一次次庄严的控诉,一次次正义的呐喊,一次次对中国军民广泛的动员与号召!“为匹夫匹妇复仇”迅速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共同的口号,共同的行动!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智库)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

标签: 南京 日军 中国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