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牛司令”到“环保人物”

点击:0时间:2021-08-11 20:14:25

董成家

被当地人称为“牛司令”的王守红原是一位普通农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却依靠智慧养牛卖牛赚了钱。他养牛,却不仅仅卖牛,还把堆积的牛粪变成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他不仅卖牛粪,还利用牛粪种蘑菇、搞沼气。他靠养牛成了富翁,过上了幸福生活。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是全国第一人口大县,王守红家就在临泉县长官镇,祖祖辈辈都以种田为生,因为家里穷,所以念完小学他就回家了。为了挣钱,他养过鱼,喂过鸡,还放过蜜蜂,辛辛苦苦地寻找着各种致富门路,一刻也不闲。但几年过去了,辛苦劳作只勉强维持温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1996年,王守红发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养牛的人越来越少。牛少了,市场上牛肉价格自然也就涨了。看到这个机会,王守红决定养牛卖牛,他孤注一掷,当年就养了7头黄牛。经过辛勤喂养,到年底,7头牛就赚了1万多元钱。首战告捷大大鼓舞了他养牛卖牛致富的信心。到2000年,他家已经饲养了40多头牛。

随着养牛规模的扩大,饲料供应的压力也大了起来。王守红发现当地农村大量的麦秸、玉米秸常被当作废物烧掉、扔掉,污染环境,影响卫生和交通,于是就把它收购来,通过青贮或氨化处理,变成喂牛的好饲料。可是,这样养出来的牛一个个瘦骨嶙峋,根本卖不出好价钱。

牛不长膘,王守红急了,就跑到县畜牧局向专家取经求教。一位养牛专家告诉他:只有用高能量的饲料才能育出优质肉牛,但这要消耗大量粮食。为了节约粮食,王守红想到了酒厂里的酒糟。因为酒是用粮食发酵酿制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那么,能不能试着用掺了酒糟的饲料来喂牛呢?王守红经过试验,发明了“酒糟养牛法”。

酒糟过去被酒厂当作废物,到处堆积,滋生虫蝇,污染环境。王守红拿它来喂牛,使之身价倍增。试验证明,酒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和少量的酒精,经高温消毒,与秸秆饲料掺在一起,牛很爱吃,吃后不会生病,长得壮而快,肉质鲜嫩。“酒糟养牛法”使王守红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运转,牛越养越多。2002年,他的养牛基地已经饲养了500多头黄牛。

随着养牛数量的发展,牛粪越积越多,造成了环境污染,王守红很伤脑筋。后来他听说牛粪可以做沼气,沼气可以燃烧,也能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于是他就找到能源办领导,请他们帮忙建个沼气池。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王守红率先建起了沼气池。把牛粪便放入沼气池,发酵变成沼气,跟城里人用液化气一样,家里用上了清洁能源,王守红很是高兴。可是好景不长,沼气池建好几天后,王守红就发现问题了。

王守红只建了一个1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几头牛产生的粪便就足够用了。可要处理500多头牛每天产生的粪便,沼气池就显得太小了。遍地的牛粪臭气熏天,又没办法处理,王守红愁得觉也睡不着。正当王守红为牛粪发愁的时候,一位来自郑州的客商找到了他,王守红跟往常一样陪他参观牛舍,介绍牛的饲养情况。可是,那位老板对这些不感兴趣,眼球却盯着堆积如山、臭气熏天的牛粪,并要以每公斤0.1元的价格,签订常年包销合同。过去,王守红望着越积越多的牛粪就犯愁,每年都得雇人清理。这回倒好,有人上门清理还送钱,真是天上掉馅饼了。于是,他爽快地在“供粪”合同上签了字。他饲养500多头牛,每年光牛粪收入就达5万元。

由于王守红家养的牛有限,以致后来出现了“粪源”紧缺的状况。为了增加“粪源”,他一面扩大牛的饲养数量,一面向村里其他养牛户以每公斤2分钱的价格收购牛粪。正当村民们都羡慕他独到的致富眼光时,王守红预感到牛粪市场的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商机。经过多方了解,他才知道牛粪原来被用作培养基,种植双孢菇。获此信息,他认定,只要能够掌握种植技术,利润肯定比卖牛粪高。

念头一出,王守红就开始行动,他跑去学种双孢菇,可没想到人家不教,但倔强的王守红哪肯就此放弃。换了一个种植点,他也换了一种学习方法。他找到这个种植点的负责人,说我家里穷,到你们这儿来打工,养家糊口。正是种蘑菇的季节,需要人手,他干活又舍得卖力气,就被留下在那里干活。

通过一年的学习和探索,王守红采用牛粪拌麦秸、草碳土发酵后,经高温消毒形成肥力强劲的混合型培养基。用这种培养基种出的食用菌,深受消费者欢迎,很快打开了销路。王守红乘胜前进,相继投入30多万元资金,建成了8000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进行双孢菇的育种和生产。现在,他的双孢菇畅销国内外市场,每年可获利近百万元。

王守红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人物”、“福特汽车环保一等奖”等多个荣誉称号,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奖,他致富之后还帮助周围群众一起致富。王守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长官镇黄牛协会,依托黄牛协会,他还创办了一所设备齐全的黄牛技术培训学校,亲自向广大会员和村民传授养牛的知识和技能。黄牛协会现已发展了2000多个会员,年饲养量达到4万多头牛,协会不光卖牛、卖牛粪,还利用牛粪生产沼气,发展双孢菇,年综合效益在4亿元以上,协会会员大多过上了好日子。2012年,王守红开始以秸秆等为饲料发展山羊养殖,“牛司令”又成了远近闻名的“羊司令”。回顾自己的致富经历,王守红感慨地说:只要你肯用心,处处是黄金。

(责编 孙礼勇)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