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文化产业对接一带一路方略

点击:0时间:2021-09-15 05:10:23

饶志华+肖静

[摘要]在文化产业领域对接一带一路,是江西文化产业抢抓机遇,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江西文化产业存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单一、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不强等与一带一路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塑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主动地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江西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 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7)05-0084-04

江西是古代“丝绸之路”主要出口商品的输出地,瓷器、茶叶等产品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江西文化产业要积极探索,主动地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一、江西文化产业对接一带一路存在的问题

江西文化产业抓住一带一路契机,在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产业扶持等一系列利好措施的带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总量快速增长、主体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江西文化产业主营收入年均增速达24%。2016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800亿元,同比增长14.4%,增加值680亿元,增长10.7%,GDP占比为3.75%。但与沿海发达省市或者周边省市相比较,江西文化产业还显滞后。具体表现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及其他创意产业发展不如人意,大多数文化项目依然处于开发建设和摸索阶段。

(一)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滞后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江西初步形成了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但目前江西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仍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活力不够,不能够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有些企业难以摆脱传统事业体制的束缚,在体制上政企职责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行政体制色彩鲜明,缺乏企业经营活力,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政府部门的管理观念仍然较为保守,忽视经济、法律手段的主导地位,动辄就起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有些政府部门对一带一路与文化产业的相关性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一定的误解,导致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规划措施欠衔接,配套项目推进缓慢。如有些政策法规过于抽象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相关财政、税收、金融和产业扶持力度等优惠政策不够完善。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单一

江西文化产业投融资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江西在文化产业投资总量偏少,在全国排名较为落后。产业发展资金有限,导致江西文化产业从量上難于发展壮大,从质上难于提升竞争力。第二,文化产业缺少银行等各类投融资渠道的信贷支持,投融资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难题。总体上看,江西文化产业起步晚、底子薄,普遍存在文化企业规模小、有形资产少、抵押担保品不足等问题。有些文化企业固定资产短缺,无法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而自身的无形资产价值又不容易确定,导致银行不敢轻易放贷。当前文化产业投融资形式单一,具体表现为:文化投融资发展缺乏相关规划、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文化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缺少文化投融资专业化机构、缺乏适应江西文化产业的风险管理产品和投融资产品、中小型文化企业投融资难、投融资贵。

(三)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

与巨大的需求相比,江西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很匮乏。既缺乏懂科技、懂文化创作的产业创意策划人才,也缺乏懂文化、懂旅游业的产业开发建设人才,更缺乏懂国际间文化市场运作规则通晓多国语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江西地处中西部,人才吸引力较弱,优秀人才不愿进来,本地培养的优秀人才留不住。从人才现状来看,截至2013年末,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50.9万人,然而根据2014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统计来看,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数仅为60145人,中高端人才严重缺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创意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严重匮乏,远远不能满足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的缺乏必然造成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较弱

从总体上看,江西文化旅游产业仍然存在着品牌不多、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从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来看,江西缺乏具有代表性和较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也缺乏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大型的文化旅游产业集团企业。从文化旅游资源来看,只有井冈山、庐山、婺源等地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他地方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形成突出的特色。从文化旅游产业专业化运作来看,江西缺乏对旅游产业进行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对其文化资源进行宣传推广。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较弱原因主要是,江西文化旅游资源多但分布广泛,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文化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和服务相对滞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形式粗放,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全景式、多维度、深层次开发,产业链条不完整;文化旅游产业品牌运作能力差,缺乏相应的品牌发展规划、品牌目标定位、品牌营销推广宣传,使得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江西文化产业对接一带一路对策

江西文化产业抢抓一带一路机遇,需要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全方位改革。

(一)深化江西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向制度要活力

文化产业要实现大繁荣与大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是关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文化产业要按照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不断创新,破除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一是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管理方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江西文化创造活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对接一带一路的文化体制机制。对于文化事业单位,要进行分类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要转成企业,同时注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力求使其保值增值。此外,深化文化事业单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二是要建立文化产业参与一带一路的丁作机制,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重大文化产业事项和重大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要加强江西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总体规划布局文化产业项目,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计划,发布文化产业指导目录,规范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积极争取江西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合作、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文化队伍交流合作等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相关专项规划,争取在项目、资金、政策上得到国家更多支持。三是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搭建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要加强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文化产业法制化水平,依法保障文化产业顺利对接一带一路。政府要认真做好文化产业管理与服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减少文化产业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手续,缩短时限,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文化市场行情发展、文化消费趋势、文化行业发展等数据信息,为江西文化产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往来提供海关、商检、口岸、保税、物流等一站式服务,积极促进江西文化产业“走出去”。endprint

(二)创新江西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向资本要动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要在继续巩固传统信贷投融资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快拓宽投融资渠道,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难、投融资贵问题。第一,政府投入要“实”。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优惠政策,积极为文化产业投融资创造有利的环境。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专项资金等方式,建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合作方案,设立省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省内文化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项目建设。要出台省文化产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财税支持的具体措施,积极争取省文化产业的有关合作项目纳入亚投行、丝路基金扶持范围。第二,金融机构投入要“准”。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的优势,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精准的服务、充裕的资金。要鼓励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西省分行、江西省内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提升和强化对江西文化产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服务支持能力。围绕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金融开放合作、鼓励金融创新把握服务方向,精准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支持互联互通、产业合作项目建设、企业“走出去”和人文合作交流、重点合作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名录库等方式,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第三,融资担保要“优”。要建立江西一带一路信用保险统保平台,多渠道优化建立文化企业一带一路投融资保险制度,适当扩大投融资承保范围,丰富投融资保险产品,对“走出去”的文化企业给予保费扶持,降低文化产业企业对外合作风险,同时鼓励保险机构针对“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企业,设立与国别风险相关的专项险种,为文化产业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担保形式,量身定制多元化、个性化投融资和保险解决方案。第四,民间投资要“广”。要吸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积极推动文化金融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形成多种文化产业投资模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

(三)培育引进赣鄱文化专业人才,向人才要创新力

在对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江西文化产业需要各类文化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持,需要在赣鄱大地上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专业英才。首先,人才培养要“精耕细作”。大力加快培养和引进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依托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省内高等院校,大力培养文化设计研发、文化创新创意、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人才;鼓励省内科研机构、高校与东南亚、俄罗斯、欧洲的科研院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教师进修、学生互访和科技联合攻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熟悉沿线主要国家法律法规的外向型、复合型文化专业人才。积极发挥人才智库的有效促进作用,建立一带一路建设赣鄱智库,加强国际人才储备,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专家,打造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其二,人才引进要“不拘一格”。要依据江西文化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丁作需要,适度引进一批文化专业的跨学科外语人才,特别是掌握小语种、一专多能的外语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端拔尖人才。加大英语、俄语、阿拉伯语、哈萨克语等语种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省内大中专院校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设一批小语种专业。同时积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部分高素质留学生,支持和鼓励省内有关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著名高校合作共建孔子学院,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招生规模,增加留学生奖学金在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中的金额和人数。

(四)塑造“赣”字号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向品牌要核心竞争力

要根据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对文化旅游产业品牌进行合理的规划、培育和推广。第一,“巧”规划。要充分盘活存量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守正出奇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以“匡庐奇秀甲天下”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庐山、道教名山三清山、革命摇篮井冈山、千年瓷都景德镇、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江南水乡,梦里老家”婺源等为依托,着力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打造,实施旅游强省战略,规划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将庐山、三清山、井冈山、景德镇、龙虎山、婺源等培育成为世界知名、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赣”字号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第二,“广”宣传。要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宣传力度。加强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的营销宣传,使江西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更广泛地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不断扩大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积极参与国际性、区域性旅游展会,举办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项旅游推介会,宣传展示江西文化旅游产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的旅游推广机构对接合作,主动寻求与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互办文化旅游宣傳月、推广周等活动,全面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大力推介“赣”字号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提升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三,“重”合作。要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扩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创新“赣”字号文化旅游产品。与国内外相关旅游机构联合开发推出一批富含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国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大力挖掘和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旅游客源。向南大力开拓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市场,向北和向西开拓俄罗斯、中亚及中东等国家文化旅游市场,大力培育国际文化旅游航线,开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旅游国际直飞航线,开行江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旅游包机,构建多条江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空中大通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努力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梅国平,甘敬义,朱清贞.江西文化产业发展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

[2]程金亮.“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3]刘忠林加快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究[J]老区建设,2012.(12)

[4]朱虹论江西旅游强省发展战略[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4)

[5]朱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江西文化发展[J]萍乡学院学报,2015.(2)

[6]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5-05-15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