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埃及民众都会用汉语问好
杨春云
我们在埃及旅行期间,无论在景点、机场还是街道上,总会碰到热情的埃及人向我们打招呼,不时能听到“你好,岁尼(阿拉伯语中国的音译)”的问候声。很多埃及民众都会用汉语向中国人问好,表达他们对中国的喜爱之情。
瞻仰巍峨的金字塔,徜徉旖旎的尼罗河,探索阴森的帝王谷,拜访神秘的古埃及神庙,欣赏性感的肚皮舞,聆听热情如火的中东音乐,学抽重口味的阿拉伯水烟……我们在陶醉于埃及的异国风情时,对当地的中文导游留下深刻的印象:活泼开朗的性格、热情周到的服务、丰富的历史知识,尤其是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取个中文名,秀一段中国话,再唱上一曲《小苹果》,是埃及中文导游入行的必修课。他们还会根据中国节令,说一些中国特色的祝福话:“新年快乐”,“国庆快乐”,“恭喜发财”,“万事如意”。
我们的导游“林冲”,入行刚两年。他对我们说:“到埃及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文导游已成为埃及最热门的工作,中文导游的收入是法语导游的两倍。我非常热爱这项工作。我的梦想是,赚足钱到中国去看看长城,因为只有长城和我们的金字塔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见。”当我们询问林冲埃及是否真的“一夫四妻”时,他也不忘调侃一下中国男人的“家里红旗不倒,外边彩旗飘飘”。
在古埃及神庙里,我们碰到了几个活泼开朗的埃及女孩。她们用汉语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自我介绍是开罗大学中文专业学生。她们一路追随着我们,向我们请教汉语、了解中国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甚至名牌产品。
她们说,汉语已经成为开罗大学的学生选修的第二外语,好多大学生学中文,梦想去中国留学,了解中国文化,向中国人学习经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令埃及人羡慕不已。
近年来,没有一种语言能像汉语这样,给埃及这个国家带来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不管是简单的问好,还是深入的交谈,都使我们感受到埃及这个文明古国正在兴起探索遥远东方文明的汉语热。
习主席访问埃及后,汉语将会进一步普及,中国文化将会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在埃及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亦不单纯是“中国制造”的商品。越来越多的埃及人了解中国,欣赏其灿烂的文化,当长城边的悠久历史与金字塔下的灿烂文明相互融合时,一定会碰撞出耀眼的智慧火花。
(责编 张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