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批评对赞美很重要

点击:0时间:2021-10-04 05:16:09

近日,一则“道歉信”颇受关注。

某音乐学院一名学生在看完学院出品的一部原创歌剧后,在朋友圈发表了主题为“《XXX》七大硬伤”的评价。然而几天后这位同学却又发出一封致歉信,表示自己批评该剧的做法“是极其愚昧无知的错误行为”。如此巨大的转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细究之下才发现是这位同学的评论引发校方不满,压力之下发出了道歉信。

虽然这只是发生在地处上海某音乐学院校内的一次冲突,但它却让北京、广州等地的观众、评论家,甚至许多文艺创作者都格外重视,引起了意料之外的关注。某戏剧一篇名为《千万不要批评某些演出,否则让你写道歉信》的推文,阅读量达到4万多人次,远远超过这个平时难得过千的阅读量几十倍。

那么为什么这件“小事”能够激起如此之大的反应?你看到的是大家在讨论这件事,其实是因为人们对于当下国内文艺评论的现状早就如鲠在喉,而这一事件则是一个绝好的契机,让大家借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去那篇推文底下看,会发现评论甚至比上面的道歉故事更好看。评论中不仅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说,“某次我在微博写了不喜欢某个剧的评论,就被制作方各种围攻。”还有些剧评人则开玩笑说“看看自己剧评的激烈程度,恐怕要向制作方负荆请罪了。”也有人在追问“什么时候我们有了一条‘主旋律作品不能批评的潜规则呢?”

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也在下面留言,表示为推文作者的说法点赞,同意“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是的,如果我们的艺术评论者不能够毫无顾忌地去批评,而只能曲意逢迎地赞美,这样的掺着水分赞美又有谁愿意相信?被赞美的作品的价值不也打了折扣吗?剧评人或批评家是艺术创作者与普通观众之间的桥梁,只有敢说真话的剧评人才能得到观众的信任,如果评论者的嘴里只有赞美,那么谁还会相信他呢?那么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桥梁不就被毁了吗?观众和创作者不能联系,不也就是掐断了观众走进剧场或是接近艺术作品的路径了吗?

“批评”在平时看来似乎是一个不好的词,被批评也不是一件好事,但在艺术评论方面,批评应该是一个中性词。它指的是人们对某一个艺术作品的评价看法,无论说好说坏都是为了让艺术品更加优秀。

我们的创作者为什么如此惧怕批评?这是不是一种不自信?也许他们正是因为明白自己的作品存在严重的漏洞才怕别人看穿。有人发现这部作品原本就是一个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命题作文”,从音乐剧改编成歌剧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连创作者自己都没有想到能从拿谱排练到正式演出只用了一周时间。“命題作文”、“一个月的时间”看到这些关键词,大家都懂了,“硬伤”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后遗症”。

所以这样的创作者当然没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批评。而一个真正对自己作品自信的创作者,大概不会这么在意别人的评论。曾经采访过京剧演员张火丁,每次她演出结束后,粉丝们都会把提给她的意见、建议集结成册交给她。她会收藏这些意见但大部分时候也只是看看,毕竟演员创作有自己的出发点,粉丝不一定能够理解,其中难免有误会。

说到对自己的作品自信,不得不提到这出争议歌剧的主角—汤显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桩公案叫“沈汤之争”。这个沈是指沈,汤就是汤显祖,二人都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曲坛精英。汤显祖的唱词写得漂亮,可是沈和他的弟子却嫌汤的作品音律不调,干脆把他的作品改了,以便演唱。对此,汤显祖表示很不开心,“彼恶知曲意哉!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意思是剧本好看就行了,天下人的嗓子都因此唱哑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对于自己的作品汤显祖显然是十分自信的,他虽然不开心,但并不怕别人的批评。400多年后再看,汤显祖的作品依然坚强地活着,他的自信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到底,真正纪念汤显祖,不如将他的作品演绎得更好,而没必要勉强去展现他的个人故事。在过去很长时间,我们醉心于个人传记式的演出呈现,而这种演出往往陷入套路,故事都大同小异,艺术价值也乏善可陈。剧作家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在同一年去世,但我们也很少看到这种传记式的、为了纪念而纪念的艺术作品,可是莎士比亚并没有因此就不伟大,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非常受欢迎,自然汤显祖也并不会因为这种“纪念”而变得更伟大。

但愿不怕批评的汤显祖能给今天的艺术创作者一些面对批评的勇气,让赞美来得更真实一点。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