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让文物漂洋过海去说话

点击:0时间:2021-10-23 11:25:31

王灏

陈建中,一位旅居日本近30年的华人,一直矢志不移的希望将中华文明中最为精粹的地方传递到日本,这个在历史上曾深刻地受到中国的影响,又在近代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国家。三十年如一日,陈建中先生从未曾松懈过,已年过六十的他,仍然精力充沛,热情地奔波于中日之间,同中日两国的文化、艺术机构进行沟通,并举办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展览、交流等文化活动。

陈建中在下放农村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通过高考上了大学,当过中学教师,曾是县教育局、县委宣传部干部,生活稳定且前程较好。但对外开放的政策让陈建中感到自己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和发展机会,于1991年3月赴日留学。

1993年,陈建中以留日大学生资格应聘在东京“大中国物产展”上帮助推销中国书籍。对于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对祖国无限的情怀,是他们那一代有识之士典型的特征。在那之后,他频繁地游走于各个同中国文化、艺术相关的展览上,观察、参与、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是由于那些年的积累,使得他坚定了从事文化交流事业的信心,于是,他在悉心准备。一个偶然的契机,他接触了中国的荣宝斋。荣宝斋作为中国艺术领域的老字号和国际知名的品牌,曾成功推出过齐白石、李可染等大师级的艺术家,在海内外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在陈建中的努力下,他策划的“荣宝斋”展,1999年开始得以在日本启幕,而这个展览在日本一办就是五年,直到2003年赢得了盛名之后回到了祖国,这一次,为荣宝斋又一次赢得了国际声誉,也为他自己赢得了荣誉和中国文化界的信任,在筹备荣宝斋展览期间,为了更好地拓展文化事业,他成立了后来在文博界知名度很高的黄山美术社。

在成功举办荣宝斋展览之后,陈建中开始了他“文物展览使者”的人生道路,文物作为中华文明的物证,是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最好的形式之一。陈建中和他的黄山美术社秉持这一信念,积累了“荣宝斋”展的成功经验,又在中国国家文物局专家的建议和鼓励下,开始策划运营中国文物在日本的展览。自2002年至2015年之间,陈建中和他的团队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故宫博物院等国内文博机构以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指导与支持下,参与、策划由日本放送协会(NHK)、朝日新闻社、国立东京博物馆、东京富士美术馆等媒体及文化机构共同举办的中国文物赴日展览达二十多个,其中包括:2004年《中国历代王朝展》、2006年《书法至宝展》、2010年《诞生、中国文明展》、201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200选》(清明上河图特别展)等高端的在日中国文物展览。特别是2008年至2009年的大型展览《大三国志展》,在日本7个城市举办,入场人数高达101万人,突破在日本中国文物展览的入场人数记录。《大三国志展》花费了陈建中非常多的心血,从历史上来说,三国这段历史并不太重要,它没有为中华文明贡献什么新的制度,也没有在政治上取得什么样的辉煌。可是从文化上来说,它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放在整个东亚,可以说妇孺皆知。让三国故事变得生动立体就成了这次展览最重要的事情,于是他和他的策展团队,沿着古代三国最重要的线路,从蜀中出发沿江而下。白帝城、宜昌,又辗转襄阳、南阳再到赤壁,几乎到访了《三国志》中提到过的每一个重要城市,乘坐了从飞机到汽车、火车、轮船、自行车等所有的交通工具,累计行程近两万公里,寻找到了三千多件与三国相关的文物。之后经过悉心的选择,遴选出一百二十多件精采文物,并以创新的展览方式给日本观众讲述了一段立体而传奇的三国故事。

2011年至2012年大型展览《地上的天宫———北京故宫博物院日本巡回展》,在日本9个城市举办,入场人数高达107万人,再次突破了海外中国文物展览的入场人数记录。这次展览,也进行了一些十分有趣的尝试,其实不仅日本观众,就连中国的老百姓也会对紫禁城后宫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毕竟,紫禁城本身就代表着神秘和绝对的权力。于是他就设想,如果能够将这些宫廷的神秘很好地展示给观众,那必将引起巨大的轰动,于是他破天荒地在博物馆里开了“宴席”,将慈禧太后用膳的场景进行还原,但是因为慈禧吃饭是一道道菜上,所以在视觉上很难呈现,于是他把慈禧御膳中的每道菜都摆在桌子上,这种独特的展示方式一下子震撼了在场的观众———“展览有时候就像拍电影,有些展览是‘文艺片,有些展览是‘商业片,有些展览一定要做成‘悬疑片,这样才能让冷冰冰的文物变得生动而富有魅力。”陈建中在一次采访中对记者这么说道。

这些展览不仅在学术上获得了中日学术界的认可,也在大众传播的层面,取得了极为广泛的关注,一时间,陈建中三个字便被中日文博界视作信用、专业和执着的代名词。

2013年初,陈建中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有一个主题能够找到新的切入点,可以让复杂的中日关系通过文物展览变得更加融洽协调,毕竟两国老百姓都是热爱和平的,并且在文化血脉上有着共同的源流,于是他突发奇想,希望从汉字入手。两国的文字有着一样的源头,日本的文字起源于中国,而近代的日本文字也在影响着中国,进入现代化之后的日本和高速发展的中国,尤其是电脑的普及之后,现代人已经对文字背后的故事很陌生了,然而,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是交流的纽带,还是文化得以延续的使者,于是他同两国的专家一起策划了一場别开生面的展览“汉字三千年”。这次展览由黄山美术社策划,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每日新闻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大型汉字文物展览———《汉字三千年———汉字的历史与艺术》,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日本东京、京都等5个大城市巡回展出,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物展览,在海内外尚属首次。这个展览中有一件耗费巨大心力的展品———井真成墓碑,这件文物对中日两国的意义都非常巨大,井真成作为唐时期日本的留学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过,墓志铭显示“日本”国号至少在公元734年以前出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唯一有关遣唐使的实物资料,也是最早体现日本国名国号和日本作为国家被承认的国宝级文物,对研究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览上一个个精品文物熠熠生辉,无论是妇好墓里的青铜重器,还是武则天的除罪金简都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尤其有一件展品是精品中的精品,那就是刻有汉字的兵马俑的出现,兵马俑本身就是中国的文明符号和国宝,然而带有汉字的兵马俑总共才发现了数十件,真可谓是万里挑一,是国宝中的国宝,许多观众在这件独一无二的珍宝面前驻足停留,被它所象征的伟大文明震撼着。endprint

“汉字三千年”的展览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先生、鸠山由纪夫先生和前文化厅长官青柳正规先生、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大使程永华等都亲临现场参观了展览,并且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认为这是汉字文化圈的一次盛大的活动,对汉字文化圈和中日两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让日本老百姓第一次从另一种角度审视汉字,他们知道了每个字背后的文化渊源和精彩的故事。在“汉字三千年”的专题网站上,有不少日本的观众留言,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从普通的工作者到大学老师都有,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了解日本文字是从何处而来,也让他们知道了每一个汉字背后深刻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有一位老先生对汉字非常痴迷,他表示通过展览第一次看到了刻有甲骨文的实物,让他兴奋不已。

同时,日本的学术界对这次展览也尽是溢美之词,认为展览从创意到呈现,都超出了期望。京都大学的阿辻哲次教授是“汉字三千年”展览的监修,阿辻老师在日本的汉字研究领域可谓是声名显赫,他说,举办这样一次展览是他毕生的愿望,因为在之前他的研究成果只是在学术界给学者们和学生们看。通过这次展览可以将他的研究以文物的方式呈现给普通大众,是他学术生涯里的一件大事。展览期间,阿辻老师曾举办多次关于汉字文化与历史的演讲,场场座无虚席,观众们的热情让老先生兴奋不已。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同时,陈建中和他的团队还注重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近年来他们策划、协助中国艺术团体和个人在日本举办各类展览三十多次。

2014年3月,陈建中策划的《生命的共鸣———陈世英宝饰展》在日本三越百货店(本店)成功举办。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和夫人、中国驻日大使夫人汪婉亲自出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李小林会长发来贺信,一时引起业界轰动。

2014年,他又创立了“社团法人东京新画派”,将十位既具备中国传统艺术功力,又有国际文化视野的旅日华人艺术家组成了一支特别的艺术团队。2014年10月该团体来到革命圣地———中国安徽大别山采风,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已于2015年4月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大美无言别于他山———东京新画派大别山创作艺术展”;同年10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以题为“梦从东方来———东京新画派艺术展”展出,得到了中日文化艺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2003年,陈建中及其“黄山美术社”收购了中国现当代画家(吴冠中、朱乃正、闻立鹏、何大桥等)的1000多幅油画,在日本的许多城市举办了“中国的世界遗产油画巡回展”。展览后,一批珍贵的中国油画,又回到了祖国。

2006年9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日本黄山美术社共同设立了海外文物回归文化基金会,成功地从日本回收了明、清以及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黄胄、林风眠等大量作品。2013年6月,陈建中带领国家级文物专家前往日本鉴定文物,发现了国内尚未发现的唐代文物;同时,还发现国内除故宫拥有外,其他馆、院尚难见到的珍贵文物。为此,陈建中荣获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的“和平发展贡献奖”。

陈建中和他的团队的业绩得到了中日文博界、艺术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和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其中,2007年1月26日《每日新闻》“企业家群像”、2012年2月29日中央电视台四频道《华人世界》节目———“文物会说话”、2012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讓文物在东瀛开口说话”等皆有专题介绍。

2017年4月份,在青柳正规先生的推荐之下,东京艺术大学井上隆史找到了陈建中,希望他可以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文物在故宫博物院展览完成之后继续留在中国进行展览,阿富汗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国家,曾对世界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展品中还有三面来自中国汉代的铜镜,这个消息让陈建中感到十分的意外和欢欣,丝绸之路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这个展览如果得以成行,那么对于宣传中国文化,对探索历史上的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经济、政治的交流意义巨大。然而时间紧急,陈建中迅速回到中国多方奔走,经过两个月的频繁交流拜访,终于同敦煌研究院达成了合作意向,让本来已经计划返回喀布尔的展品留在了中国。如果文物返回喀布尔,对文物而言前途未卜。在他的奔走之下,一项看似不可能的工作竟然实现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这组展品,一直都是在世界顶级的博物馆里展出,像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法国的吉美博物馆等,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也是第一次同一家民营公司合作,这成了世界文博领域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而且陈建中还在继续努力,让展览可以在中国进行巡回展出,让丝绸之路上的这些珍宝,可以被更多的中国观众看到并了解,展览最后命名为“丝路秘宝”,将丝绸之路的神秘与繁荣一语概括,这个展览作为历史上丝绸之路上繁荣交流节点上的辉煌见证,也是今天“一带一路”倡议最为直接的历史回应。在“民心相通”的精神指引下,希望为中国和阿富汗人民以及“一带一路”上的其他国家构建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道路上,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的领域里,陈建中和他的“黄山美术社”在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且期待着更多的成绩。

(责编 凌 云)endprint

标签: 中国 日本 汉字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