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动江北新区成为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发展核心区

点击:0时间:2021-10-26 19:41:33

臧建东 章燕璐

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南京江北新区等重要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分工协作,推进机制创新,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2017年初,李强书记在江北新区调研时强调,江北新区是南京也是全省的一块金字招牌,更大力度推进江北新区建设,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三区一平台”总体方案要求,围绕“新”字做文章,努力在“新”上力求突破。这为江北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江苏正在加快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江北新区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具有龙头地位,把江北新区打造成扬子江城市群产业核心区,对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江北新区对沿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江北新区成为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发展核心区,必须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和潜力

南京江北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汇处,东承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西联皖江城市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新区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区成立以来,始终把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推动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打造吸引各类优质创新要素的“强磁场”。一是大力优化创新生态。制定自主创新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促进创新创业十条政策措施,在人才引进、众创空间建设、科技金融等方面加强扶持,打出了政策“组合拳”,一大批科创孵化器、众创空间迅速成长,创新型企业加速集聚,初步营造了“创新江北”生态系统。二是大力集聚高端资源。与德国弗劳恩霍夫IPK研究所签约合作,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合作平台;联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组建“生命可持续研发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筹建剑桥大学中国(南京)科创中心,成立欧洲(南京)创意设计中心;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等国内高端创新平台落户新区。三是大力推动协同创新。联合十余所高校成立江北新区高校联盟,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落户江北、南大低碳研究院即将建成运营,与东南大学共建的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已成立运营公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产业园等合作项目加快推进。与省知识产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知识产权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示范新区”,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保驾护航。与江苏电信共建“智慧双创示范基地”,与江苏移动共建“智慧物联新区”,增强了新区在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后劲。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树立集约发展导向,积极推进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加快推动高新区、化工园、海峡两岸科工园以及浦口、六合开发区等重点园区产业转型和功能提升,促进主导产业在空间、资源等方面的有效集聚,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一是聚焦主导产业。结合新區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确立了“4+2”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二是聚焦招商引资。紧盯海外项目资源抓招商,先后赴英国、德国、瑞典、韩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地开展推介,中英南丁格尔国际护理学院、中法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紧盯重大活动抓招商,2016年南京“金洽会”期间,新区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签约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近500亿元人民币。三是聚焦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加大产业投入。2016年7月,一期投资30亿美元的台积电12吋晶圆厂项目正式开工,预计2018年投产;上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即将竣工投产。省环境能源交易中心落户新区,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地球之窗+X”旅游综合体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

城市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围绕“绿色、智慧、人文、宜居”目标,不断优化城乡建设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投入,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一是突出规划先行。新区《总体规划》完成审批,《发展总体规划》正在省级层面报批。编制完成新区“十三五”规划、产业规划、环保规划等50余项重要规划,包括新区中心区、高新大厂、桥林等重点片区34项控制性详规,以及新型城镇化试点、长江岸线利用、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规划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突出基础先行。大力推进长江五桥建设和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宁和城际预计2017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地铁11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宁天城际南延等三条新线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江北大道二期(雍庄至龙池段)也已开工建设。三是突出核心区建设。启动了贯通整个核心区的青龙绿带,以及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一期等总投资约420亿元的22个重点城建项目,综合管廊一期十公里建成,横江大道、浦乌路、绿水湾路等加快建设,中心区“四横五纵”主干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四是突出城市功能提升。积极推进南京国际健康城建设,推动鼓楼医院、南医大综合性医院、南京一中、鼓楼幼儿园等主城名院、名校向新区布局,引进了华润万象城、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商业项目。同时,加快推动新区城市馆(规划展览馆和市民中心)、南京美术馆新馆、新区图书馆等一批功能性项目规划建设。

区域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充分借鉴浦东、滨海等国家级新区发展经验,积极推进体制机制突破和模式路径创新,激发新区发展活力。一是优化政务服务水平。成立市政务服务中心江北分中心,重点面向江北区域提供七个部门38项行政审批服务;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改革实施方案,细化梳理行政审批权力事项清单;2016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南京商标受理处在江北新区设立并正式启动运行。二是强化关键要素保障。推进规划国土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与“两区两园”规划、国土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推进新区土地储备中心、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机构设置;以272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为控制目标,推动规划国土“两规融合”。改革财税体制,与省政府投资基金共同出资20亿元,成立省市共建江北新区发展基金;设立新区星景健康产业基金18亿元;支持浦口大江北国资集团等七家平台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拟发行额247亿元。三是推进重大试点工程。201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北新区成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五个新区之一,试点方案2016年9月获省政府批复,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十条政策”即将出台,拟设立1亿元的服务贸易扶持资金和20亿元服务贸易产业基金。2016年10月,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及产业园建设试点工程落户新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探索创新新区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加快组建大数据管理中心,积极推进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法庭,新区仲裁院完成挂牌。四是推动区域开放合作。主动服务宁镇扬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宁滁一体化发展、宁淮和宁扬同城化发展,先后赴滁州、淮安盱眙和扬州仪征对接合作,与盱眙签订区域融合发展合作协议,在产业协同、生态共建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效。endprint

二、推动江北新区成为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发展核心区,必须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

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南京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唯一的特大城市,进一步显现了南京中心城市的功能,也进一步确立了南京在扬子江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江北新区打造成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发展核心区,必须继续按照国家的要求,坚持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紧紧围绕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研究机构、剑桥大学(南京)科创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中心落户,推进江北新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建设。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创园,打造全球智能设计中心。深化与省知识产权局合作,注重发挥江北高校联盟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政策支持等为重点,细化完善并实施好创新创业“十条政策”,促进众创空间、创客联盟、创业学院发展,努力让创业创新成为新区靓丽名片。

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紧扣“4+2”产业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台积电等龙头企业和项目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科技服务业方面,积极推进研创园创发中心、焦点科技研发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方面,推进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海尔虚实网服务园等项目建设;依托西坝、七坝港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积极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以中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动国际健康城建设,大力推动六合副中心和桥林新城、龙袍新城,以及星甸、竹镇、八卦洲等八个新市镇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特色示范村,加快形成“中心城—副中心城—新城—新市镇”的城镇等级体系。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功能性大项目建设,确保中心区早出形象、快出成效。继续推进南丁格尔国际护理学院、南京一中江北分校等民生工程,确保雅居乐一中、鼓楼医院江北分院等尽快投入使用。

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积极落实《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推动与上海浦东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上海自贸区等联动发展,促进南京都市圈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协作。放大长江12.5米深水航道贯通效应,加强与扬州、镇江等周边地区合作,努力在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和全省跨江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点在服务贸易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海关、国检、海事、边检等口岸查验单位在新区增设分支机构,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改革,着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最短、行政审批收费最少的新区。完善土地收储和开发制度,推动新区范围内土地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积极探索“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加快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江北新区发展基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新區发展建设。围绕建立完整的金融创新体系,通过设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构建区域股权投资中心、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等举措,促进资本与科技有效对接,打造“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

三、推动江北新区成为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发展核心区,必须举全省之力加快新区建设步伐

设立江北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新增长极做出的一项战略性安排。国务院对江北新区的战略定位非常明确,即打造成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合作平台,特别要求江北新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江海联动、铁水联运、对接国内外的综合性开放平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协同合作,实现与上海浦东新区、上海自贸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等联动发展。国家发改委在推动国家级新区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江北新区重点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开展探索。省委、省政府在落实国务院“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的同时,又把江北新区作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这充分说明,江北新区不仅仅是南京的新区,更是江苏的新区,也是全国的新区。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江北新区开发建设对“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重大意义,把江北新区放在全省乃至全国视野中考量,举全省之力推动江北新区开发建设。省委、省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江北新区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资金支持力度,从全省发展大局考量江北新区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政策支持、人才集聚等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高 莉endprint

标签: 新区 江北 南京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