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高淳”迈进发展新常态
在江南水乡,有一个因“慢”而声名鹊起的地方———高淳。2010年11月27日,南京高淳区桠溪“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确定为“国际慢城”,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同年,世界慢城组织联盟授予高淳“中国慢城总部”称号。从此,“慢”成为了这里的标签,也正是从那时起,“又好又快”成为这片土地发展的新常态。
高淳位于江苏省最西南端,区域总面积802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镇、134个村(社区)。201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今年圆满举办2014南京青奥会武术赛事,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江苏全面小康达标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地域不大但风景如画、经济虽小却生活富饶、地处偏远但宁静致远”的鲜明特色。
区位优势明显。高淳是承接苏南、辐射皖南的长三角区域重要节点,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半小时,宁高、宁杭高速公路直通互接,芜太、宁宣、宁望一级公路穿境而过;水路西进长江黄金水道,东达太湖苏南水网;246省道北起南京绕城公路高桥门立交,向南经江宁、溧水、高淳,连接安徽214省道、直达绩溪。正在建设的溧芜高速连接溧阳和芜湖,贯穿高淳全境,连通宁杭高速公路;宁高新通道提速推进,直达南京市主城区;规划中的苏皖赣城际轨道途径高淳。
生态环境优越。高淳自然条件优越,境内西部为水网圩区,东部为丘陵山区,全境为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阳江环抱,具有三分山、两分水、五分田的黄金分割比例。拥有中国第一国际慢城桠溪百里生态之旅、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固城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空气环境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均位居江苏省前列、南京市第一,是全省首家国家生态县,先后创成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产业特色鲜明。工业上,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体系,拥有红太阳集团、红宝丽公司、高陶公司3家本土上市企业。特色产业上,培育了建筑、造船水运、高效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建筑业三度被命名为江苏省“建筑之乡”,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拥有国家一级资质企业29家、在南京市各区名列第一;造船水运业,享有“中华民间造船水运第一县”的美称,目前在运船舶吨位、年造船能力分别突破260万吨、100万吨;高效设施农业,形成了螃蟹、食用菌、经济林果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全区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0多万亩,尤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固城湖”螃蟹,曾拥有全国水产类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第一个有机螃蟹品牌等“五个全国第一”美誉。旅游业上,拥有明清第一古街高淳老街———国家4A级景区、游子山———国家3A级景区,其中高淳老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十大名街”,是省市知名的生态休闲度假、生态体验旅游胜地。商贸业上,高淳是江苏省商贸十强县(市),建有全国最大的螃蟹专业市场等五大特色专业市场,其中区水产批发市场跨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行列,拥有包括皖南腹地在内的百万消费群体,成为苏皖边界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
城市功能完备。致力于构建西部历史文化古城区、东部产业新城、北部科技新城、南部山湖风景区“四区联动”新格局,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功能完善、形态优化,城市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其中西部历史文化古城区打造怡人宜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生活服务业集中区,东部产业新城打造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的现代化新区,北部科技新城打造高端业态密集的现代商务中心,南部山湖风景区打造独具魅力的观光休闲度假区。目前,高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8.2平方公里。
文化底蕴深厚。历朝历代都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存,境内的薛城遗址是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村落,2500多年前的固城遗址比金陵石头城还早了208年。伍子胥率部开凿的胥河,是世界上最早并且仍在发挥航运作用的人工运河。拥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13个,市级以上非遗项目36个,数量在全市均位居前列,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苏南唯一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南京唯一的省级非遗生态保护区。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
社会文明和谐。平安法治建设迈入省市先进行列,形成了企业安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2014年,高淳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创新型、学习型、生态型、乐居型、智慧型”城市奋斗目标,全区上下以创建“五型”城市为抓手,倾力打造现代产业、美丽高淳、幸福城市,全面开启高淳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新局面。
“慢城”高淳,迈出了更加扎实快速的前进步伐!
(责编 冯春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