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治性引领工会工作正确方向
邢春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入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工会作为党领导的群团组织,必须始终把政治性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凝聚强大力量。
一、保持政治定力,
始终把工会组织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关键是群团组织必须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性是中国工会与生俱来的品质和最鲜明特征,是中国工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根本区别。中国工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用,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接续奋斗。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频发期,工会要体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更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根本原则和政治保证。
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工会要在思想上以党的理论武装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江苏省总工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全总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201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三期全省工会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工会更要守纪律、讲规矩,特别是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自觉行动。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政治关键,始终把工会组织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健全完善向同级党委请示汇报制度,重大问题、重要工作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积极争取党委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涉及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近两年来,江苏省总工会党组就工会工作的重要问题向省委请示汇报达八次以上,每年底将上年度工作情况和本年度工作重点向省委报告,听取省委意见,切实做到省委有号召,工会就积极行动;省委有要求,工会就认真落实;省委明令禁止的,工会就坚决杜绝。
坚持服从服务党政工作大局。中国工会始终把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是党的崇高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各级工会要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着眼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谋划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变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建功立业。“十二五”期间,江苏工会每年组织1500多万职工开展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节能减排达标竞赛和创新升级竞赛,建立了2100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帮助100多万职工提升了技术等级。我们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谋划“十三五”劳动竞赛规划,组织开展范围更广、措施更实、效果更好的新一轮劳动竞赛,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支持参与全面深化改革,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潮流,在建设新江苏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二、强化责任担当,
引导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为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做出贡献上。工人阶级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能不能把职工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衡量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政治标准。各级工会要着力提升引领力,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
突出抓好职工思想引领。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教育,加强中国道路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信心。我们将认真研究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办好“江苏职工之家网”和工会门户网站,综合运用、微博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网上主旋律,积极打造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工会工作新格局。
突出抓好职工服务引领。工会是群众组织,没有执法权,主要靠服务、靠引导、靠活动做工作。只有职工和会员群众觉得工会是他们自己的组织,才会参加工会活动,听工会招呼,工会才能带领职工群众跟党走。工会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让职工群众唱主角,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要求,请职工群众一起设计项目、推动工作,着力解决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为职工群众提供供需对路的精准服务,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会员服务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工会推行工会会员卡,为职工提供更多项目化、订单式、普惠性服务。按照“会、站、家”一体化思路,推进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和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惠及全体职工的服务中心(站点),积极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品牌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职工心坎上。强化对农民工的维权服务,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配合有关部门规范农民工劳动用工管理,推动解决农民工欠薪等问题,促进农民工同工同酬同权,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成为工人阶级坚定可靠的新生力量。
突出抓好职工组织引领。工会具有广泛发动、组织、动员职工群众的优势,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健全完善党工共建机制,深化“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重点加强非公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等领域和省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筑项目、物流(快递)、家政服务业、农业专业合作、餐饮住宿等区域行业工会组建,尤其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灵活就业人员、服务业职工、新兴战略性产业职工的入会工作,推动全省各类法人单位建会率和入会率动态保持85%以上,其中,25人以上法人单位建会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最广泛地把各类基层工会建立起来,把各类职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切实把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