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知”人群为何成受骗重灾区

点击:0时间:2021-12-26 01:40:44

雷册渊++龚丹韵

《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显示,信息诈骗越来越精准,“高知”人群已成为大额诈骗的重灾区。据上海警方披露,2015年,发生在上海复旦大学校园内的诈骗案件共89起,涉案金额达100.7万元。受骗的不仅有在校大学生,还有高校教职员工、研究人员等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骗子诈骗“高知”人群为何能屡屡得手呢?确实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身处骗局就像“中了邪”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大学生严星绝不会相信这起荒唐至极的诈骗案,就发生在自己身边。2015年3月初的一天,室友何娇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后神情紧张,不仅向电话那头的人一一报上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还一边接电话一边准备去銀行汇款。严星立刻意识到,室友可能遇上骗子了。她一边跟随何娇娇,一边报了警。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派出所民警、室友、学校辅导员、银行保安等十几个人,站在何娇娇面前告诉她那是诈骗时,她仍固执地相信电话那头告诉她的才是事实。对方在电话里告诉何娇娇:“我们是国安局的同志,你涉嫌卷入一起危害国家安全的大案……”

电话那头的骗子大概听到了这头的动静,赶忙命令何娇娇“不用理会,赶紧打钱!转了钱你就没事了”。这时的何娇娇就像“中了邪”一样,完全落入了骗子设计的陷阱,她还是准备打钱,直到民警上前夺下她的手机和现金,并把银行卡交给学校辅导员暂时保管。

骗子攻心靠三招

受骗的人为什么会出现“中邪”一般极为反常的心理状态?为什么事后想起来觉得不可思议,当时却迷迷糊糊上了当?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张结海教授曾从心理学的角度,就骗子是怎样把握人的心理作出科学分析。他认为,骗局中一共有3个关键因素:

第一个关键因素:制造一个危机事件。骗子首先会制造一个危机事件,就像何娇娇遇到的“涉嫌卷入危害国家安全的大案”,或者还有法院强制执行、欠费、银行卡安全受到威胁等。而人类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会出现一种“应激状态”,肾上腺素分泌水平提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了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做决策就不从容也不理智了。

第二个关键因素:形成一个导致信任结果的信息链。为了达到让受害人信任自己的目的,骗子会事先掌握受害人的个人信息,以形成一个能够导致信任的信息链。就像有一天一个陌生人来到你跟前,自称是你父亲的好友,是从小看着你长大的。如果他只能说出极少数关于你的情况,你多少会产生怀疑;相反,如果他能说出很多不为外人知道的细节,你就会慢慢开始相信他确实是你父亲的好友。

第三个关键因素:冒充一个权威部门。骗子通常冒充一个权威部门,不是公安、法院,就是电信、银行、医院,还故意表现出这些部门之间在相互配合,所以很容易获得受害人的信赖。之后,他们还会使用法院传唤、安全账号、安全网络这些听起来比较专业,但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熟悉的术语。骗子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受害人完全信任他们。

在这3个关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会处于一种极度没有安全感的紧张状态,甄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急剧下降,甚至丧失基本的常识判断。

“无菌”环境蕴含风险

“从小爸爸妈妈、学校老师都告诉我,世界很美好,对人要真诚。我从没想过真的会有人无缘无故地伤害我。”回忆起被骗的经历,王晗辰还带着哭腔。王晗辰是上海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从小父母家人就对她百般呵护,成长一帆风顺。她说,经历了一次被骗后,自己感觉“天一下就黑了,‘三观都被颠覆了”。

2015年11月11日,王晗辰上网预订回家的机票。然而,在她完成了402元机票的付款后,并未像往常一样收到“出票成功”的提示短信,而是接到了“携程网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告诉她,系统显示付款不成功,需要银行的转账凭证。并不熟悉银行业务的王晗辰,只想快点结束这个“麻烦”,没有多想就来到ATM机前按照电话提示进行操作……结果,她被骗子转走了1万元。至今,王晗辰被转走的1万元仍没追回来。

王晗辰的经历并不是个案。现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和社会竭尽全力将一切“负面”信息摒除在外,以为这样就是对未成年人好,打造出一个“无菌”环境。加上从小接受的安全教育和风险教育严重不足,这些“温室里的花朵”,社会经验有限,反而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

不仅是“成长中”的学生,受骗人群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职员工、研究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等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有的教授专注于自己研究的领域,成天在实验室做实验,与社会的接触有限。学术经验丰富并不代表社会经验丰富,上当受骗也并不奇怪。”复旦大学保卫处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林杰说。

(插图:刘昌海)

标签: 骗子 娇娇 就像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