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新时代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卢继元
新时代新使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军队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一、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
党的十九大为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设计了目标图,规划了路线图,制定了时间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在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基础上,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可见,十九大报告形成了新時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九大做出这样的战略安排,是有其客观依据的。首先,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这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的指导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一强军目标,是新时代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总方略,为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指明了正确方向。其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在前两步战略提前实现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做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部署,即新时代的三步走战略,也就是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的主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化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最深层性影响。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里的“安全”,也包括由国防和军队提供的公共产品——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等。只有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搞好了,人民军队成为世界一流的军队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有了切实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国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里的“发展”自然也包括国防和军队的发展。因此,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对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深远意义。最后,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这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的直接依据。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军队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强军兴军开创出新局面。在这个新时代,我们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一是在提升战斗水平上,紧紧扭住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二是在政治建军上,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了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三是在改革强军上,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开始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四是在科技兴军上,以“建设一支掌握先进武器的人民军队”为目标,坚持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不断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上开始迈出新步伐。五是在依法治军上,依据“从严治军是建设强大军队的铁律”,从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入手,把住“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这个风向标,旗帜鲜明反对腐败,从严治党、从严治军、从严治官。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二、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的意义
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有助于党的强军目标的落地生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是实现党的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有力抓手、战略举措。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做出详尽的战略安排,引领我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从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起,中国共产党就开启了注重从政治上思想上建立一支先进的铁军的征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制定了“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制定了到20世纪末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实施了裁减一百万的军队精简整编方案,开启了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在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首次提出了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形成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军队新的历史使命。这些目标要求和战略安排引领着我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的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对我国由大向强发展阶段军队建设目标任务的新概括、新定位,明确了我军发展的战略指导,开启了新时代强军事业的新征程。
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有助于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挑战,顺应世界新军事革命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军事问题,首先要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当前,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世界,充满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我国国家利益正日益向外拓展。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新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方面是国际和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维护国家安全面临一些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对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军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千万不能忘记,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军队要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而斗争。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捍卫国家统一、拓展国家战略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场新军事革命,以信息化为核心,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作战思想、作战力量、组织体制和军事管理创新为基本内容,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正在推动各国军队深刻转型,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罕见。世界新军事革命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覆盖了战争和军队建设全部领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关乎战略主动权。这场军事革命,不仅反映在军事科技突飞猛进上,也反映在军事理论不断创新上,还反映在军事制度深刻变革上。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既是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积极而有力的回应,又是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创造性“弯道超车”。总之,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深入推进,要赢得国际战略竞争和军事斗争的主动权,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家安全挑战,有效维护日益拓展的国家利益,就要按照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朝着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前进,提高军队应对变革、掌握先机、化解风险的战略能力。
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有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我国由大向强迈进,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这是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安全的高风险期。”[1]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包括军事斗争。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我国的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当前,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不够、指挥信息化战争能力不够,我军现代化水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只有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后盾和安全保障。就国内来看,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能量和负能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用了两三百年的时间,我们几十年就可以基本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两三百年释放能量化解矛盾,是一个缓释的过程,但中国的社会矛盾是急剧释放的,这里边产生的冲击力可想而知。现在,各种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叠加传导,带有阶段性特征的社会矛盾量大面广,影响社会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只有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才能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强大力量支持。
三、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的措施
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党的军事理论指导新境界,为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必须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贯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去。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立军之本、强军之魂,是我军的命根子。它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在军事制度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部队。在我军初创时期,就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三湾改编的最大成果就是在工农革命军中健全党的组织,把支部建在连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最紧要的是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权威,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这一条要作为最高的政治要求来遵守,作为最高的政治纪律来维护。”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靠一套制度作保证。这套制度主要有: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这些制度有机联系、科学严密,是中国特色军队组织形态和治军模式不可移易的内核”[2]。
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创新是军队发展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当前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军建设发展和战斗力提升的突出矛盾。必须把创新摆在军队建设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一是要把军事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实现两个体系相互兼容同步发展,使军事创新得到国家创新强力支持和持续推动。二是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关乎国家战略安全和军队建设全局,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须使之成为推进军队转型建设、提升整体作战能力的引领。要坚持把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突破口、战略重点,大幅度提高新质战斗力比重,努力构建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军事力量体系。要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发展,提高创新素养,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路子。三是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网络信息体系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支撑,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体系制胜的思想,扭住网络信息体系这个抓手,推动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实现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联通性,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要在提高新质战斗力上求突破,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战斗力生成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指挥信息系统集成运用,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安全保障”。四是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传感技术、无人技术、脑控技术等,把人的因素与武器的因素紧密结合起来,把人的智能移植到武器上,实现人与武器高度一体化。军事智能化发展,正在强力推动战争形态向智能化转变。“未来战场,作战优势集中表现为信息优势,信息优势则高度依赖于数据优势,没有侦察预警数据就找不到目标、辨不清敌我,没有通用共享的基础数据就下不了指令、搞不了协同,没有精准的目标数据就打不准、毁不了目标”[3],善用数据成为新的制胜点。如今,我军各种智能化、数字化装备陆续列装。但有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掌握了操作使用技能还远远不够,需要高度重视数据的战略价值,改进经验式、粗放式的決策习惯,树立数据支撑、数据制胜理念,不断提升开发数据、掌控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
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首先,要明确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定位。军民融合的目标是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进行通盘考虑,把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十九大报告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中,纳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之中,并把它作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途径。其次,要把准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历史方位。我国军民融合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的发展关键期。在把准这一历史方位的前提下,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推动形成信息、技术、人才、装备、保障等要素军地双向流动、渗透兼容的全要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形成传统领域、新兴领域的多领域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形成军民共建共用共享,投入产出费效比优的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再次,要切实把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落实到位。一是强化统一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二是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问题导向,协调军地关系,统筹增量存量,抓好谋篇布局,瞄准新兴领域,推进深度融合。尤其要在海洋、太空、网络、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上加快融合发展,抢占国际战略博弈制高点,赢得国家战略新优势。三是强化改革创新。要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打破军队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建设模式,构建完善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制、工作运行体制、政策制度体系。同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体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建设。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化水平。四是强化重大项目落实。要依据《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龙头工程、精品工程。“要强化重大项目落实,精准筹划、精准实施、精准检验、精准督导,制定专项计划,拿出时间表、施工图,细化任务标准要求,明确具体举措”[4],加强协调和检查督导,及时解决矛盾问题,总结推广示范项目的试点经验,推动资源要素向新型安全、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汇聚。五是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从体制性、结构性、政策性上,突出创新,优化环境,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注重法治保障,引导、鼓励市场主体积极作为。
参考文献:
[1]张顺亮.更加鲜明立起备战打仗指挥棒[J].解放军报,2017-11-22(06).
[2]冯定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J].解放军报,2017-11-23(07).
[3]夏凉,王光远.学会用数据打仗[J].解放军报,2017-11-21(07).
[4]李瑞兴,徐贵忠.迈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时代[J].解放军报,2017-11-20(07).
(作者系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