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梅派不能变成“没派”

点击:0时间:2022-01-29 12:31:14

东梁

今年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京沪港各地纪念活动、演出频繁。受邀看了几场,其中有专业院校学生们的展演,也有梅大师生前亲自指导过的子女、学生作示范表演,更有梅大师亲手创立的“梅剧团”演出的梅派经典折子戏,可谓热闹非凡。

舞台华丽,扮相美丽,作为国剧,作为大师,梅派剧目以其经典、华丽的特色占据着现代舞台的中央。然而,这番轰轰烈烈的演出,在我看来,却离真正的梅兰芳越来越远。除了个别艺术家的表现精彩无比,大部分剧目却不见梅派艺术精华,更遑论梅兰芳精神?令人顿生满台梅派,却又不见梅派之感,真真倒算得上是“没派”了。

这种强烈的距离感,首先来源于“有形无神”。梅大师舞台生涯五十余年,其所创造的角色不胜枚举,演出的剧目更是层出不穷。他是时代的幸运儿,赶上了京剧发展的好时代,前辈艺术家诸如陈德霖、王瑶卿等年事渐高,淡出舞台,为梅郎的“一枝独秀”奠定了基础,加之梅兰芳对艺术精益求精,身边更有不少精英人士辅佐,因而当时每出一部新剧,几乎都能红火,游美访苏,蓄须明志……梅兰芳的际遇是幸运而伟大的,因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总能站在时代前沿,最终成为一代大师,成为京剧艺术的代表,甚至被提到了“梅兰芳体系”的高度,代表中国戏剧,位列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但梅兰芳对于自己的艺术,是有强烈取舍的。他从昆曲打下坚实的身段基础,复又钻研唱腔,在每一出戏中,都有独到的表现。厚积薄发,长期的积累换来丰厚的回报。而到了中年,他开始删繁就简,简化了大量唱作繁重的表演,以神代形,以气代意,更摒弃删改了不少早年享有盛名的剧目。这不仅是因为年岁增长,有些戏码、戏路自己不再适应,更因为梅大师自己也感觉到,年轻时的不少尝试,或许并不成功。最终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所谓“梅八出”,堪称梅兰芳一生的表演精华,是他从中年到晚年,集中精力打磨、钻研与不断修改提高而成的。如果有人能从梅兰芳一生各阶段所表演的《宇宙锋》、《贵妃醉酒》等戏的变化中分析出其创作思路、艺术追求的变化,无疑也就把握了梅大师“移步不换形”的艺术思想之真谛。

然反观今天舞台上的不少梅派戏,有的青年演员多年来反复单演一出,却似乎仍不能很好地体现梅派的艺术特质。无论是《天女散花》的彩绸舞,还是《抗金兵》的开打,很难说这样在台上比划几下就是所谓的“梅派”了。除了表演的空洞、无人物,在唱法上,一味求高、求亮、求掌声,这种“洒狗血”式的演唱,如何体现梅派唱腔的清润华丽,婉转多姿?诚然,一副好的歌喉是演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但好嗓子也要好脑子,才能合理运用,适时发挥。梅兰芳早年嗓音清甜,中年后因抗战八年绝迹舞台而遭受不小的影响,因此他的中、晚年时期,特别注重演唱的声腔变化,尽量扬长避短。如果一味逞歌喉、飙高音,别说是梅兰芳,像周信芳、程砚秋等艺术大师,恐怕早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京剧是以声腔为主的艺术,因此对于唱腔的要求,占了主导地位。但梅兰芳的成功,恰恰在于其综合性的艺术实力高于同辈乃至前辈。唱、念、做、表、舞、打,无一不擅长,且根据人物特点、感情脉络安排表演,绝不卖弄,更不媚俗。再来看今天台上的一些梅派演员,除了唱还是唱,表演、身段毫不重视,更不谈刻画人物了。其实,无论梅派还是其他流派,这恐怕是当前京剧艺术传承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京剧艺术的两百余年历史,是一部继承、沿革、积累、发展的历史,梅兰芳的艺术精神,也正是中国戏曲走向未来的精神价值所在。希望在热闹隆重的纪念、演出之余,京剧界的行内行外,都能静下心来想一想:真正的梅兰芳,究竟在哪里?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