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兰州的腾飞还在路上

点击:0时间:2022-02-02 03:30:09

张永军 张静

一座城市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一个城市的文明,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兰州在新战略新格局中谋划发展,在区位优势中谋划定位,这是兰州自身拥有的条件和资源稟赋,与之相对应的也是兰州搭上快速发展列车的必然。

然而,正视问题就是看到未来和拥有希望,兰州无论在经济地位、产业结构、工业基础中都存在一些问题,对文化的挖掘也存在一些盲区,只要正视这些问题,必定拥有兰州的美好明天,这一切还在路上。

经济总量与战略地位不符

近年来,尽管兰州市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兰州社科院研究员刘心刚研究认为,兰州的城市容量和经济总量与在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不符。西北五个省会城市中,兰州的经济总量不及西安的一半,与乌鲁木齐也有一定差距,仅高于西宁和银川。从省内的影响来看,兰州GDP占本省的比重2014年底已经下降到27%,而西安市经济总量占本省比重的31.18%,乌鲁木齐市为25,85%,西宁市为47.14%,银川市为47.3%。兰州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与在西北所处的战略地位不相适应。

而据兰州市社科院研究员房先平介绍,就目前兰州市城市功能、辐射能力而言,这也与兰州在全省的龙头作用不相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力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集中体现,经济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也决定了城市在所属区域经济中的地位。经济实力的下降,必然影响到兰州在西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随着周边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兰州的辐射带动功能有减弱现象。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兰州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总量与战略地位不符的现状?兰州市社科院城市研究所所长牛铮超、研究员刘心刚、房先平给出了答案。据他们研究,兰州市经济发展的症结主要集中在六大方面: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二是支柱产业单一,不仅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也制约着“中心带动”作用的发挥;三是兰州都市圈、经济圈整体竞争力较弱,难以形成较强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带动力;四是部分传统产业增速趋缓;五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形势紧迫。目前,兰州市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突出,主要是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融资困难,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六是兰州新区建设融资困难度大,根据规划,兰州新区2010-203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需求约12245亿元,融资需求超过8000亿元。

针对兰州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牛铮超建议: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作为兰州市三大支柱产业,多年来为兰州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向前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一的产业发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因此,新形势下的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向多元化的产业链发展转型已迫在眉睫。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刘心刚则建议,兰州新区的建设要进一步突出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突出对外开放,突出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兰州新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还要进一步推进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融合发展,确保兰州新区的发展对提升兰州经济总量贡献出应有的潜力。此外,房先平结合自己的研究建议,兰州市一方面应进一步更好地吸引大企业、大项目来兰投资,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政务发展环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提速。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

工业企业下行压力加剧

兰州虽然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但是依据当前的经济形势,记者了解到兰州目前的工业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产业集聚度不高,配套能力不强。产品市场销售分散,集中度偏低,主导产业、拳头产品未能形成一定规模,优势产品没有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三大主导产业缺乏核心企业群和产品群,产业间关联度低,配套不衔接,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小而散”企业数量多,形不成规模效应,大中型企业与小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协作,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化、低档化,企业效益不高。

二是多种因素制约工业经济发展。国家实施紧缩性金融政策,连续四次上调储备金率,两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加之主要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使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财务费用提高。国家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8个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相关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去年以来,国家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土地证办理难度加大,加剧了用地供需矛盾。

三是研发能力滞后,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健全。目前,兰州市国家级技术中心还是空白,省级行业技术中心仅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仅4家,多数规模企业处于无研发机构、无研发人员、无研发经费的“三无状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档次的名牌产品。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甘肃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达到了552万。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城市,也有榆中、永登、皋兰等3个国家六盘山片区贫困县,七里河区1个插花贫困县区,特别是榆中北山和南山、永登西北片、七里河后山等城郊300个贫困村的群众生活依然困难。

2014年,兰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整村脱贫标准和考核验收体系,确定3年实现全市300个贫困村整体脱贫的目标。

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兰州市紧盯“3年脱贫、提前4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按照“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的要求,以扶贫攻坚为主战场,以3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为重点,实现了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高度融合、协调推进。

2014年,兰州市整合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9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41个,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完成104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和皋兰县整县脱贫。特别是以榆中北山地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新增种植面积4.75万亩,累计达到16.46万亩。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