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创新,迸发无限可能

点击:0时间:2022-03-01 14:52:18

陈冰

目前全国1/3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聚集在上海,全国信息数据总量的12%在上海,全国日均数据交易量的50%发生在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且上海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在这个领域拥有独特优势,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应用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积极强化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带动观念、制度、模式、管理等全面创新,积极探索商业模式、社会治理、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突破性创新。

从国产大飞机C919于浦东机场首飞,到人工智能在工博会上首开专场“搞事情”,这一年里,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医疗教育,都因科技的进步,迸发出无限可能。

智能上海,目光放在未来

“上海光源”就像一直灰色的鹦鹉螺,蕴藏着巨大的科学能量。

2017年可以说是人工智能迎来集体狂欢的一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11月,上海发布的《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 智能上海(AI@SH)”行动,上海将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芯片及传感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智能无人系统及软件等为重点的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

目前全国1/3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聚集在上海,全国信息数据总量的12%在上海,全国日均数据交易量的50%发生在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且上海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在这个领域拥有独特优势,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应用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智能互联网汽车领域,上海更是早在2016年6月就在嘉定国际汽车城落户了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一年多来,园区服务了众多国内外主机厂、供应商等场地测试200余天次,完成了与80余家企业及机构的商务对接。“昆仑计划”即“中国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建设”项目,目前已在示范区正式启动。

在对市民开放的科普体验区,示范区提供了多辆配有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汽车进行演示及体验。这些车辆融合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通过电脑算法对不同道路行驶情况进行决策规划。在园区内,车辆可自动调整车速并自动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行驶,在传感器检测到有碰撞风险时,能提前进行预警,如果驾驶员没有采取任何制动措施,车辆将自动进行紧急制动。这些自动驾驶汽车背后的黑科技就来自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高精度位置服务。

而互联网时代的精准位置服务,就掌握在一家名为千寻位置的公司手中。2015年,这家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合资的企业在上海成立。2017年,成立不到两年的千寻位置居然被央视点赞了多次,原因无他——北斗卫星系统基于千寻位置的服务正在被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千寻位置通过建设运营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及自主研发的卫星定位、辅助定位、数据计算等技术,提供高达动态厘米级和静态毫米级的定位能力。

2017年,接入了千寻位置服务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发布,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正式进入米级定位时代。它能够提升车载定位终端的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这也就意味着装上北斗芯片的网约车不会迷路,快递小哥用了它,不会送错门。

千寻位置还打造了全球首个支持北斗的加速辅助定位系统——FindNow,用户数量突破1亿。“在FindNow出现之前,没有一个产品为北斗卫星系统提供加速辅助定位服务,国内用户如果使用卫星辅助定位服务,基本上都是基于国外服务器的GPS或GLONASS数据,这意味国内用户每使用一次定位服务,都会访问一次国外服务器,我国大量的位置数据也通过这种方式流失到了海外。现在我们把这些数据留在了国内。”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如果没有加速定位服务,终端的初始定位时间基本上要在30秒以上,千寻位置的加速定位服务就是把智能终端设备的整个定位能力提升到3秒左右,用户还没有明显感觉的时候,初始定位就已经完成了。”目前,小米、魅族、金立、努比亚、HTC等品牌的手机都已实现对FindNow的集成。

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内的一处分布式能源场景。

与GPS相比,中国北斗仍然面临终端、芯片兼容量低、应用市场尚未完全启动的问题。FindNow的大规模使用给中国北斗的大规模民用提供了基础,“亿级用户的启动只是一个开始,”陈金培说,“这预示着传感器、移动网络、移动基站等配套产业的升级机遇,以及智能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在2017年10月11日至14日举办的云栖大会上,记者见到了一辆来自未来的汽车。这辆汽车自己接管了油门、刹车、换挡,方向盘无人操纵,自行转动。依靠高精度的位置信息,它能动身前往指定地点。

要想上路行驶,自动驾驶汽车首先要能获取自身的准确位置,以辅助系统进行正确的驾驶决策。千寻位置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了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犹如为汽车铺设了“隐形轨道”,引导其始终行驶在恰当的道路轨迹上。

基于厘米级位置信息,自动驾驶汽车能够获得精准的地图环境感知能力,准确识别车道避免航线偏移,实现精确路线定位、精准停靠;结合高精度地图信息,还能够提前预判道路情况,完成精准入库等高难动作。

陳金培表示:“千寻位置提供的高精度定位为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用化奠定了基础,将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新基础设施,帮助整个行业降低成本。”

无独有偶,2015年底,另一家和阿里巴巴有着密切关系的汽车企业在上海成立——斑马网络由阿里巴巴和上汽合作成立,公司的发展方向就是为互联网汽车提供操作系统。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斑马网络基于AliOS打造的智联网汽车开放平台——“斑马智行”已经被诸如荣威RX5、荣威ERX5、荣威e950等多款车型所采用,而这正是近年来上海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的一大亮点。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坚表示,阿里巴巴正在开发的智能车载操作系统,“是一个让汽车在互联网上跑的系统,而不只是一个可以上网的车载系统,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数据与互联网的结合,为智能汽车诞生打下了基础。

毫无疑问,工业互联网和软件正在重新定义汽车。智能车载操作系统对汽车产业非常重要。放眼全球,宝马一款操作系统有2亿行左右代码,特斯拉一款操作系统有4亿行左右代码,已达到很高的复杂度。我国需要诞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规模商用的智能车载操作系统,这样才能把握汽车产业的未来。

在这一领域,上海企业已有较大作为。上海车联网与车载信息服务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秘书长屠传奇介绍,上海的汽车电子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200亿元,车联网产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黄瓯表示,依托车联网与车载信息服务产业联盟,市政府积极调动产业上下游的各种资源,在环境建设、资本配置等方面促成企业的对接合作。上海拥有整车通信、导航、位置服务,运营服务平台等诸多相关领域的骨干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已初步形成涵盖核心芯片、车载终端、关键零部件总线系统、应用软件、通信网络、内容提供、信息增值服务、环境建设等核心环节的车联网产业链。

制度创新,敢为天下先

早在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科院时就已提出“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基本解决了高校、科研院所“有權转、如何转、愿意转”等关键问题。《条例》出台后,学校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高涨。上海市科技党委副书记章卫民指出,上海首部科技成果转化的地方性立法——《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出台,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以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张江科学城内的动漫公司。

让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使研究团队获益,上海理工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之路,也是上海建科创中心的先行先试之路。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张大伟介绍,太赫兹是一种频率在0.1THz到10THz范围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透射能力,可以作为特殊的“探针”对物质内部进行深入研究。太赫兹一直被认为是电磁波段 “最后的处女地”。直到2000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张希成才有效激发了太赫兹电磁波。

从2008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教师庄松林带领团队,致力于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研制成功了太赫兹核心功能器件,以及基于这些器件,用于有机物检测的波谱系统和用于人体安检的扫描成像系统。

如何奖励研发团队功臣?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发布后,上理工开始考虑这一问题。根据“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的指导意见,上理工决定将第三方机构估值的4件太赫兹技术专利,以无形资产投资成立一家企业,并将80%所持股份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团队。

但具体该怎么操作?并无先例可循。2016年1月21日,上海市科委邀请市工商局、市税务局、杨浦区市场监管局、上海理工大学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会,商讨股权奖励路径。会上提出了“先投后奖”和“先奖后投”两条路。

所谓“先投后奖”,是高校先投资成立企业,再将一部分股份奖励给研发团队;而“先奖后投”,是高校先把职务发明专利权划分一部分给研发团队,使团队成员在企业注册时就是股东。

然而根据中国《专利法》,职务发明专利权人是单位,职务发明专利权不能分割给发明人,“先奖后投”存在障碍。

“先投后奖”则有充分的法律依据:高校先将职务发明专利作价投资,形成股权,再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从该项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团队。同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将4件专利作价2879万元,上海理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资321万元,共同注册成立了上海上理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校方随后发布文件,将学校所持太赫兹科技公司股份的80%(约占公司股份的72%)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团队。

但“先投后奖”之路也有障碍。关于股权变更登记这个问题,杨浦区市场监管局和上海市科委最初没有达成一致。

“先投后奖”之路到底该怎么走?在科技成果输出的路上,这道政策性难题必须要解开,才能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行和股权的合法分配。2016年7月12日,上海市科委体改法规处、市教委科技处、市教委财务处、市工商局注册处、上理工等所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召开第三次协调会,最终达成共识:上理工有权自主决定对科技成果完成团队的奖酬方式和数额,无需主管部门(市教委)的审批或备案。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完成团队以股权方式获得奖励,并成为国家税务总局1999年发布《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后17年来,上海第一批享受“股权奖励递延纳税”政策的个人。也就是说,这笔税可以推迟到股权转让时再交。

张大伟表示,作价入股模式创新性地解决了国有专利成果合法产业化的同时,成功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采用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兼顾了科研第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和企业高管的积极性,将有效地把上理工近年来在太赫兹领域形成的多项技术、器件、系统进行产业化,并推向社会,为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先行先试起到积极作用。

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上海交大的探索则被称之为“交大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粟莹指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目标之一,是科技成果直接转变或服务于某一产业,因此大学科技成果直接衍生企业(Spin-out)是国外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过由于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高失败性风险特征,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国内高校成果作价投资项目一直举步维艰。

“学校知识产权公司成立之后,始终致力于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探索和实践。”粟莹说,2014年2月,作为学校重要技术成果的“语音识别技术项目”,采用学校与企业共有专利方式,通过许可费或股份收益选择权的拥有,助推培育苏州思必驰公司。该公司被阿里巴巴收购股权后,经营业绩大幅增长,市值超过20亿元。

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版生效后,上海交大决策机构就通过了系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规范。新的制度规范体系既包括科技成果披露报告、经费保障制度,也包括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奖励激励制度,从而形成了流程清晰、功能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学校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的20%留归院系,院系可作为科研转化等费用;转化收益中的60%,科研团队可以现金方式认领;作价投资的股份,可以直接登记在科研团队名下。奖酬体系的形成大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制度文件发布当年,学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的数量和金额,就比上一年度增加了近10倍,学校的成果转移转化也步入了“高铁”时代。截至2017年11月底,学校推动科技创业的项目已经达到近20个。

粟莹介绍,2017年8月份成功转化的陶铝新材料技术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学校材料学院教授王浩伟经30年努力,带领团队研制的纳米陶瓷铝合金新材料被称为“材料轻量化的革命性技术”,可能带来中国航空材料的革命性进步。上海均瑶集团、淮北市人民政府和学校共同推进,斥资数亿元合作成立陶铝新材料公司和研究院,拟在民用领域进行开发应用,“一个千亿级的材料产业呼之欲出”。

科创中心,谋划大动作

2018年1月18日,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新出台的《关于本市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实施意见》将于2月1日起施行。

根據《实施意见》,“十三五”期间,上海要培育形成一批创新需求明、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新、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功能型平台,建立新型科研组织、投入和考核机制,基本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开放性的功能型平台体系。上海将集聚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形成提供支撑。

建设功能型平台是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经济、塑造发展新动能、提升科创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的重要举措,是上海科创中心“四梁八柱”的重要组成。功能型平台是连接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桥梁。如IMEC利用其所拥有的在半导体领域的先进的大型研发平台和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吸引了英特尔、索尼、华为等全球著名企业在平台上设立合作研发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协助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

从2013年开始,上海市科委开始谋划推进功能型平台建设。2014年初,为进一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功能型平台,支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市科委选择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进行试点,对标比利时IMEC等国际一流机构,着力在体制机制改革、产业技术服务、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加快推进。

基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的试点探索,围绕上海的科技发展特点与趋势,总结功能型平台的基本特征,初步确定拟建设18个平台。

据介绍,上海的功能型平台建设先期启动“1+5”个,包括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上海临港智能制造研究院、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功能型平台、集成电路产业功能型平台等。

寿子琪表示,上海将举全市之力,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创新创业服务等领域,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加快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能型平台,使其成为提升上海市科技创新能力、繁荣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切实发挥“四梁八柱”的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