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四军的海上抗日斗争

点击:0时间:2022-03-05 01:35:40

余源+++陈建华+++刘昌年

1940年10月,根据党中央指示,新四军东进开辟苏中通(通州)如(如皋)海(海门)启(启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同时创建我党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在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陈毅、粟裕等的领导下,这支海上抗日武装力量,在苏中的黄海之滨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海上抗日英雄传奇。

“这是我们创建的第一支土海军”

1940年10月下旬,新四军第三纵队陶勇司令、刘先胜政委,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命令东进如东。如东地处黄海之滨,历来为抗倭要塞、海盗犯乱之地。陈毅总指挥随东进先头部队沿途考察,进驻海滨古镇掘港后,凭着他的战略眼光,对陶勇说:“掘港这地方很重要,是苏北的钥匙。控制住它,对我军建立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根据陈毅指示,陶勇有了“让旱鸭子改变成水上蛟龙”的构想,计划创办海防部队,遂于1940年年底向苏北指挥部司令员粟裕请示,要求建立海防团。对于这一扩展新四军职能的动议,陈毅、粟裕、叶飞等党政军地领导,都非常重视而且取得一致意见。1941年年初,粟裕对陶勇的申请作出批复:完全赞同,拟拨200名战士当海防团的第一批水兵。从此,便开启了创建和发展海上抗日武装的征程。

1941年3月3日,陶勇、刘先胜等在掘港召开紧急会议,通知一师三旅(原三纵)独立团团长朱坚等团领导参加,宣布以独立团留守处200多名战士为基础,改编为新四军海防第一团,任命朱坚为团长。此后,在陶勇主持下收编了当地有名的海盗孫二富(亦称孙二虎)部,后孙由于部下违纪设卡收税、自身受不了新四军军纪约束等原因出走,余部组成了海防中队,由任彪任中队长。

1942年年初,日伪军加强了对苏中地区的“清乡”,根据地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我方在陆地上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陈毅、粟裕等新四军高层果断决定,在长江口外的黄海上建立新四军的海防武装,扩大回旋余地,摆脱背水作战的不利局面,并把建立海防武装的任务交给了陶勇。陶勇庄重表态:“陈总,你放心吧,只要我陶勇在,黄海就是我们新四军的!”同年11月5日,我军在如东何家灶成立苏中军区海防团,由陶勇兼任团长。粟裕对该团领导说:“这是我们创建的第一支土海军!”

1943年春,陶勇安排周少卿组建水上公安纵队。3月,孙二富率原部下反正回来,陶勇、吉洛(姬鹏飞)到码头迎接表示欢迎,并建议孙二富改名“仲明”,寓意其重见光明。三旅海防中队、水上公安纵队与孙仲明的反正部队“三合一”,成立苏中海防二团,并任命孙为团长,周少卿为副团长。9月,叶飞、季方、陶勇等,按陈毅关于对启东伪新亚救国军副司令陆洲舫做些争取工作的吩咐,耐心规劝陆率部弃暗投明,其部被编为海防三团,由陆任团长。

以上3团由一师拨进部分陆军战士和武器弹药,均驻如东何家灶。据南京军区政治部编辑的“新四军丛书”《新四军组织发展实录》记载,这3个海防团当时就列入新四军正规编制。

1944年8月7日,苏中海防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在如东丰利举行海防纵队成立典礼,正式宣布陶勇兼任苏中海防纵队司令,杨进任政委(不久为吉洛),崔德耀为参谋长,孙仲明为副参谋长(不久转正)。

对于组建海上抗日武装,粟裕、陶勇等呕心沥血、事必躬亲,办实事、解难题。粟裕特批海防团常年吃大米,并发给每个战士一套御寒棉衣、棉背心,还用缴获的日军汽车内胎做成救生圈送给海防团,并根据潮汛规律编写了口诀,便于战士记忆。陶勇也向海防战士送去自己珍藏的两双高筒胶靴,凡海防部队出色完成出海任务,他与吉洛政委都要亲自到海滩迎接祝捷。

日媒惊呼新四军水兵“神出鬼没”

粟裕为苏中海上抗日武装制定了三大任务:一是开辟海上交通线,打通浙东到山东的南北交通;二是保护组织渔民下海,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巩固苏中海防;三是保护转移到海上的军区后勤各单位,并负责敌占区与解放区间的交通联络和干部护送。实践证明,苏中海防部队是一支特别听党的话、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部队,是摧不垮的海上抗日武装力量,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打仗,不同于一马平川的陆地。按照兼备陆上功夫和海上本领的要求,苏中海防部队的战士练就了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1944年6~7月间,苏中海防纵队在启东吕四一带乘敌不备,缴获日军运输船2艘,活捉日军9人。10月,海防三团在弶港以南海面上与敌运输船队相遇,击沉敌船两艘,生俘日军11名,延安《解放日报》曾予以报道。

1944年12月,海防一团一艘海船从山东运货到苏中,路过笆斗山海面时,发现一条日本救生艇正搁浅在海上,28个日本海军官兵奄奄一息。海防团官兵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将其捕获并优待俘虏,还给他们生火煮饭。日本海军吃饭后恢复了体力,乘夜幕将留守船上的6名海防战士、10名员工统统杀害,夺船而逃。海防二团四连的哨兵听到手榴弹爆炸声,立即汇报,海防二团指导员陈尔胜带队立即奔赴前方。敌人在仓皇夺路中再度搁浅,在我军的攻击下,1名日本海军投降,其余有的中弹死亡,有的放火烧船自杀。

1942年冬的一天,海防团船只遭到暴风的袭击,被狂风刮散到海上,日伪船见状蠢蠢欲动。在这生死关头,战士们依然身背武器弹药,抱着船板,在海上斗风搏浪,与日伪周旋,最后平安而归。1944年7月,海防纵队三团一部在长江口遇到化装后躲在民船里的日军,陆建平(团长陆洲舫之子)指挥战斗时,被日军击中阵亡,石孝礼连长带领全体战士冲上敌船与敌肉搏,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抗战时期,日军为了剿灭抗日有生力量,在陆地上设有大量的炮楼、篱笆、检问所,使我方行不了、走不通。日军的武装封锁,给我抗日斗争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苏中抗日武装千方百计开辟了海上交通线。面对敌伪的加紧扫荡,我军实行坚壁清野,将兵工厂、野战医院、药库、印钞厂、印刷厂等后勤机关的物资全部上船,转移到海上,海防纵队护送船队在海上航行了六七天,终于到达盐阜地区的废黄河口。1942年至1945年间,在上海地下党掩护下和码头工人配合下,海防团共装卸军工材料、机械设备、医药通讯器材等敌人禁运物资80余船,近2400吨。

除了运送物资,海防纵队还护送南来北往的干部、知识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百余名,有的北上延安,有的南下敌占区上海。

海上抗日武装的海船犹如流动的国土,是海上抗日军民避难的方舟,是新四军建在海上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8月,江淮银行印刷江淮币,因日军大规模扫荡,转移到海上印刷。1943年,江淮银行员工带了一部分轻型脚踏圆盘印刷机,从苏北阜宁转移到苏中四分区,在如东掘港与财经部部长、江淮银行行长朱毅会合,后去如东何家灶登船下海,在弶港、笆斗山、苦水洋、川东闸等几百里的黄海海面上,照常印制江淮币。

在反“清乡”斗争的艰苦岁月里,通州、如皋、海门、启东地区由于新四军在陆上和海上建立了抗日武装根据地,黄海成为苏中的可靠后方,成功牵制了敌方力量。日本《朝日新闻》也惊呼:“从连云港到上海的海面上,有游移不定的新四军水兵在活动,神出鬼没。”

苏中海防部队为何能屡战屡胜

发挥党的核心作用,支部建到基层。一师三旅海防团建立后,任命刘光汉为政治部主任,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后来组建的海防部队,都配备了政工干部从事党的工作。每一个新的部队或行政领导机构成立时,都同时成立党的领导机构,作为决策机关和领导核心。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海防部队组建初期,海防团缺少水兵,尤其是缺乏能带出水上功夫的“船老大”,陶勇、刘先胜便想起刚抓来又放走、人称“活海图”“海上虎”的孙二富,同时也了解到孙的本质和为人。虽然他被逼为盗,但良心未泯,有一些民族气节和江湖义气,干过一些为民除霸、劫富济贫的事。经陶勇亲自做工作,终于实现对孙的收编。

机动灵活开展武装斗争,打击了日伪嚣张气焰。同时,在武装斗争中,海防团坚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标签: 海防 苏中 海上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