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丹柿小院忆老舍

点击:0时间:2022-03-06 09:27:07

梁爽

盛夏时节到北京去看望女儿,女儿问我想到什么地方去玩玩,我说天气太热不太想出门,不过很想去看看老舍故居。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写了一辈子北京、最后命丧北京的老舍先生,解放前他在北京住过的地方有九处,我们首先去寻訪原北京市第十七小学,即方家胡同小学,不过老校舍已改建成新教学楼,见到的只有新楼无老舍。我们又去拜访1949年以后老舍先生一家居住过的位于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四合院,1987年,北京市政府确定该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是十足的老舍。

八月的北京正是三伏天,去老舍故居时值中午,气温高达35℃,北京城仿佛被浓浓尘雾罩住,没有一丝风。买了门票进门,越过一堵五彩木影壁,便见庭院里有两株高高的柿子树,柿树上挂满了青青的柿子,知了在枝头鸣个不停,更增添了几分闷热。据说,这两棵柿树是1954年老舍先生亲手植的,每年深秋红柿缀满枝头,老舍常摘下招待来客。著名画家、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索性就把这庭院美名为“丹柿小院”。

老舍1949年从美国归来,在征得周恩来总理同意之后,用100匹白布换下了这幢老北京最普通的四合院,1950年3月举家迁入。四合院系纯木结构,布局紧凑,两间小南房为门房,西侧有一狭长小院,原为老舍之子舒乙先生的卧室,现在是老舍生平及作品展览室。院内正房的北边有三间,一间原为老舍夫妇卧室,一间原用作客厅,另一间耳房就是先生曾经的书房了。站在客厅门口观看厅内的陈设,只见南面靠门放着一张长木沙发,两旁是两张单人沙发,北面置一条案,中有硬木雕花圆桌圆凳,东面则是多宝阁。逼仄而简朴,这也是平民作家老舍的风格写照。他曾在这里接待过许许多多著名艺术家和中外友人,他们在此促膝长谈,我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种亲切和谐的气氛。

站在先生书房门口,可见书房里的一张单人床上摆开着一副扑克牌,显然是先生休息时玩的。先生或许玩着玩着突然灵感袭来,就匆匆走向书桌。靠门而置的是一张硬木上镶嵌着大理石的书桌,上面有一枚齐白石老人为他篆刻的印章,一只冯玉祥将军赠送给他的玉石印泥盒。先生用过的一方砚台则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用物,上刻有“笠翁李渔书画砚”。书桌上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等。更有一本台历,日期停留在1966年8月24日。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日历上,思绪仿佛飞向了40多年前那个血腥的早晨,饱受肉体摧残、更难忍精神凌辱的人民艺术家,跟妻子说了一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便独自步出了丹柿小院。他在什刹海的太平湖畔默默坐了一天,于晚间投湖自沉。先生走时才67岁。

这位在抗击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中阵亡的皇城护军的儿子,少年因为家贫,勉强读到中学就出来谋生,后靠自学成为一名作家。1949年10月,他应周总理的邀请从美国归来。就在丹柿小院的这张书桌上,他写下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茶馆》、《女店员》、《全家福》、《宝船》以及小说、杂文、曲艺、诗歌等几十部著作,去世前还有尚未完成的自传小说《正红旗下》。先生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就在他离去的那一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已决定授予老舍诺贝尔文学奖,遗憾的是尚未公布便惊闻他辞世的噩耗。诺贝尔奖只授于健在的人,历史留下了一声浩叹。

走出丹柿小院,我心中怅怅。见故居前的小卖部有先生的小说《月牙儿》出售,欣然买下一本作为纪念。回首又见院内的两株柿子树,同其它的草木一起,长成了一片葱茏。

(责编 李珊珊)

标签: 老舍 北京 小院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