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沙公路”点亮精神之灯

点击:0时间:2022-03-30 20:01:38

马利军+++侯勇+++孟瑞林

“穿沙公路”又名“S215线”、“锡乌公路”,南起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向北穿越库布其沙漠,经独贵塔拉镇跨过黄河,直至巴彦淖尔市的乌拉山镇,全长115公里。在杭锦旗境内的100公里,杭锦人乃至鄂尔多斯人都称它为“穿沙公路”。

这是一条承载13万杭锦人民的希望之路,是一条征服库布其沙漠的先锋之路,更是一条杭锦旗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之路。

“穿沙公路” 修建始末

杭锦旗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东西走向的库布其沙漠占了杭锦旗面积的40%,并硬生生阻断了杭锦旗沿河与梁外的交通。千百年来,库布其沙漠像是疯狂的妖魔,毁坏了良田和草场,一片片绿色在它的魔掌中消失。修筑穿沙公路的呼声,从基层到机关,从群众到领导,不但一直未曾间断,而且越来越强烈。“苦熬不如苦干”,杭锦旗的决策层形成了共识:必须修一条穿沙公路。杭锦人盘算着:穿沙公路建成后,所经地区拥有丰富的杭锦白山羊绒、甘草资源,地下储存着大量芒硝、陶土、天然气等资源,这里将形成全旗最繁华、最集中的经济带。

同时,杭锦人心里又十分清楚:修路难,难于上青天。撇开修路的艰苦程度不说,单说资金就成为最大难题。杭锦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要修成一条115公里长的穿沙油路,至少需1亿元人民币,就是修一条普通的三级砂石路,也需资金4500万元,这个数字相当于1995年全旗财政收入的两倍多。

旗委、政府敢为人先的胆略、合乎民意的决策,得到了全旗人民的真诚拥护:修不通穿沙公路,保不住穿沙公路,决不罢休!

一场人与沙的战斗打响了。1997年6月16日,修筑穿沙公路的序幕拉开。从这一天起,沉寂千年的库布其沙漠不再平静。筑路大军分南、中、北三路开进沙漠。沿穿沙线上彩旗猎猎,机声隆隆。在修路过程中,施工队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风沙、高温、缺水……面对种种困难,建设者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敬业精神奋力推进着修筑进程。1997年11月,巴音乌素镇至独贵塔拉镇全长51.4公里的沙石路开通;1998年10月,巴音乌素镇至锡尼镇路段开通。至此全长115公里、投资2300多万元的穿沙公路三级沙石路面全线贯通。

修路难护路更难。沙漠中修路,关键是保路护路,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为此,杭锦旗委、政府决定把治沙与修路同步进行,在修建穿沙公路的过程中,杭锦旗先后发动6次万人以上参与、每次历时半月的治沙大会战,全旗113个单位的干部职工和沿线农牧民驻扎在沙漠里,背运沙柳、拉运秸秆、设置沙障、植树造林。1999年5月,穿沙公路二期黑色工程开工建设, 1999年10月完工。至此,穿沙公路三级油路全线贯通。

穿沙公路的建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穿沙公路打通了杭锦旗梁外与沿河的世代阻隔,将109国道和110国道连通,改善了沿线贫困人口的生活生产条件,加快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穿沙公路的开通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带动了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修建穿沙公路在库布其沙漠开展的大规模生态建设,成果令人瞩目,被誉为“穿沙生态”。在建设过程中筑就的“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穿沙精神”,成为杭锦旗的标志、象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杭锦人乃至所有鄂尔多斯人。

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

修建“穿沙公路”为杭锦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穿沙精神”的鼓舞下,杭锦旗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截至目前,杭锦旗公路总里程达2559.3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92.9公里,占全旗公路总里程的15.3%;二级公路253.1公里,占总里程的9.89%;三级公路742.9公里,占总里程的29%,全旗境内黑色路面累计达1599.8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的比重达62.5%,基本形成了以锡尼镇为中心、辐射苏木镇、连接周边地区的四横三纵干线公路网络,公路发展初步实现了由“通”到“畅”的转变。

“穿沙公路”的修建使发展沙漠经济成为可能。独贵塔拉工业园区位于独贵塔拉镇和伊和乌素苏木境内,控制面积30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按照“一园两区”布局,北项目区控制面积18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45.5平方公里;南项目区控制面积12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4.5平方公里。园区以“打造千万吨煤基化工产业、建设千亿元区级重点园区”为目标,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即以新型煤化工为主体,重点发展煤制精细化学品、煤制气、煤制甲醇、烯烃、聚酯及其下游产品等产业;以环保产业和物流产业为两翼,导入新型建材与物流产业作为补链,开展对二氧化碳和沙漠的综合利用,建设沙材料、碳汇林等项目,与煤化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在独贵塔拉工业园区北项目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亿利沙漠经济基地多联产项目总体规划投资1000亿元 ,首期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50亿元,项目投产后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亿元。20万吨/年石油压裂支撑剂项目、200万平方米/年沙漠生态环保材料项目以及配套园区非标设备压力容器制造厂已经竣工投产。10兆瓦太阳能电站已安装完成。60万吨/年乙二醇、260万吨/年炭基生物肥料项目土建工程全部完成,设备安装也基本完成,即将开始投产试运行。

“穿沙公路”的修建帮助牧民“靠沙吃沙”,牧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独贵塔拉镇新镇区干净整洁,首期3.4平方公里道路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移民住宅工程、精品移民小区、亿利东方学校、星级酒店等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总体上形成了以独贵塔拉新镇区及道图移民新村、杭锦淖尔旅游新村为主的“一区两点”居民居住格局。由于地跨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独贵塔拉镇现7万亩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区、5000亩有机果蔬食用菌基地和20万头只肉羊养殖园区建设已具规模,5万亩水产养殖正在规划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初见成效,“黄河古道鱼”、“小南河鲤鱼”、“绿色有机果蔬”等名特优产品借助穿沙公路销往梁外,驰名鄂尔多斯高原。

“穿沙精神”谱写新的时代乐章

独贵塔拉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温浩对“穿沙精神”的现实意义有着深刻理解。他认为穿沙公路的建成,打通了杭锦旗的三大通道:一是打通了杭锦旗的绿色通道,在茫茫的库布其沙海中开通了一条绿色生态长廊;二是打通了杭锦旗的经济通道,实现梁外经济与沿河经济、旗府经济与巴彦淖尔和包头经济融会贯通;三是打通了杭锦旗的精神通道,造就了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部群众队伍。

亿利资源集团执行董事、亿利沙漠经济事业集团总裁尹成国对“穿沙精神”更是感同身受。亿利资源是穿沙公路的重要参与建设者,更是穿沙公路的受益者。亿利资源起步于盐海子,穿沙公路的修通不仅降低了产品的运销成本,帮助企业掘取了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穿沙精神贯穿于企业的创业发展全过程,并得到了良好的扩展与延伸。“穿沙公路就是亿利的生命线,没有穿沙公路就没有亿利,没有穿沙精神就没有亿利的今天!”尹成国这样总结亿利资源集团与穿沙公路的关系。

“穿沙公路”的建成与“穿沙精神”的塑造对杭锦旗的生态建设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杭锦旗林业局党总支书记赵建龙认为,杭锦旗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实现了三次跨越。第一阶段,老百姓为了生存开展生态建设。上世纪70年代初,未治理前的库布其沙漠区森林覆盖率仅为0.8%,植被覆盖度仅为16.2%,每年6级以上的大风天就有40多天,“赤地千里、沙逼人退”是当时的基本生态特征。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开始放宽林业政策,逐步引导农牧民开展生态建设,个体造林成为这一时期生态建设的主力军。第二阶段,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展生态建设。1998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国家生态建设项目的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 防护林及日元贷款风沙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相继实施,特别是伴随着穿沙公路的修建,拉开了杭锦旗生态规模化建设的序幕,激发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第三阶段,为加快地区科学发展开展生态建设。2009年以来,杭锦旗将生态建设作为新型工业、现代农牧业、现代城镇建设的有力支撑,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围绕全旗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实施生态移民、库布其沙漠锁边林、环锡尼镇生态经济圈等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地区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全旗生态环境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由2000年的7.3%、30%提高到2013年的16.96%、75%,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转好、局部优良”的重大转变。

“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穿沙精神引领和激励着杭锦人奋发图强,穿沙精神也是鄂尔多斯人攻坚克难、再铸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发展还在继续,穿沙精神点亮的精神之光将凝聚全社会力量,为把鄂尔多斯建成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而奋力开拓。□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日报社、杭锦旗委宣传部外宣办)

责任编辑:刘   佳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