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背包式无人机”:如幽灵般行动

点击:0时间:2022-04-27 12:49:58

黄晋一

自2001年美军首次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投入使用攻击型无人机以来,已有超过7000架各型无人机进入美军服役。据外媒报道,美军现已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都有61个无人机编组在全球热点地区执行空中巡逻任务。尽管如此,在阿作战的美军前线部队仍会抱怨,“捕食者”和“死神”无人机不是总能在地面部队需要时及时提供空中支援。他们通常需要等待10至15分钟,此后无人机才能赶到,而这段时间对于被敌方火力压制的美军士兵来说,实在是太过“漫长”。

显然,他们亟需一种更加灵活的,能够直接供班、排级部队指挥和使用的无人机。“背包式无人机”,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答案。

由微型机到背包机

最近,一种被称为“速眼”的微型无人机出现在了美军队伍中。这种无人机仅重0.5千克,靠四个旋翼飞行,可直接装入步兵的野战背包中。其最大的亮点是起飞准备时间不到1分钟,只需10秒就能飞到120多米的空中,可对步行或车辆中的敌军目标进行密切跟踪。

这种“背包式无人机”,实际上是一种放大版的微型无人机(简称MAV)。MAV是指翼展和长度都小于15厘米的无人机,最大的只有燕子大小,最小的与昆虫类似。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发MAV的国家之一,相关工作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其研发并装备的MAV种类和数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美国研发这种无人机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步兵部队在城市中作战时的态势感知能力,使其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情报,从而大幅降低自身伤亡。

1996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与宇航环境公司签订了研制MAV的相关合同,宇航环境公司随后推出了“黑寡妇”固定翼MAV原型机。该机采用圆盘外形,直径仅为152毫米,重量只有60克,以轻木材料制造,由螺旋桨推进驱动。1997年底,以锂电池为能源的“黑寡妇”原型机成功首飞,在空中持续飞行了16分钟。

对于美军来说,“黑寡妇”只是一个“序幕”。而最初设想的微型无人机,也渐渐衍生出了“背包式无人机”。

“弹簧刀”和“渡鸦”

在美军现役的众多“背包式无人机”中,“弹簧刀”自杀攻击无人机是最独特的一种,有人还给它起了个响亮的绰号——“单兵巡航导弹”。

“弹簧刀”的研制始于2008年,目的是让步兵排或特战分队在没有空中或地面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也能具备即时打击超视距目标的能力。宇航环境公司的“弹簧刀”于2011年6月投入量产,截至2012年8月,美国陆军已采购了75套,并已投入实战。

每套“弹簧刀”造价仅为1万美元,比美空军现役制导炸弹中最小的GBU-38“小直径炸弹”(4万美元)和陆军的“标枪”反坦克导弹(7.8万美元)都要便宜得多,称其为最经济的制导武器并不为过。

根据美军公布的数据,“弹簧刀”全长仅为360毫米,全重仅有1.36千克,机身下方有前后两对折叠机翼,展开后翼展为610毫米,以电动马达驱动尾部的螺旋桨,最大飞行速度为37.5米/秒,巡航速度为19.7米/秒,最大持续飞行时间为50分钟,最大射程达39千米,由于采用了独特的“GPS+电视”复合制导方式,命中精度可控制在1米之内。

从背包中取出“弹簧刀”后,步兵可使用形似小型迫击炮的一次性发射器进行发射。“弹簧刀”上除搭载有GPS接收天线外,还装有高分辨率彩色摄像机,并可将拍摄目标的实时图像传回给操作手。一旦操作手认为目标值得攻击,就可以通过掌上控制器锁定目标。这时,“弹簧刀”就会收回巡航机翼,以俯冲方式高速撞向目标,并引爆机上装载的0.32千克重的高爆弹头,与其同归于尽。操作手可通过控制器进行操作并目睹攻击全过程。美军士兵评价说,操作就像玩游戏一样简便。

实战证明,“弹簧刀”能显著削弱敌方狙击手或重机枪等火力,且攻击附带损伤很低,因此十分适合城市作战。

除“弹簧刀”这种自杀式“背包式无人机”外,宇航环境公司的RQ-11“渡鸦”侦察型“背包式无人机”也颇为引人关注。

“渡鸦”的外形很像一架普通航模,全长仅为109厘米,翼展为130厘米,全重只有1.9千克。它也采用电动马达驱动螺旋桨的方式,最大航程为1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为90分钟,每套系统造价为3.5万美元。截至目前,已有1.9万架“渡鸦”交付给美军及多个国家的军队。

与大型无人机相比,“渡鸦”每次出动只能飞一个半小时,但对于美军前线部队来说已经够用。一旦遭到采用游击战术的塔利班武装分子的攻击,美军士兵可迅速从背包中取出“渡鸦”,以手抛方式放飞,然后利用无人机上搭载的昼夜/红外夜视传感器和激光指示器,迅速查明武装分子的位置,或召唤友军火力打击,或直接使用“弹簧刀”无人机将其消灭。

值得一提的是,“渡鸦”的机身由凯夫拉装甲制成,这种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防弹头盔和防弹背心,因此“渡鸦”不易被敌军轻武器击落。此外,“渡鸦”还有“自动归航”功能,一旦出现故障或与操作手失去联系,机上的“安全保障”程序会自动启动,引导无人机自主返回出发地。即使失控坠毁,“渡鸦”上的定位信标也能引导友军找到其残骸。

幻想与可能

随着前线作战需求的牵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背包式无人机”陆续问世,其尺寸也会进一步缩小。

例如,欧洲推出的一种小型自杀式攻击无人机,实际上就是由一枚40毫米杀伤榴弹改进而来的。在榴弹上安装滑翔翼,并其在尾部加装推进螺旋桨,折叠后的尺寸比美军的“弹簧刀”还要小,其作战隐蔽性和灵活性也进一步提升了。

“背包式无人机”或许还会向“多用途”乃至“陆空一体”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育碧公司推出的著名军事战术模拟游戏《幽灵行动4》中,出现了一种四旋翼“背包式无人机”。这种无人机的最大亮点在于,它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在接近地面时将旋翼部分向下折叠,变形为一辆四轮遥控车,从而通过从空中无法接近的敏感区域。

这种无人机还配备了微型电磁脉冲干扰装置,可以从近距离瘫痪敌军的摄像头等电子设备。在特殊情况下,它还能吊挂一把MP7冲锋枪,可作为一架“微型战斗机”来掩护友军的行动。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以上设想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