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双一流”:大学贫富格局或将改写

点击:0时间:2022-05-06 04:41:09

陈少远+++欧阳旭曦

如果说以前在质量的要求上,还只是大棒——提要求,甚至惩罚高校,那么双一流更像胡萝卜,引导高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首批“双一流”高校名单终于靴子落地。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三部委公布名单,137所中国高校上榜。

根据此前公布的时间表,经过“双一流”建设,到2020年,中国希望有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提醒,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非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建成还要看最终成效”。

中国高校贫富格局或将局部改写

在高等教育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均采取向精英大学倾斜并且以“重点建设、项目主导”为主的投入模式。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分析,单纯从名单看,取代“985”“211”的“双一流”更加重视对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扶持。但投入的差异性基本维持了原有状况。

中國高校获得财政投入的“贫富差”将继续存在,但贫富格局或将局部改写。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评选名单由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以学科为基础,“一流大学拟建设高校从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中遴选产生”。具体方式为,由专家委员会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再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评选过程中,专家不直接对某一高校是否纳入“双一流”建设范围做出评判。认定标准对所有高校一视同仁,“不区分中央高校、地方高校”。同时,认定遴选标准不与各类头衔的人才数量、各类基地平台条件等挂钩,“坚决纠正高校数人头、拼硬件、铺摊子等恶性竞争、短期行为”。

在“一流大学高校”的入选名单中,中西部地区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原非“985”高校的入选较为醒目。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分析,在以往建设重点大学和现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计划中,一直存在着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例如一个省区的省属高校通常只设一所“211”高校。而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在遴选新增少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时,统筹考虑区域布局与已有水平,“重点支持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区遴选”。他认为,新增3所非原“985”工程大学作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视为在重点大学建设的“公平”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记者梳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95所,其中71所为原“211工程”院校。有24所非原“211工程”院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协和医学院于2006年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而获得211工程支持,故不计入)。

除了中央美术学院等专业优势突出的高校及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近年涌现的新秀外,天津等地的五所中医药大学也进入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张端鸿认为,一流学科建设突破了此前“211”工程更加重视综合性大学建设的格局,遴选了一批单科性、行业性院校,鼓励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避免千校一面。在中国,这些高校覆盖农、林、矿、油等事关国计民生基础行业。

大学教育鸿沟会越拉越大吗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699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8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96所(含独立学院266所)。不少人担心,此轮高等教育格局调整,其他绝大多数高校,可能与这137所高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就像当初“985”工程一样。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就认为,“双一流”建设“当然会有马太效应”。也就是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张端鸿看来,不能因为高校之间存在差距,就认为完全是由“双一流”建设所致。

“‘双一流要解决的是超越和引领,是高等教育和学科的重大突破。”张端鸿解释,从教育结构而言,高校间的差距并不能借助“双一流”解决,大学需要均衡性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差异化,二者有政策阻隔,单一的政策不能解决。比如,国家重点支持中西部高校发展,就是要解决高等教育区域公平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之间的巨大落差不仅体现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即使在同一区域内,不同高等院校之间的经费水平也会迥异。2015年,北京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为61343.96元,山西为11795.65元,全国水平是18143.57元。北京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为32147.32元,山西为5182.68元,全国水平是8280.08元。

“高等教育既有中央财政责任,也有地方财政责任。有的地方政府比较重视高等教育,注重投入,包括引入外地高校异地办学等。一些地级市的经济排名越靠前,一般越重视高等教育,经济发展水平越靠后,投入和重视程度越弱,甚至有些地级市,还是存在零投入情况。”张端鸿说。

不过,张端鸿认为,高校经费筹措方式应该越来越多元,包括科研拓展、企业合作、接受捐赠等。从长远看,公共财政资金所占比重应该逐步下降,整个社会以及高校都应该尽快确立起这一理念。

“双一流”是对高校过度综合化的重塑

1999年大扩招后,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此次发展,主要是规模扩张为主,从精英教育快速发展到普及化,高校总数也从1000所出头,增长至目前的2600余所,招生总量近750万(2016),55%的本科高校历史不足18年。

在这轮以规模为主的扩张中,高校也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综合大学化。流行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理工农医经法,高校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80%的学校办了80%的专业。从学科专业角度看,学校区别不大,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

教育部门从2006年前后,一方面给扩招刹车,一方面就高调强调质量建设,并出台一系列措施控制质量,甚至硬性规定,在某专业就业不好的前提下,会停止或缩减该校该专业招生计划。但种种措施,收效并不明显。

如果说以前在质量的要求上,还只是大棒——提要求,甚至惩罚高校,那么双一流更像胡萝卜,引导高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一流学校必然是建立在一流学科的基础上的。此次双一流,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一流学科,都突出了学科建设的要求。即便是双一流大学,也都需要落实具体重点建设学科,要求把经费落实在具体学科建设上。这些本质上都在引导高校检讨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而不是什么专业学科都去做,都去建设,这显然是对过度综合化的一次调整,一次对高校的重新塑型。

这种指导思路,也给原来没有机会入围211、985的高校一次重要的突围机会。对于一些学科单一、但特色明显的高校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逆袭机会。在此次公布的名单中,数十所非211高校入围双一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在国家双一流政策的引导下,据不完全统计,20余个省市已经出台配套的计划,部分省市版的双一流已经开始实施,估计最后地方投入的总和将显著超过国家的投入,这些都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莫大的推进作用。

摘编自财新网、中新社讯等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