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王开林
古谚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追随善如同登峰,很艰难;追随恶如同雪崩,很容易。
从善难,并非难在存善念,而是难在有善举;并非难在偶尔行善,而是难在持之以恒。从恶易,乃是因为世间的奢侈享受花样繁多,常人的意志力普遍薄弱。
从善如登,理所当然。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礼,却四处碰壁,绝粮迷路,遭罪难言,还被幸灾乐祸的看客嘲笑为“丧家之狗”。但孔子登上了险峰,一览众山小,这位儒家鼻祖比任何帝王将相的影响都要大,受到的礼赞都要多。孔子的好友遽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一直在立德的崎岖山道上奋力攀登,他永不自满的反省精神是从善者的至宝。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写出一部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良史,后半生隐忍宫刑带来的奇耻大辱,穷且益坚,老而弥笃,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先行者孙中山一生饱经磨难,为了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为了保全和传递三民主义的火种,他殚精竭虑,至死方休。乐于从善的小人物更是不在少数,汉代孝女缇萦救父,隋代巧匠李春修桥,清代义丐武训办学,当代英模雷锋助人,都是显例。
这说明,从善与地位高低、学识深浅无关,只与人的良知良能有关。
从恶如崩,事有必至。殷纣王、秦二世、隋炀帝这样的君王,个个心无敬畏,淫邪残暴,罪恶累累,他们胡作非为,倒行逆施,扮演的是人间魔王的角色。这些暴君死有余辜,身后被斥骂为独夫民贼,被钉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代贪官落马后,起获的赃款动辄8位数,曝光的房子和情妇动辄两位数,至于他们疯狂腐败所造成的祸害有多深,影响有多坏,则是无法量化的。从恶者的崩溃,不仅是其个体命运的大败亏虚,而且其后遗症和并发症会像地震、海啸、火山一般殃及社会群体,造成大面积的灾情。
三国时期,刘备在病榻前告诫太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是我们攀登高峰必须倚赖的一级级石阶,小恶则是我们维护长堤必须防范的一个个蚁穴。天长日久,累积小善的人将收获大善果,累积小恶的人将吞食大恶果,很少会有例外。我们审视古代暴君和当代贪官的从恶经历,哪个不是积病成痼疾,积恶为巨憝?
从善者登峰,步履从容,心境平和,虽遇沟坎,无碍前行。从恶者崩盘,则可能瞬间发生,毫无征兆和预警。因为从善者是仰求新生而来,从恶者是俯奔败亡而去,一登一崩,一徐一疾,也就判若云泥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