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林则徐在新疆竖起的精神丰碑

点击:0时间:2022-06-03 11:54:09

刘少才

到新疆旅游从乌鲁木齐到霍尔果斯口岸,有一个地方必到,那就是沿途的伊犁将军府;到伊犁将军府,有一个人必能吸引你的眼球,那就是林则徐;提到林则徐的新疆之行,有一个地方必能引起你的注意,那就是伊犁历史上的皇渠,现在的人民渠。

“林公渠”的诞生

伊犁河北岸有一条全长90余公里的大渠,载着滚滚的喀什河水,从东向西穿越伊宁县、伊宁市到达霍城县,灌溉着千顷良田。这条大渠就是历时悠久的大皇渠,解放后改称人民渠。当年,人们又称这条渠为“林公渠”,因为它同伟大的爱国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有关。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腐败的清政府将在广东查禁鸦片的湖广总督林则徐革职问罪,1842年12月把他流放到伊犁。当时,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削减了对新疆等地的饷需,将沉重的财政负担转嫁给了老百姓。

为了增加收入、弥补饷需的不足,伊犁将军想到了开荒引水、扩大屯田。1844年,林则徐和伊犁将军商定改造皇渠,并捐资承建引喀什河水的龙口工程,率各族民工历时4个月建成了一条3公里多长的引水渠。随着其他各段渠道相继扩建完毕,喀什河水流经大小渠道,灌溉着十多万亩土地。

人们为了怀念这位爱国志士,将这条大渠叫作“林公渠”。至今,大渠仍然在为当地的农业丰收做着贡献。林公渠是彰显林则徐人格的精神丰碑、民族精神的光辉标志、不计个人荣辱得失的历史记载。

皇渠来龙去脉

皇渠是清代新疆西部声势浩大的屯垦工程,算得上是百年大计、造福后代的实用工程。

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叛乱、统一了西域,伊犁人丁兴旺、人口骤增,军需民用都对发展农业提出了紧迫要求。于是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伊犁将军组织兵民于喀什河西岸试凿新渠(史称旧皇渠),后因技术和战事中断。不久,伊犁穆斯林事务官继率民众兴修,数易寒暑,引水资灌终获成功。

嘉庆年间,伊犁将军又调集人力物力,先后浚通引接北山溪水的通惠渠(今霍城县惠远镇东北)和阿齐乌苏渠(今伊宁市西的界梁子一带)。后来,伊犁穆斯林事务官再次率众凿引吉尔格朗河水西灌,并将皇渠向西展扩,使该渠首尾相接。

道光年间,伊犁将军决定重新开垦阿齐乌苏一带的荒地,经过精心组织,喀什河龙口及大渠沿线的全面整修迅速展开。正式贯通的皇渠,名符其实地成了开发建设伊犁水利动脉的不竭之源。

率众垦荒造福边疆

林则徐到新疆后,不仅看到了沙俄的勃勃野心,还目睹了这里的荒凉景象,认为要充实边防和改善人民生活,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屯田备边。他建议将垦地分给当地维吾尔族人民耕种,并把原来的屯兵制改为操防制,使边防驻军既从事耕种土地,又进行军事训练,做到屯田与边备结合、兵与民结合,在西北边疆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林则徐以他衰老的病躯,不辞劳苦,负责开垦惠远城东边的阿齐乌苏荒地。开挖水渠成功后,林则徐又带领民工垦荒种田。到1844年11月,阿齐乌苏地区垦荒3.3万亩、阿勒卜斯地区垦荒16.1万亩。

伊犁将军给道光帝写了一个奏章说,林则徐到伊犁后劳绩可嘉,是一位好官,平生所见之人,再也没有比林则徐更好的了。如此有用之才,废置边塞,实在可惜,应重新起用。但由于投降派从中作梗,道光帝不仅没有采纳这一建议,反而命令林则徐到南疆继续垦荒。

“林公井” 与“林公车”

赴南疆启程后,林则徐到一城查一城,一年之内先后到达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等九座边城,行程3万余里,足迹遍及天山南北的广袤地域,丈量和查勘垦地68971亩。大约两年时间里,林则徐在新疆百姓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总共开辟各方屯田884068亩。有书籍记载说:“由于林则徐的查勘开垦,使新疆的大漠广野都变成肥沃良田,农户炊烟相望,田野耕作皆满,合兵农为一体,每年为国家省经费无数,回民的生计亦由此而充裕。”

林则徐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改善农田灌溉。在吐鲁番,他发现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坎儿井的水利设施,看到水在土中穿穴而流,惊叹不已。他很快就把这一灌溉方法加以改进:增挖穿井渠,每隔丈余挖一口井,连环导引水田,使井水通流。并推广到新疆各地,使坎儿井有如繁星满天,在伊犁河谷一带到处出现。新疆百姓就把坎儿井称为“林公井”,以表示对林则徐造福地方的深切怀念和感激。

林则徐还积极传播纺纱技术。内地人民使用的纺车,很早就传入吐鲁番等产棉地区,但不被重视。在他的倡导下,各地纷纷采用纺车,使内地的纺纱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当地人民便把他推广的纺车称为“林公车”。

跑遍新疆的林则徐绘制了很多翔实的边防地图,专门送给钦差大臣左宗棠,为左宗棠后来收复新疆帮了大忙。

到1845年,投降派官员罪恶真相大白。道光帝觉得还是林则徐可靠,命林则徐回京以四品京堂候补。

从皇渠到人民渠

有人说,新疆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水。新疆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沙漠面积43.04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有很多个古城镇被黄沙掩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和人民政府立即动员数万军民对皇渠进行全线整修,加固了渠体,改建、扩建了渠首进水闸、退水闸及拦污棚等配套设施,建成了包括上游整治段、引水弯道、泄洪闸、泄洪道、东西两岸进水闸等8大部分组成的现代化渠道枢纽、西岸总干渠和分水枢纽等工程,还对全线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弯取直和浆卵护砌。1980年代,皇渠与吉尔格朗河的交叉工程和下游南台子段的改线工程相继完成。皇渠更名为人民渠名副其实,它真正成了造福于伊犁人民,促进伊犁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

(责编 冯春富)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