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娱乐大亨贾跃亭客厅里的野蛮人
李卉 吴思
2013年5月,贾跃亭率领乐视网团队首次推出了互联网电视机,引起业内一片哗然。
40岁的贾跃亭如今拥有西伯尔通信、乐视网、乐视影业、网酒网、乐视致新等产业,其中两家为上市公司,身家早已超过了70亿元。
每天一早,贾跃亭来到办公室,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电视机。在他面积不大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三台不同尺寸的乐视超级电视,每天会从早上九点,一直被主人开到晚上十二点,“已经连续运转几千个小时了。”一旦发现漏洞,即便是凌晨三点,各高管也会接到贾的电话,以便在第一时间修复漏洞。
2013年5月,一向低调潜行的贾跃亭,忽然“横空出世”。他率领乐视网在全球首次推出了互联网电视机,业内登时一片哗然。两个月后,乐视60英寸和40英寸的超级电视第一次在网上分别实行竞拍,结果出现了“49 分钟1万台X60即被抢购一空”、“82分钟1万台S40 售罄”的销售纪录。
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中怡康的数据显示,7月份,在总计16个彩电主流品牌中,超级电视X60销量15075台,在60英寸电视市场销量第一,份额占35.23%,单型号销量比排名第二高约2.6倍,LETV X60 成为月度销量冠军。而在电商B2C领域,7月月度彩电零售额排名中,乐视以14.85%的占比,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则是海信12.75%、创维11.82%。
乐视电视在京城,已是一件时髦事。购买者包括范冰冰、汪峰等各界名流,几乎每个人拿到实物后都热衷在网络上贴图转发,其消费者名单俨然就是一个名人榜。抢占客厅,这曾是无数人的王者之梦。
1999年,比尔·盖茨发动“维纳斯”计划耗资数十亿美元,试图通过嵌入盒子把中国3.2亿台电视机变成电脑,结果惨遭失败;接着,苹果的乔布斯、索尼的出井伸之、谷歌的佩奇、布林以及盛大的陈天桥,也曾先后抢夺过这一领地,但都弑羽而归。
2013年以来,国内在此战场的争夺更加惨烈。意欲尝试盒子和智能电视的不仅有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腾讯、小米、PPTV,也有海信、创维和TCL这样的传统家电制造商。
2013年当乐视浮出水面,外界充满质疑——遑论与谷歌、微软相比,这家视频网站一开始的知名度甚至远低于优酷、土豆等同行。其成立之初,更是长期游离在风险投资基金的视野之外。
“为什么是你,不是苹果?”2012年夏天,贾跃亭初次见到郭台铭,请求富士康生产乐视电视时,对方首先抛出这样一个硬邦邦的问题。结果,贾跃亭用5分钟便说服了郭台铭。
5分钟说服郭台铭
一切出于偶然。
2012年6月中旬,贾跃亭前去台湾参加一个采购团,为期一周的行程中,拜访名单里原本并没有富士康。
“此前,乐视已经和富士康联系了两年多时间。”贾跃亭说,“但每次都被挡了回来。”这也在意料之中,富士康代工的对象全是苹果、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互联网巨头。
抵达台北当天,一行人在世贸中心举行晚宴。巧合的是,台北方面也邀请了郭台铭参加。在带队的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的引荐下,贾跃亭预约到了3到5分钟的拜访时间。
机会从天而降,贾跃亭甚至来不及多想就上阵了。贾跃亭几乎只用了四个字就打动了郭台铭,那就是“乐视生态”。在5分钟的时间里,他讲述了这个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关键是它与三星模式有什么不同——而在郭台铭眼里,三星一直是鸿海的宿敌。
在贾跃亭看来,三星一直在进行横向整合,其90%的元器件皆是自行生产。“但未来更具竞争力的,将是乐视推崇的垂直整合。”他告诉郭台铭,“苹果、谷歌和亚马逊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就是如此。”
虽然从事的是传统代工产业,但郭台铭对国际互联网巨头的模式可谓烂熟于心。郭台铭非常清楚,鸿海和三星都有一个“阿格琉斯之踵”——除了硬件,在软件上都缺乏精良的内容。
按照贾跃亭的设计:乐视生态将是一个“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四个层级紧凑的架构系统,乐视网只是其中一员,还有云视频平台、乐视影业、乐视电视及盒子、LeTV Store 等各种布阵。“其中,乐视终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硬件。”
贾跃亭用5分钟时间打动了郭台铭。两人都没有参加晚宴,而是一起离开去了台北101包厢。郭台铭作东,两方在席间开始了详尽探讨。
仅仅7天之后,郭台铭就和贾跃亭在土城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乐视与鸿海方面签订了一项排他性协议。郭台铭在中国大陆不能再为其他互联网公司制造智能电视。与此同时,双方还成立文化合资公司,从事影视、动漫版权业务。
此前,为了生产乐视电视,贾跃亭专门成立了乐视致新公司。2013年4月,郭台铭旗下的深圳市冠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称“冠鼎工程”)和乐视网、乐视控股一起,对乐视致新进行了增资。冠鼎工程出资1.3亿元,占乐视致新20%的股权。贾跃亭自己也承认:“我们两个都要赌一下未来。”
行业颠覆者的冒险之旅
贾跃亭是一个技术迷。
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宅在屋子里琢磨各种技术。
田甲子是乐视的一位软件产品经理,他在百度、盛大都工作过。“我和李彦宏挤过电梯,从没见过陈天桥,也从来不知道老板们在想什么。”
他第一次见到贾跃亭,是来乐视三个月后。在会议室,贾跃亭的第一句话是“屏幕图标为何设计成方形,而整个电视机是矩形的呢?好像不美。”田甲子一下被击中了——“这是极客说的话。”
和小米手机一样,乐视电视采用了互联网开放的研发模式,每周都可以升级。于是每到周五,贾都会在微博里发帖提醒“乐迷”升级。
打开乐视电视,你会发现屏幕简直就像一个巨大的电脑界面。除了普通的有线电视,还有乐视轮播频道、Android 桌面、相册、浏览器、系统升级等等目录。这背后就隐藏着贾跃亭精心打造的一个乐视生态圈。endprint
首先,一台60英寸乐视电视的售价是6999元+499元。前者为“硬件收入”,后者为收看乐视轮播频道一年的年费,也就是“内容收入”。该轮播频道共有八档节目,内容全部由乐视自己提供——对于拥有10万集电视剧、5000多部电影,每年制作和发行近30部大片的乐视来说这并不是难事。
用户收看乐视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并没有广告。所谓“终端广告收入”,是开机后的30秒广告,目前的尝鲜者是宝马Mini车。
乐视的Android桌面看起来如同智能手机一样,可随意在LeTV Store里下载应用。
在应用中心里,已有愤怒的小鸟、、当当网等各种耳熟能详的应用,共计超过2000多个,这一块就构成了乐视“应用分成”收入。
虽然卖出一台乐视电视并无利润,但是如果按照贾跃亭预计的一年之内销售100万台的数量计算,乐视仅收年费就可达4.9亿元。
贾跃亭的定价,已经彻底粉碎了旧秩序。原来的利润点甚至成为了新来者的成本费用。
“以前传统电视机的定价模式很固定,全行业都是先确定零售价,而零售价是根据成本价来确定的,一般是成本价加上100%或者200%。根据不同的品牌价值,像三星就直接用成本价加上200%来作为零售价。”贾跃亭说,“但乐视电视的出厂价就是零售价,因为只在网上预售,没有任何中间环节。”他把这种销售模式称之为“颠覆”。
乐视电视销售采取的就是“CP2C”众筹营销模式(customer planning to customer),这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创意产品后,向消费者解释量产计划,有意购买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提出需求、预购交款的方式促成该计划的实施。它的好处是可以缓解生产方在资金上的压力,而消费者则能获得更个性的产品。2013年7月,首批一万台乐视电视在一个小时内即告完成筹款目标,筹集资金达到7500万元。
当贾跃亭宣布进军乐视电视时,其资金链的压力一直是外界质疑的焦点。2013年6月,乐视为了发展超级电视,向银行申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9000万元时,不仅由乐视天津子公司承担连带担保,贾跃亭则已质押个人高达近八成股票。
这并非一般人敢下的赌注。这意味着一旦无法及时归还贷款,乐视就会易主。在对手看来,此举就像一个疯狂的赌局。
孤独的行者
于外界来说,贾跃亭的崛起显得颇为神秘。有人说贾是“官二代”,还有人说他是“煤二代”。
“我父亲就是一个普通的体育老师。大学毕业后,我曾经在山西垣曲地方税务局做过半年网络技术管理员,然后就辞职开了一家实业公司。”贾跃亭说。
乐视网创业初期,曾经56个人挤在一间1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在这个公司,没有太多等级概念。
贾很少对外融资,这在疯狂烧钱的视频网站圈子里,曾经被当作一个笑话。
事实上,他最希望全员持股,最后出于法律对于上市公司的规定而未果。“但老贾给了很多员工原始股,股价在12元。”现在,乐视已经是创业板第一股,股价高达38元,总市值已超过了优酷、土豆网站。
“回头再看走过的路,乐视的每一次战略抉择都是对的。”乐视一位副总裁说。
当初,连美国的hulu网站都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贾跃亭坚持要做正版。
8年前,几百家视频网站都在做盗版、流量,几乎无人听说过网络版权。2005年,在一片不解声中,贾跃亭坚持一家一家去谈判、购买版权,当时音像的版权是天价,而网络版权还没形成概念,简直就是白菜价,“相当于白送的都有”。那些年,对于出品商来说,网络版权像是额外从地上捡到的钱,多少可以不计。
大约过了一年,美国本土才诞生了以正版长视频为主的hulu模式。2008年,当众多视频网站终于意识到网络版权时,价格已经疯涨。
如今,对于乐视电视来说,最严峻的局面可能是,倘若苹果凭借品牌最终推出电视机,乐视是否会成为先烈?
贾跃亭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对此并不担心。在他看来,苹果只是硬件思维,“比我们少了内容和电子商务。”“现在显现的一切,只是冰山一角。”
他笑道,“互联网20年前是图片时代,未来则会是视频时代。乐视网站的冰山底下,就是视频云开放平台。”
贾跃亭只去过一次美国。他最喜欢的就是马刺队更衣室里那一句话:当一切看起来无可挽回之时,我跑去看石匠重复锤击他面前的岩石一百次,而那块石头连一个裂缝都没有露出来。接下来的第一百零一次锤击之时,此石一分为二。不是因为这一次锤击,而是因为你的始终如一。
(余晖荐自《外滩画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