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纠结的“铁饭碗”
安小庆
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阳光商都居民楼上的“油田综合素质培训班”面对电梯间的墙面上,贴着巨大的培训介绍和招生简章——“为(使)2014毕业的二本和三本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油田职工,我校精心和考试的七科十五名教授、专家团队授课”。其中赫然醒目的是用大红色字体突出强调的两句话:“考分决定工种!大家要珍惜这次决定命运的机会!”
刚刚结束大学生涯的贾飞和张斌被父母驱使着,为这次被称作“决定命运”的考试而来。这次考试的讯息在两个月前突如其来,让整座城市陷入从未有过的振荡。
今年4月7日,大庆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庆油田)人力管理部门,向公司下辖的数十个部门和企业传达了2014职工子女的用工政策通知。针对过去较为宽松、几乎等同于“接班”的政策,今年大庆油田对本科毕业生做出了一定条件的限制:“一本”毕业和“二本”石油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英语本科通过四级和研究生通过六级者,基本会被直接签约录取。
但“二本”非油田相关专业和“三本”的应届毕业生则无法直接上岗就业,需要通过油田组织的名为“油田综合素质测试”的七科目考试,尔后委托大庆技师学院“委培”一年,最后再择优分配录取。
“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不敢相信!”44岁的庞艳芬是大庆采油二厂的工人,她和一些家长“怎么也不相信油公司不管我们的孩子了”。在他们看来,油田就是他们的安身之所。
“油后代”
这座城市的所有梦想和荣光,一直以来都无比紧密地与这个国家联系在一起。以大庆石油管理局为代表的超级国企,被视作“共和国的长子”。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包括庞艳芬父亲在内的第一代石油工人,被视作这份荣耀事业的缔造者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典型。
在大庆的部分公交线路上,还专门设有“老会战专座”。老会战还能以几乎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获得石油公司为他们修建的福利房。老会战的儿女,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顺利地在这个独立的石油王国内,成长,接班,成家,生子,成为人们口中的“油二代”。
生活如松嫩平原般平静,没有起伏。尽管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家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但在大庆,这一制度从未产生过实质影响。即使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的国企改革中,仰仗丰厚的石油资源,大庆油田也仅有少量员工被买断工龄。如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沈阳般剧烈阵痛的变革,对于大庆人来说始终是遥远的故事。
此前,大庆油田对于毕业于本科院校的职工子女,几乎是照单全收。2006年,油田录用了前来应聘的所有油田职工的子女——只要年满18岁。这次事件被大庆人称之为“大兜底”。
尽管从2008年起,大庆实施了对本科以下职工子弟的招工考试,但随着近年来大学的扩招,花钱读个“三本”已并非难事,因此当年的这次招工改革影响范围十分有限。
大庆人不愿承认的是,在磕头机不变的节奏中,大庆地下的石油已经越来越少,而油田外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在稳产5000万吨27年后,大庆神话终于在最高峰值发生拐点。2005年,大庆油田税前利润破千亿元,2013年下滑至573亿元。
上世纪末,大庆石油管理局重组改制。当时,油田职工已经有30多万人。巨大的人力和采油成本之下,改革已经无法回避。
当继承传统和生活惯性被打破后,庞艳芬和大多数“油二代”的父母们,在第一时间的不可置信后,出离愤怒了。他们迅速通过手机、网络和熟人社会组织了起来,连续一周前往大庆石油公司大楼前进行抗议活动,要求石油公司和往年保持一致,让孩子顺利回到油田接班。
“不用担心考试多难”
如今,距离4月中旬那场持续了近一周的抗议,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大庆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大楼下宽阔的广场,早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是,在内外巨大的分歧和撕裂下面,大庆石油子女招工改革引发的波澜,并未真正从这座城市的中心广场上退散。
新的招工政策改革公布后,又一种新的辅导班——“油田综合素质测试”辅导班应运而生。这一次,在刚刚布置打扫出来的临时教室里,坐着的是像张斌、贾飞这样的二本和三本应届大学生。他们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包括石油科技知识、计算机知识、自然基本知识、语言理解与表达、时事政治、法律与道德修养以及大庆精神与会战传统在内的七科学习。学费是每人6000元。而在招工辅导班里,“保过班”的价格可以达到三四万一个人。
今年的改革除了让刚毕业的很多大学生家长烦恼,也让很多已经参加完高考或者今年高三的孩子家长丧气地发现,上了大学不一定能签工作,不如直接在高三毕业后选择招工考试。
在一份由家长共享于QQ群的名为《关于传达油田公司职工应届毕业生招聘工作政策解释会有关要求的通知》中,油田公司保证“委培招用政策不变,人数与去年持平”。另外,这份会议记录这样宽慰焦灼的家长:“不用担心考试多难,不用上补习班。考试只是确定工种。”
石油公司承认“按照往年的政策接收已不可能。这项政策,是油田经过艰苦努力争取来的”。
“这表明家长们又一次成功了。”47岁的杜庭如苦笑着说。
“大庆的一切,地上服从地下”
双向十二车道的主干道两边是数不清的抽油机。被当地人称为“磕头机”的抽油装置,可能出现在大庆任何你可能想象不到的地方:儿童游乐园、工人新村、购物商场、快捷酒店、立交桥、佛教寺院、森林公园……
“大庆的规则就是‘地上服从‘地下”。这样的总结不仅指向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也暗示这座城市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命运法则。
这天下午该上七门考试科目中的“大庆精神与会战传统”。讲解完数十道有关大庆历史的选择和填空题后,最后是一道问答题。“如果你有幸成为油田的一个员工,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一名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好员工?”
贾飞开始记录老师的回答。当听到“我对大庆敬慕已久,从小受到熏陶,想要为之奉献毕生……”时,他和同伴们捂嘴偷笑起来。
张斌在答应父母回来上培训班之前,已经和父母有了一个约定:“我答应他们,就考一次。考过了我就干,考不过我就出去闯。”“即使我出去闯失败了,我发誓我不会让我的后代再留在这里。”时常微笑的张斌,在讲出这番话时异常严肃。不过,他尚未决定自己想象中可能的目的地在哪里。“广东或者武汉吧。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出去闯闯。”
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大庆精神和会战传统”课接近尾声,培训学校校长分发给每个学生一本《弟子规》。要求大家齐声朗读三遍其中的《孝亲颂》一文。读完一遍,还要报出自己的名字以作结。
“读慢一点,再慢一点,同学们,让我们在一字一句中充分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采访对象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