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版“迁都”呼声最高的十大城市
一、上海
2014年两会上,代表和委员再次提出将首都迁离北京的建议。此前有专家认为,上海更适合作为中国新首都备选。理由:①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国际地位高;②上海基础条件好,无需重建首都。③上海没有雾霾。④上海市民普遍欢迎新首都定为上海。
二、河南信阳
2010年,大西洋月刊报道指出,专家和民众都认为河南地处中原,信阳交通便利,做为首都非常方便对全国的管理。
三、湖北十堰
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日前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认为中国应认真考虑迁都,建议将首都迁往华中某中小城市(十堰)。梅新育主张应当在长江中下游之交处选择一个周边空地比较广阔的中小城市。新首都市中心能够提供其他现成大城市所无法提供的地皮建设中央政府各个部委。新首都还应满足一个条件:本地人口不宜太多,容易全部使用普通话交流。
四、四川成都
四川省省会,西南重镇,为发展中城市。全市城市面积12390平方公里(中国直辖市和副省级行政区第十八名),中心城区面积598平方公里。2007年,成都市国内生产总值为3323亿元人民币(全国城市第十二名)。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
五、重庆市
全市面积全国最大,新建直辖市。全国省级行政区第二十六名。重庆市,城市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全市面积为天津、上海、北京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2007年年底,重庆市户籍人口总量已达到3235.32万(中国省级行政区第二十名),人口密度379人/平方公里(全国省级行政区第十二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6‰(2007年)。2007年,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4160亿人民币,排在全国城市第七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和天津。人均GDP为14011元。
六、陕西西安
陕西省省会,千年古都,数十王朝成功立业之地。我国16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总面积14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215万。2008年西安市全市GDP达到2190.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12元。在中国历史上,有20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
七、湖北武汉
湖北省省会,城市面积大、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号称“百湖之市”,我国16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武汉全市总面积8467.1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557平方公里,为全国最大。2008年武汉市全市GDP达到3960亿元,接近全省四成,位居全国第十三名。武汉市,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八、陕西汉中
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全市辖十县一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汉中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建设试点地区。汉中,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如历史上的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汉中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同时,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承载着汉中地区绝大多数的人口。2007年,汉中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98亿元,财政总收入为24.4亿元。
九、黑龙江哈尔滨
毛泽东曾想将首都定在哪?哈尔滨。
哈尔滨是中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一直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所在地,为东北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考虑到哈尔滨是当时最安全的大城市,与苏联最近,便于取得苏联的支援和帮助,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特地批准哈尔滨为特别市,非常重视这块风水宝地,并准备在这里宣布建立新中国。迫于当时国民党政府仍然占领着中国半壁河山,要把那些著名人士接到大连再转往哈尔滨,共商建国大事,绝非轻而易举之事。最后,毛泽东遂放弃定都哈尔滨,选择了北平。
十、“中京”华中?
在理想主义者的设想中,未来的中国首都应该是怎样的?也许不必是庞大的城市,甚至也不必声名显赫。北京理工大学的胡星斗教授说他在2006年给中国政府写了一封公开信,在这封信里,他建议中国应该在中部地区择地另建新都。胡教授说如果在华中建都,对防范外来袭击较为有利(他认为北京容易受到来自海上的侵略)。胡教授主张把这个新首都叫做“中京”,意为“中部的首都”(北京意为北部的首都)。
(此文仅代表民间议论,不代表本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