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矢志强军为国铸利剑

点击:0时间:2022-06-27 15:27:54

陈小菁+邹维荣++宗兆盾++许京木

飞得更远,打得更准!瞄准明天的战争,西北某基地研究员、导弹试验专家陈德明,一次又一次向导弹武器试验的科技高峰发起冲击。入伍26年来,他执行过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攻克10余项核心技术难题,获得10余次国家和军队奖励,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人们说,陈德明用导弹腾飞时的烈焰照亮了精彩人生。多年来,正是为了铸就大国空防利器的使命担当,激励陈德明在导弹武器研究领域不断攻坚克难,使他成为矢志强军的科研先锋。

敢为人先,反导试验打出国威军威

大漠戈壁,入夜时分,警报骤响。一枚“敌方”导弹触发雷达预警,向我国上空飞来。

“跟踪目标!”西北某基地反导试验指挥大厅响起急促的调度口令。指挥显示平台上,几十组数据、曲线频频闪烁,该部配置在大漠中的光测、雷达、遥测设备,密切追踪“敌弹”。

“5、4、3、2、1,发射!”一枚反导拦截导弹犹如神剑出鞘,直刺苍穹。

数分钟后,显示屏传来大气层外“敌弹”被摧毁的清晰画面,两弹碰撞发出的灿烂光芒照亮茫茫夜空,我国又一次反导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欢呼,握手,拥抱……指挥大厅内,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赞许目光投向指挥席上的一个身影——他就是破解这一重大难题的反导试验靶场副总设计师、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

这一刻,陈德明悄悄拭去激动的泪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神剑掠空惊天地,烈焰升腾啸九天。从白手创业托举神剑腾飞,到奠基铸盾助力神剑出鞘,几十项国家和军队奖项、发明专利可以作证,陈德明和他的创新团队矢志强军、捍卫祖国天疆的创新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反导拦截技术,被称为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钱学森归国不久,就向中央领导同志谈到了“反导”问题,并按照毛主席指示开展了相关研究。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条件制约,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反导这个东西,有和没有大不一样!没有反导能力,我们的国土就完全暴露在敌方导弹威胁之下;拥有了反导技术,就相当于在大气层外为国家安全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如山使命,铁肩来扛。陈德明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把“反导”这件事干成!

这是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冲锋,更是一场寂寞的“马拉松长跑”。

上世纪80年代,还在湖南老家读高中的陈德明,偶然观看了一部名为《飞向太平洋》的电影。该片以1980年我国向太平洋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为背景,热情讴歌了科技工作者打造大国重器的动人风采。凝望着运载火箭刺破苍穹升空的壮美画面,陈德明在心中默默埋下了一个“为国征战”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陈德明报考了当年唯一开设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的国防科技大学。1990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优厚待遇条件,怀着“矢志强军、逐梦靶场”的决心,坚定地踏上了驶往西北大漠的列车。

“在我身后的这片戈壁滩上,老一辈科技人员曾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两弹一星伟业。只有置身这片神圣的土地,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导弹事业尽一份力。”陈德明从此习惯于对着地图,把导弹飞行轨迹在心中详尽描绘。从起点到落区,一个点一个点地连起来,沿途的高山河流、城市村庄、戈壁荒原,尽入眼底。在陈德明看来,那不仅是一组组数据,更是一组激动人心的音符、一段波澜壮阔的旋律。

本世纪之初,陈德明接过了反导的“接力棒”。在国家重启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之前,他就带人着手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扎实搞好技术储备。那段日子,陈德明完全进入了一种忘我境界,吃饭时想到关键技术,他就扔下碗筷冲进书房;睡觉时有了新思路,他立刻翻身起床记在纸上。

近千个日日夜夜,连续多个波次不知疲倦地攻关,陈德明和他的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3项核心关键技术,硬是闯出了一条中国反导靶场建设之路。最终,陈德明提出的“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两种能力、突破三项关键技术”的反导靶场建设目标,被最高决策层采纳。中国反导技术研究,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3年后,首次试验如期而至。然而,就在发射前不久,试验的关键系统“拦截指令系统”突然出现“不能连续接收信号”的问题,靶场原本紧张的气氛骤然加剧。各方协同攻关,故障虽然很快排除了,但大家心里仍不踏实,专家组连夜召开会议讨论。面对众多专家质疑,陈德明现场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验证,郑重表态:“试验绝不会出现问题。”

新年伊始,大漠深处一声巨响,一枚拦截弹犹如神剑出鞘,一击命中高速飞行的靶弹。5分钟后,试验成功的喜讯从西北大漠飞到了北京。初战告捷,反导试验打出了国威、军威,标志着我国在反导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首次反导试验圆满成功,中央军委给陈德明记了一等功。面对厚褒重奖,他丝毫没有懈怠,立即投入到下一个攻关课题中!

从末段到中段,从地面到太空,从大气层内到大气层外,陈德明和他的战友们构筑起一个无比宏阔的反导试验靶场,擎起战略防御之盾,也把共和国的疆域拓展到天疆。

紧盯前沿,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基地历史展览馆内,“大漠雄风”4个大字遒劲有力;一枚枚雄姿挺拔的导弹模型,见证着大漠靶场军人铸剑图强的使命担当。

能战方能止战。基地负责试验鉴定的这些导弹武器,在装备部队后能否快速形成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靶场试验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挺立大漠望大洋,身在靶场观战场。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试验鉴定工作的陈德明,时常警醒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战场上要敢于冲锋,科研场上要敢于攻坚,碰到问题‘躲着走,无异于战场上的逃兵。”

当年海湾战争爆发时,“爱国者”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的画面,深深印在陈德明脑海中。那时,西方国家在导弹武器技术领域一直领跑世界,其重大关键技术甚至比我国领先许多年。决定到基地工作时,陈德明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么一段话:“做科研一定要紧盯前沿,抢占战略‘制高点,做出领先世界的成果来。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如果总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以我国的基础条件,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这些年,陈德明始终用鹰一般的眼睛扫视未来战场,盯住科技前沿,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在完成一次次急难攻坚任务中,走出了一条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创新之路。

一次任务中,陈德明发现:导弹武器“一次试验只能验证一个目标”,且“一个导弹型号需进行多次试验”,鉴定周期长、投入经费多。经过缜密分析研究,他大胆建议“在一次试验中同时验证多个目标”。结果,这一建议却遭到国内知名专家的反对,大家担心“一箭多雕”可能变成“鸡飞蛋打”。

面对质疑,陈德明反复推演,拿出精准数据,使得这一方案得到专家认可。新型试验方案应运而生,不仅为部队节约了大量试验经费,还加快了导弹武器列装部队的进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上世纪90年代,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杀手锏”武器,某型导弹进入定型试验阶段,急需装备部队。这时,一个重大考验摆在陈德明眼前:要完成该类导弹的鉴定定型,通常需要进行9次成功试验,可当时,基地只有4枚试验弹,而且导弹发射阵地与效应靶场之间的距离远远小于导弹射程——这就好比让人在手枪射击场考核鉴定狙击步枪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再好的枪手也要犯难。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超常任务须用“超常规”手段。经过不断改进创新试验方法,陈德明带领团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了导弹精度科学评定指标,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装备部队。

10年后,基地新建了满足导弹射程要求的效应靶场。该型导弹又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导弹估算结果与实射数据高度吻合。一位老专家不禁赞叹:“你们真了不起,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在常人眼中,导弹专家勾画的不过是一纸之图。但在他们笔下,一笔一画莫不与战场相连。一年仲夏,某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这是该型导弹列装前的一次关键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拿不到宝贵的实验数据。当时,一些专家先后给出了几十个残骸落点坐标,分布范围达上万平方公里。基地每天组织官兵深入“生命禁区”,展开“大漠寻针”式的搜索,却始终一无所获……一筹莫展之际,陈德明向上级主动请缨:“我来试试!”

在分析了导弹飞行视频后,陈德明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经过7天7夜的反复建模计算,最终把落点定位在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很快,搜索一线传来好消息:“弹头找到了……”

有人说,设计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然而,作为戎装在身的“导弹试验设计师”,陈德明却说“决不能让‘导弹作品留有遗憾”。他执行过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攻克10余项核心技术难题,致力于用创新来“消除遗憾”。

甘为人梯,带领科技创新团队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陈德明所在的西北某基地,功勋卓著。这个基地曾发射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也曾把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送抵太平洋。

当年,在物质条件艰苦、科技积累薄弱的情况下,基地为何能完成这么多科研任务?

“因为我们在人才、科研上,既有‘高地,又有‘高峰。”回望历史,陈德明陷入深思:“唯有人才,难在人才!导弹事业需要一茬茬堪当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反导项目的启动实施和顺利推进,陈德明怀着一腔热忱,毅然挑起了组建新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千钧重担。2011年,在陈德明的推动下,基地整合技术资源,组建了“导弹靶场突防技术”创新团队。“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只有抓好人才集聚,实施育才接力工程,才能在科技创新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大漠靶场,再一次响起向科技进军的嘹亮号角。

“如果把团队比作一个拳头,那么我就是这个拳头上的大拇指。”陈德明直言说道,“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如果自己在困难面前低了头、认了输,整个团队就会丧失虎性狼气,变成一群毫无战斗力的绵羊。”

2011年,基地组织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上级机关把评估的任务交给了陈德明团队。

“精度要高于靶场设备测量精度1个量级,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领受任务后,大家的心里如同压了一块巨石。在很多人看来,利用靶场现有设备完成这项任务,根本不可能。

就在大家十分为难的时候,陈德明鼓励大家迎难而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对靶场数十次任务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20天后,该型导弹飞行试验一举成功。试验结果表明,陈德明的理论分析模型、算法软件和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任务要求。

“只要你有想法,大胆放手干,我给你们撑腰。”陈德明既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也宽容失败。导弹试验“定错一个点,白干好几年;算错一道公式,损失上百万。”一位工程师在某型导弹试验鉴定过程中出现测算失误,为此惴惴不安。陈德明主动承担责任,并帮助他破解难题,重新激发了这位“初生牛犊”的创新激情。

一次,陈德明领受了一项重大科研任务,他点名让年轻的工程师赵海龙担纲课题负责人,并鼓励他说:“你们好好干,有困难找我。”在他悉心指导下,均由年轻人组成的课题组经历千难万险,攻克一项又一项难关,终于大功告成。上报奖项时,陈德明却一笔将自己的名字划去。

“作为科研人员,如果总盯着权力,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对我们关闭;如果总是瞄着利益,就不可能取得大成果。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可能有所成就。”陈德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名利”二字。从2003年到2008年,想要专心进行学术研究的陈德明,曾3次请辞研究室主任的行政职务,基地领导最终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请求。

甘于寂寞,甘为人梯。陈德明用火一般的激情,点燃了大漠之春。近年来,在陈德明的示范带动下,基地有28个创新团队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科技创新的火种已经点燃,我国的导弹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如今,49岁的陈德明带领成立仅6年的团队,完成了20个重大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授权专利。更令人振奋的是,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的成功开发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有的完成了基于北斗的电波折射实时修正系统;有的通过高精度脱靶量估算技术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某型导弹飞行试验,给出了高精度的脱靶量……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新的反导技术试验,将反导技术推上新的高度。陈德明始终保持着战士冲锋的姿态,他说:“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对抗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反导技术的研究发展永远都是在路上,我们永远也只能在路上。”

标签: 导弹 靶场 大漠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