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国自戕”?

点击:0时间:2022-07-09 07:50:57

郑若麟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也因此成为获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国家。但中国媒体普遍比法国自己数的要多一次。其中的差异在于中国裔法国作家高行健。《灵山》的作者在中国被视为法国人,在法国却依然是“中国人”。法国媒体在对诺贝尔文学奖进行回顾时,几乎都把高排除在法国获诺奖作家行列之外。一个其母国和寄居国都不屑于承认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潜台词颇令人深思。

莫迪亚诺在获奖前不到十天刚刚出版的新作《为了让你不在这个区迷路》却并未攀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高踞榜首的是一本题为《法国自戕——令法国衰败的40年》的政论书。

此书一问世即大受欢迎,目前已经连续二十多天高踞法国畅销书榜首。与此同时,这本书也引起法国各界人士的巨大争议,左、右翼围绕这本书争吵不已,各自立场都趋于极端化。支持者大赞其“勇于说出真相”,而反对者则惊呼“赤裸裸的历史反动思想”……这本书的畅销,恰恰证实了法国社会思潮风向正在急剧向右转。从这一背景看,极右翼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在2017年时当选法国总统的预测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这是否能与二战前夕希特勒当选上台相提并论?目前下断言显然为时过早。

作者艾利克·齐姆尔是法国著名的“另类记者”,以大胆直言、特别是公开宣扬被批为带有“极右”色彩的政治主张而倍受争议。在这本《法国自戕》中,齐姆尔描述的是法国自戴高乐将军逝世以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

众所周知,法国与西方其他发达民主国家一样,近年来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困境。尽管法国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法国悲观主义情绪却依旧弥漫整个社会。超过10%的失业率、高达2万亿欧元的巨额债务、社会福利的日益削减(取消优秀学生奖学金、取消部分家庭的多子女国家补贴)、犯罪率不断上升、经济增长率却不断下降,使得法国社会充满了“愤怒”,充满了要“寻找责任者”的冲动。齐姆尔的书用大胆甚至是“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全面否定目前法国主流价值观的思潮,来总结和解释导致法国出现今天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

齐姆尔认为,法国堕落到这一地步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上;是因为40年来法国在意识形态领域被平等、多元文化和绝对的自由主义等“1968年5月左翼思想”所统治,一步步自我摧毁了一个正常社会所应该拥有的正常价值观:如家庭、民族、工作、国家、学校等等从而走向崩溃。尽管这种说法在法国左翼思潮占据明显统治地位的精英阶层(从大学到媒体,以及学术界、政界等社会上层)看来明显属于“政治不正确”,但却迎合了法国社会相当一部分(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中、下层民众的心态。 齐姆尔认为,正是同性恋、女权主义和伊斯兰等异端思想摧毁了法国传统价值观,从而导致法国社会的堕落。要重振法国,只有在思想上正本清源,重归传统。齐姆尔的书大受欢迎,恰恰反映了今天法国社会正处于最强大的“保守主义思潮”席卷之中。齐姆尔被主流媒体与接受,而其他一些与他几乎有着同类思想的人,则被法国主流思想界有意忽略。如著名作家阿兰·索哈尔就是一例。索哈尔的观点被认为甚至比齐姆尔更深刻,但因其被指责有“反犹色彩”,因而遭到主流媒体的全面封杀。但索哈尔的书也几乎本本畅销。从法国的这股潮流来看,说法国目前正处于对1968年5月风暴以来的“左翼思想”(否定家庭价值、否定国家权威、否定爱国主义、主张人权至上、主张干预主义……)最强烈的全面反思之中,绝对是恰如其分的。

令人惊讶的是,这股遭到齐姆尔质疑且日益为法国民众所抛弃的西方“左翼思想”却被中国部分知识界视为“先进意识形态”的代表,并涂抹上“右翼自由派思潮”的色彩而一心要引入中国。正如当年法国著名的“毛派”知识分子、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却被中国思想界当作“走出文革”的旗帜一样荒诞……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