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把握好四个着力点

点击:0时间:2022-07-24 16:48:01

腾克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就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策略性问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改革任务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重点就是要深入推进国企、金融、财税、土地、户籍等各个领域的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要把握好四个着力点。

着力清理无效供给,消除经济转型阻力。在改革中要加快“去产能”的步伐,积极调整资源配置和优化产能结构,近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僵尸企业”的存在一方面吞噬了太多的流动性,挤占了市场信用;另一方面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拖累,造成了产业发展困局。在清理无效供给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出来,学会利用市场的力量强行去杠杆,实施消化、重组等一系列组合拳,让“僵尸企业”该破产的破产、该关门的关门、该重组的重组,通过加快去除过剩产能,来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着力提高供给品质,增强经济增长动力。据估算,2015年我国消费者在全球的奢侈品消费高达1168亿美元,已经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近一半。在各种媒体上,我们经常见到中国人在国外抢购奶粉、化妆品甚至马桶盖的报道。中国人旺盛的消费能力与中国的产品质量和消费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核心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着力开发潜在供给,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在貌似“饱和”的市场供给条件下,在诸多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供给短缺”,某些垄断企业和特权部门从中获取超出正常水平的稀缺性溢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社会资本可以进入法律未禁止的服务业领域,但由于行政垄断和行政管制的存在,以及部门、行业利益结构的固化,社会资本事实上很难进入医疗、教育、金融、交通、通讯等部门。这就使得这些重要的服务业领域难以通过公平竞争来提高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为此,要打破垄断、放开市场,开发这些领域的潜在供给,更好地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着力创造新的供给,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再一味依赖“后发优势”,模仿和引进永远占领不了高端市场。要强调“先发优势”,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依靠产品研发和创新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好创新引领发展倍增效应,加大创新投入,研发更多新产品,提供更多新服务,培育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田旭东endprint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