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 情绪爆发点
点击:0时间:2022-09-20 17:30:44
1980年年初 开谈“迁都”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汪平上书建议将首都迁出北京,开启“迁都”动议序幕。
1984年 上书中央
社科院学者黎鸣向中央提交迁都提议书,后未有下文。
1986年 引起震动
有学者再次提出迁都,一度引起极大震动。
2000年2月 官媒关切
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以整版篇幅刊登青年建筑学者方可的文章《北京城会被迫迁都吗?》,被认为是当时官方媒体对迁都一事的难得回应。
2000年5月 总理忧心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浑善达克沙地。当时美国的《新闻周刊》记录下朱总理的一句话,“如果治理不好沙案,北京就有迁都的危险。”
2006年3月 组团提案
北京经历严重沙尘暴天气,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479名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迁都。
2007年11月 谈论“迁都”选址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撰文,认为中国应认真考虑在华东某地选址迁都,并且本地人口不宜太多,容易全部使用普通话交流。
2008年2月 上海“入围”
有学者合作撰写长文《中国迁都动议》,提出“一国三都”构想,即选择合适地点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行政首都,将上海作为国家经济首都,北京作为文化科技首都。
2010年9月 舆论列出迁都名单
中秋节当晚,北京143条道路严重堵车。不久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理事陈宝存再提迁都话题,他说北京“首堵”已成常态,似乎不迁都已经很难改变城市的路况。这年年底,上海学者沈晗耀提出,未来的新首都应选在湖南岳阳或河南信阳,引发网友热议,出现一份民间迁都后备名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