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亲历十三陵水库建设工作

点击:0时间:2022-11-09 10:46:40

张培义 龚喜跃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市区的地表水源仅有西郊玉泉山一处,平均年出水量只有3000万立方米,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农业用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有计划地开发水利资源,在流经北京地区的永定河、潮白河等几条主要河道上修建水库。北京周边相继修建了四个大水库,除了官厅水库于1954年5月竣工外,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和密云水库均同时建成于“大跃进”时期。四大水库的建成,基本解决了北京地区受困多年的缺水之苦。我作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一名普通干部,有幸参加了十三陵水库的建设工作,回顾当年,不胜感慨。

为中央国家机关参加劳动

做保障和联络工作

十三陵水库于1958年1月21日开始建设,正式动工前一天,即1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国务院反映,修建十三陵水库每天尚缺劳力约1万人,希望中央国家机关能以参加义务劳动的方式给予支援。21日,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指示由国管局负责牵头承办此事。

接到任务后,国管局随即组织了一个临时机构——国家机关义务劳动办公室(以下简称“劳动办”)。交际处副处长任民担任劳动办负责人,我为联络员,另一位是司机赵根繁,局里还为我们配备了一辆吉普车。

劳动办成立后,我们立刻开始前期准备工作。白天跑水库工地了解情况,领受任务,查看劳动场地,安排住房;晚上开会研究方案,排列各单位出工时间顺序。还要与财政部协商出工补贴问题,与粮食部门研究制定粮食供给问题,要考虑电话通讯、劳动工具、照明设备、医疗救护、广播网站、宣传报道等问题。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睡办公室是常事。

此时,水库工程已经动工,参加建设的各路大军纷纷开赴工地。有北京各县组织的民工、市县党政机关干部、市商业企业系统的干部职工、各大院校的青年学生和驻京部队,等等。为了尽快保证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的劳动队伍进驻工地,齐燕铭副秘书长在中南海召开了各部委办主要负责人会议,亲自动员部署,并按照我们提供的报表下达任务、提出要求。会后,各单位立即行动起来。那几天,我每天守在电话机旁与各单位联系,了解情况,解答问题,协商出勤人数,安排出发时间,整整打了三天

電话。

2月3日,我们劳动办的三位同志带上简单的行李,坐上吉普车,正式进驻工地办公。当天率先开进工地的是水利部的300余名干部职工,他们自行解决食宿,由昌平县水利局给予安排。下午,任民带我去水利部驻地看望大家,一方面表示慰问,一方面征求意见,搞调查研究,我把了解到的情况一一做了记录。

晚上,任民召集大家开会,我在会上提出了一个方案:由于水库周边已被数万名民工的工棚、部队的帐篷围满,机关干部的劳动队伍只能驻扎在昌平县城。从前期情况看,如果由我们统一给大家安排食宿,困难会很大。根据水利部的经验,可要求后续各部委自行到昌平联系对口单位解决食宿,以减轻劳动办的工作压力。仍由劳动办负责安排的住所,规定每人占地长2米、宽为0.9米,有条件的可自备上下铺,没有床的一律睡地上。任民同意了我的方案。

会上,我们还研究确定了以下几点:(1)各单位自行解决炊具、餐具、炊事员,自己就地“埋锅造饭”。(2)各单位组织人员参加义务劳动的时间,原则规定为两星期一轮换,每批出勤人数需提前报劳动办备案,由我负责统计审核。伙食标准定为每人每天0.5元,粮食用量定期上报后由我负责核准报审。(3)由工程总指挥部按照各单位参加劳动的人数,提供简单的劳动工具,如铁锹、洋镐、扁担、土筐等,其他技术工种所需特殊工具及其技术指导,由任民负责找十三陵水库工程总指挥部的工程部协商解决。当时的工程总指挥是罗文坊少将,政委由北京市副市长赵凡担任。

当时我们劳动办借用的是昌平县委机关大院的两间平房,只有一部电话。任民要我第二天开始向后续各单位打电话提要求,尽快落实劳动队伍入驻昌平的有关事宜。那天,我们又工作到深夜。

随后几天里,各部委按照规定时间陆续组织劳动队伍进入工地。我们将中央国家机关劳动队伍按系统分别组建了13个大队、75个中队、329个小队,一些局、处级领导担任了大队长或中队长,他们常驻工地,直到工程彻底完工才撤离。

从2月3日到6月30日,近五个月的时间里,由358个单位、8.7万余人组成的中央国家机关义务劳动大军,承担了十三陵水库工地建设的50余项施工任务,包括修建大坝两侧的护坡、漏水坝、坝顶公路、环湖公路等主体工程和清除草皮、修整道路、采料备料、装运土石等辅助工程,为水库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3月5日,经十三陵水库工程总指挥部研究决定,为了便于统一指挥,由中央国家机关、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北京市党政机关共同组成十三陵水库建设机关指挥部(以下简称“机关指挥部”),具体负责三方施工队伍的组织、协调和工程事项。机关指挥部由国管局劳动办改编组建,任民为负责人,北京市公安局的张瑞祥任副指挥。几天后,又调来了三位同志,他们是青年报社的柴树珠(女,主要负责新闻报道工作)、人民日报社的芦顺义(主要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和国管局的霍宝凯(主要负责与总指挥部、各部委大队的协调联系工作)。我仍负责后勤保障和对外联络事宜。

4月中旬,天气渐暖,十三陵水库工程进入决战阶段。为了抢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大坝合龙蓄洪的任务,各单位都在抢时间,加班加点地昼夜施工。那时没有便利的通信设备,从昌平县委到水库工地,最少要跑六里路。为了加强领导、就近指挥,我们把机关指挥部搬到了大坝前的一排木板房内。机关指挥部还组建了一个话务班,由六名女话务员昼夜值班,随时保障与总指挥部及13个大队的通话联络。话务员都是从中国科学院抽调的,电话线除了我找邮电部领导批了2.5万米外,任民与总指挥罗文坊联系后,我又去在水库劳动的驻京部队借了5000米,同时还借来了15部手摇式电话机。

一开始,机关指挥部的同志上工地、去昌平南口或北京市区时,不是步行就是搭车,后来我们从家里骑来了自行车,就方便多了。我回北京市区办事时就经常骑车往返。那时还年轻,30多岁正当年,骑40多公里的路到城里也不觉得累。不久,局领导看我们业务量太大,又给借调了两部小轿车,以满足工地救护和联络指挥之需。

难忘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那个年代修建水库,很少有大型的挖掘机、大吨位的载重车,独轮车和排子车在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已经算“先进工具”了,劳动者们用的只是简单的锹、镐、钎、竹篓、土筐和扁担。凭着这些简陋的工具,人们每天要向大坝运土近5万立

方米。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党和政府动员党、政、工、农、商、学、兵等领域40余万人,用义务劳动的方式,在不到七个月的时间里就胜利建成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而且,因为采用了义务劳动的修建方式,十三陵水库的全部造价只有400余万元,主要用于拆迁安置五个村的农民及修水库的用料、用电、用油和工具采购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奇迹。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当你来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展现在眼前的是十几万劳动大军汇成的人海、歌潮、旗云,无数条人流组成的扁担队、小车队像潮水般一上一下地扑向大坝,无论是多拉快跑的民工壮汉、铲土如飞的年轻士兵、凿石运料的机关干部,还是挑起扁担英姿飒爽的年轻姑娘,大家全都抱有一个信念,凝成一股力量,那就是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地尽快建好大坝,建成水库,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那千军万马、红旗招展、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永远难以

忘怀。

毛主席来到工地

1958年5月25日下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全体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来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

劳动。

广播喇叭一播出这个消息,整个工地欢声雷动,旌旗挥舞。10万劳动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呼喊着一个共同的口号:“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口号声惊天动地,震撼山岳,一浪高过一浪,久久不

能平息。

那天的北京烈日高照,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地上也没有一丝微风。身着灰布衣、頭戴大草帽、脚穿圆口布鞋的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广大劳动者一起在工地上铲土装筐,参加劳动。不一会儿,毛主席脱掉了外衣,摘掉了草帽,继续铲土。围观在四周的农民、士兵、学生、干部群情激奋,热烈鼓掌,许多同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休息时,工地政委赵凡陪同中央首长登上了水库东墩台,观看工地全景。只见一条高高隆起的大坝展现在眼前。赵凡向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首长汇报说:“这条大坝高29米,现在已筑到23米了。”毛主席问:“什么时间能够建成?”赵凡略一思索,坚定地回答:“报告主席,我们一定在7月1日前竣工,向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听后都满意地笑了。

毛主席和全体中央首长在工地上参加劳动、视察、听取汇报,一直待到晚上7点,才赶回北京。应赵凡请求,毛主席还挥笔写下了“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后被镶砌在大坝的护坡上。

周总理高举红旗

周总理对北京地区修建水库的事十分重视,曾三次到十三陵水库工地视察,并亲自参加劳动,给工地建设者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1958年6月11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向周总理报告说,毛主席要求组织政府部门的部长们去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一周的劳动。周总理立即进行了部署,机关指挥部的同志得到消息后也马上着手准备。一方面为即将到来的部长们准备了300余把铁锹,100余副扁担土筐;另一方面,任民派我去工程兵技术学校为周总理及部长们安排食宿。我带着机关指挥部的介绍信,来到位于昌平县城东北的工程兵技术学校,找到了校务部主任赵永堂,说明来意。他一听是总理要来,既高兴又紧张,深感责任重大,当即安排战士们腾宿舍、搞卫生,并布置了总理的办公住房(房间里只备有一张木床、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从工程兵技术学校回到机关指挥部后,任民又交给我一个“特殊任务”——想办法为部长们组成的劳动队做一面红旗,并在旗帜上印上“机关第四支队”的字样。接受任务后,我把找旗杆的工作交给了赵根繁,自己骑车又跑去昌平县城订制红旗。

6月15日,周总理亲率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直属机关的干部职工500余人,组成第一批劳动队伍,开赴十三陵水库工地。这支队伍中,有部长6人,副部长、副主任64人,部长助理50人,司局长174人,中直机关领导39人。

下午3点左右,周恩来、习仲勋、罗瑞卿等领导同志带领这支劳动队,顶着烈日,从昌平县城的工程兵技术学校步行六里多地,来到大坝前的机关指挥部门口。工地上一下沸腾起来,群众跑过来夹道欢迎这支劳动队伍。我正和机关指挥部的几位同志给领导们装运劳动工具,忽然看见队伍中正传接着一面红旗,等我看清楚那正是写有“机关第四支队”的旗子时,红旗已经传到了周总理手中。看见这面红旗的旗杆,我心里一沉,手握工具愣在那里,心想:“小赵同志从哪儿找来这么根又粗又高的大旗杆呀?快有六米长了!”事过多年,再提起旗杆的事时,赵根繁还一脸懊悔地说:“当时谁想到周总理会亲自打旗呀?就这么根杆子,还是我跑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在一家山货铺的后院找

到的。”

6月的骄阳,晒得脚下的沙砾发烫。周总理神采奕奕地高举着这面红旗,带领队伍大步走上了沸腾的工地。到了工地上,闻讯赶来的总指挥罗文坊向总理敬礼,刚说了句“欢迎各位首长的到来”,周总理立即纠正说:“这里没有首长,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就请总指挥下达任务吧!”

在劳动中,周总理时而推车向坝上运石料,时而弯腰铲土装筐,有时还和大家一起肩并肩地排成长龙传递土筐。在他的表率作用激励下,第四支队的劳动者们特别能战斗,劳动效率非常突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不乏一些战功卓著的老红军、老八路、老英雄,许多人身上还残留着敌人的弹片,但他们个个像周总理一样,在劳动中表现出战争年代那种拼命精神和工作热情。指挥部给第四支队下达了一星期备石料260立方米的任务,结果他们只用两天就完成了。经过请求,又追加了320立方米,最后他们还是超额48%完成任务。

当天下午6点,周总理和第四支队的同志们一起在工地上吃晚饭。大家同吃一样的干粮、咸菜,同喝一桶菜汤,吃完继续参加劳动。环顾建设中的工地夜景,人们更是感到兴奋和感叹。工地上到处闪烁着灯火,有电灯、汽灯、马灯,部队甚至还打起了探照灯。在灯火的辉映下,建设者们挥汗如雨,热火朝天地干着,此起彼伏的歌声、劳动号子声汇成一曲雄壮的劳动交响乐,直冲云霄。周总理和第四支队的同志们一直劳动到深夜11点,才披星戴月地赶回昌平驻地。当晚,周总理就下榻在工程兵技术学校那间布置得十分简单的房间里。

十三陵水库胜利竣工

1958年6月30日,在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在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十三陵水库胜利竣工。7月1日,召开了隆重的竣工庆祝大会。至此,全体水库建设者为党的37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大厦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为人民群众改造山河的英雄气概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工程收尾阶段,总指挥部布置了各单位的评功授奖活动。中央国家机关所属的13个大队中有6个荣获了“先进大队”荣誉称号,24个中队和329个小队获得了“先进集体”的奖状。8月4日,国管局召开大会,向参加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的各机关单位颁发了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十三陵水库建设总指挥部授予的锦旗。我和赵根繁被评为“工地组织”劳动模范,每人还获得了一枚精致的劳动奖章。

岁月如逝,斗转星移。告别那个火红的年代,已有60年了。今天,十三陵水库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光秃的蟒山、漢包山、豆角山等已经满是苍松翠柏,到处郁郁葱葱,被开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水库四周垂柳如帘,繁花似锦;坝内碧波粼粼,鱼翔浅底;坝外果树成行,春华秋实。“昌平八景”之一的“天峰拔翠”遗址,已成为今天的九龙宫公园。矗立在公园内的一块纪念碑上,镌刻着周总理在水库劳动时的挥笔题词: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四周被鲜花簇拥,每天引来无数的中外游客驻足凝视。

今昔对比,感慨万分。我想,老一辈革命家生前为国为民的诸多梦想和心愿,现在正逐一得到实现;祖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可以告慰先辈们的在天之灵了。(编辑 杨琳)

作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离休干部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