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托马斯·皮凯蒂来中国

点击:0时间:2022-11-22 12:30:22

黄小刀

11月11日,在中国被很多人称为“光棍节”,也是中国女人在网上“血拼”、狂欢的一天。托马斯·皮凯蒂选择在这样一个日子来到中国。

他来中国,只有一个目的,宣传他的新书。他自己的新书中文版中称,中国“把反腐作为当前要务是完全必要的”,但仅靠反腐单项措施无法建立公平社会,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累进税收制度。

这位经济学家因为一本书,迅速在美国和欧洲引发了一场持续的“皮凯蒂热”,他有着“摇滚明星”一样的人气。

今年3月,皮凯蒂在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21世纪资本论》的书。他用详尽的史料和数据论证,资本收益显著高于经济增长率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财富向少数人集中,世界的贫富差距正在严重恶化,他开出的处方是,必须加强政府干预,以向富人征收重税的方式来重新分配社会财富。

这本经济学专著在美国上市一个月不到就脱销了,4 月下旬则登上亚马逊图书销量榜榜首,成为最佳畅销书。到今年7月,它的英文版已经卖出了45万册,法文版也卖了15万册。

《21世纪资本论》打破了美国出版界的纪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一个月内连写了4篇评论文章,认为这本书是本年度乃至最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著作。《商业周刊》高喊“经济学的风暴要来了”,《纽约时报》则称这本书可以与“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一比高下”。

法国人托马斯·皮凯蒂毫无征兆地火了,美国各界狂热地追捧着这位70后经济学家,无数人在媒体或者博客、论坛中发表观点,参与对他和他的作品的辩论、评价。他被邀请参加了多个电视节目,甚至如《扣扣熊报告》(The Colbert Report)这样的综艺节目。白宫和美国财政部也与他进行了会谈。

5月,在纽约市立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举行的一场严肃的学术报告,因为有皮凯蒂的参与,门票早早销售一空,主办方不得不在隔壁的礼堂转播报告现场。一个月后,他在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演讲,黄牛党把二手门票炒得价格惊人。

美国媒体称,皮凯蒂是一名“摇滚明星般的经济学家(Rock-Star Economist)”。在此之前,他只是个几乎毫无知名度的法国左翼知识分子。2007年,他曾协助法国社会党罗亚尔(法国总统奥朗德前妻)竞选总统,没有成功。

这位年轻的经济学家刚刚43岁,早已是巴黎经济学院的教授,他有一张典型的法国人的脸,圆而不肥,大多时候面带微笑,温文尔雅却又不失风趣。他在度假时,随身携带的小说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工作之余,他喜欢和3个女儿聊天。

他出生于法国,18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大学,学习数学和经济学。22岁时,他已经以一篇关于财富分配的毕业论文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在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两年助教后,他返回法国,任职法国国家科学院,随后在巴黎多个高校任教。2006年,皮凯蒂在其博士论文导师格斯奈里等人的协助下,整合巴黎多家高校,创办巴黎经济学院。在这所学校,他教授两门课,一门是公共财政,一门是不平等经济学。

“皮凯蒂热”为什么席卷欧美?一些学者认为,他揭示了各国对于收入差距拉大等不平等问题的高度关注,击中了当前全球经济政策的“痛点”之一,尤其迫使美国人直面他们存在的问题,所以,人们不一定认同他的观点,却会关注它。

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引来广泛赞誉的同时,也有争议。欧洲商学院(ESCP)政治社会学教授内莫(Philippe Nemo)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社会,我们研究问题的核心不是社会公平本身,而是穷人的处境。从工业革命开始看,穷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这是社会走向富裕的证据,是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成果。皮凯蒂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片面的,他提出的巨富税会破坏资本的核心,那就是‘私人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经济。”

endprint

标签: 凯蒂 法国 巴黎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