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视问政不要“一问了之”

点击:0时间:2022-11-24 15:03:13

刘英团

前些日子,武汉市针对今年上半年政府的工作举行了第二场电视问政活动,这次活动首次将镜头对准了该市各区的村级基层组织。村委会大门紧闭、书记每周只上两小时班、冒领村民补偿款……面对暴露出来的村级基层组织涣散的状况,被拷问的各区书记纷纷作出坚定的承诺。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要亲口尝一尝。”这话说得没错。聚光灯下的“电视问政”之所以颇受公众的关注,关键是它打破了以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圈内人”组织考核评价模式,电视、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特点不但拓宽了公众的参与监督渠道,还使公众、媒体的监督“无所不在”。但是,电视问政真能担当起权力监督的重任吗?

尽管在电视问政上武汉市的做法确实具有超前性和示范性,尤其是在治理庸懒散奢方面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当晚播放的督查人员和媒体明察暗访的电视短片看,武汉1800多个农村基层组织普遍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乱象,个别“老大难”的问题“问政”了一年又一年仍顽症难除。当然,武汉市敢于把问题公之于众,这至少是一种为政的自信,是一种为政的自觉。如果通过“电视问政”这一载体,“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人民群众的气消了、心顺了,那么他们能不给党和政府的干部们打一个合格的分数吗?所以,检验电视问政的成效要看人民群众的态度,群众满意与否是检验官员成绩的试金石。

“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去遛遛。”诚然,“电视问政”搞得再红火、再有声有色也得解决实际性问题。如果依然停留在“背台词”或根本不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的层面,这种做法终将是昙花一现的“政治秀”。事实上,在以“村级基层组织如何坚强有力”为主题的“电视问政”中,现场群众代表给参加“期中考”的各县市区书记亮出了齐刷刷的“哭脸牌”,其目的既不是为了让官员“不知所措”和“流汗”,更不是想让官员丢人,而是想让官员们能更“接地气”,能更主动放下身段、放下架子,接受质询、直面问题。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其他重点领域相比,政务诚信建设显得更为迫切。”一如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所言,电视问政不能“一问了之”。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诚信的政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应当是党员干部的诚信底线,承诺过的事一定要履行。如果确实由于客观原因一时无法履行,也要耐心解释。此外,纪检监察机关及司法机关也应当依法追究党员干部不兑现承诺的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