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因检测不是用来讲故事的

点击:0时间:2022-12-04 01:47:16

陈飞

淘宝店销售的基因检测套餐,不仅宣称能预测疾病风险,还能测小孩的天赋,以及为男女性格配对。把基因检测吹得万能,是对基因检测的伤害。

“一口唾沫就能测出来容易得什么病,这不是神棍吗?反正我是觉得不靠谱。”最近,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黄先生与妻子郑女士发生了口角,起因是,妻子花5400元做了一套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做完以后还推荐他也去。

郑女士选择的是北京三博基因检测公司。理由是“性价比高”,还有专门定制的“女性套餐”。在网站上向客服简单咨询之后,她通过淘宝下了订单,过了几天就收到了寄来的检测包。

“就是一个棉签,你在自己嘴里转一圈放进容器寄回去就行了,很简单,没几天报告就寄回来了。一开始我就是感觉新鲜,想试试,现在觉得,基因检测很有意义。结果也很准确,自己平时心脑血管方面不太好,检测报告中显示这方面的基因确实有缺陷!”

郑女士收到的报告书上,不仅列出了乳腺癌、宫颈癌、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还包括雌激素水平、酒精代谢能力、青春痘等方面的风险状况。

“不光这些,那淘宝店我看了,还能测小孩天赋,还有男女性格配对,你说这跟算命的有什么区别?”黄先生和妻子的态度不同,他对这样的高科技毫不“感冒”。

托精准医学的福

作为一种被推向市场的服务,基因检测这门技术看起来很神奇,而实际上它并非什么新技术。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序列进行检测的技术。从1977年Sanger发明第一代测序技术开始,至今已有近30年,这一技术在基因病,特别是单基因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中已经广为使用。

即使从2007年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称NGS)的发明算起,也有9年的时间了。但公众对这一领域的广泛关注,可能要从2013年安吉莉娜·朱莉测出自己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后切除乳腺开始。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后,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概念成为覆盖全球的热门话题。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检测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病的诊断和癌症的辅助诊断。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副教授郭奕斌介绍说,第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基因病方面,特别是单基因病现症病人和携带者的基因诊断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从发明至今,一直作为基因诊断的金标准。目前,临床应用中涉及基因诊断较多的基本都是采用这一技术,主要用于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白化病、苯酮尿症等病的诊断。

目前遗传机制明确的单基因病约有5000种,但单基因病在人群中比较少见,“几千多种单基因疾病,总的发病率在2%左右。”郭奕斌说,而在受多个基因影响的疾病中,像乳腺癌这样鉴定了确切的致病基因的,并不多见。

“首先,一个病的发生,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都是有的。对于复杂疾病来说,不一定你有易感基因就一定得病。在首先理解了遗传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以后,才能来讨论多致病基因的问题。假如我们能够找到靠谱的致病基因,那都能发很厉害的论文了。怎么可能你随便测几个位点,就这么确凿地给出一个患病率呢?更别提‘天赋基因这个事儿了,跟你说能测天赋的,那就是骗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说。

郭奕斌表示,“对于多基因影响的复杂疾病来说,第一代测序其实并不是最合适的技术手段。因为操作繁琐且不能自动化,即使是现在,也无法保证测序公司一定能在24小时之内给出所测片段的结果,哪怕只是数百个碱基对。”科研中,寻找多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基本都是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于疑难病症,在第一代测序技术检测不出的情况下,也可考虑采用NGS。

可以在单细胞、单分子水平上对基因组进行测序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应用范围则更为广阔。“不过,这种技术适合测全基因组,测试少数几个位点反而没有性价比。”

盲人摸象

确切地说,目前面向一般消费者的所谓基因检测技术,大部分并非是基因测序,而是基因芯片筛查。

人类基因组一共有大约30亿对碱基,其中99.9%是相同的。而在那0.01%的不同中,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一种叫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也就是单个碱基的不同。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正是这些基因上的不同之处,定义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种、皮肤、头发、眼晴颜色等等所有性状,也定义了不同的人对疾病不同的敏感性。

由于成本的原因,多数测序公司提供的并非是全基因组的完整测序,而是基于定制化的SNP分型芯片来做的。而这些分型的依据,就是针对特定疾病或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测序公司所能做的,是将测得的SNP与特定疾病人群的SNP进行比较,并据此做出推测。换句话说,如果某人的SNP与某疾病高发人群的对应SNP相似,他就有可能患病。

“一张芯片上有几千、上万个位点,一旦检测到其中你某些位点的基因型与文献报道中的某病有关的基因型一致,就会告诉你,患有某病的风险增加。整个患病风险的预测方法,就是符合的位点越多,算出的风险越高。”上述研究人员介绍说。

但是,这些测序公司选择的SNP位点可能来自于不同研究报告的结论。而且,他们采用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案也各有不同,同一个SNP位点的同一种状态,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也许就会出现不同的概率。一脉基因创始人郝向稳说:“现在国内做基因检测的公司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所以不同的基因检测公司往往给出不同的分析结果。用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数据库做出来的结果肯定会不一样。”

事实上,寻找致病基因最大的难点,不是测序的技术过程,而是对序列意义的解读。单基因或染色体突变的遗传病比较容易确定,比如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只要有一个碱基突变,就会造成红血球形态失常。但是冠心病、癌症等常见病,一般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变异以及环境因素累积而导致,病人不一定有家族史,其遗传机制都是尚不消楚的。而且在相关研究中,遗传分析的假设也有所不同,即使有很多研究发现一些基因高度相关,却因为人群、地域等很多因素不具备普适性。

上述匿名研究人员说:“说白了,疾病风险预估是建立在基因组大数据基础上的。很多时候,科研报告的数据都不够多、不够全,只能给出一个相关性结论,这种情况下讨论复杂疾病患病风险,基本就是盲人摸象,不同人摸出来的都不一样。”

“安吉丽娜·朱莉同款”

在基因测序技术领先的美国,也有人表示过对测序准确性的怀疑。2013年12月,《纽约时报》报道过相关的事例。

基拉·皮克福因为家族成员的疾病关系,对自己未来的健康表示担忧,她希望能从基因测序里面找到一些提示和建议。于是,她在包括23andMe在内的三家不同的基因测序公司做了检测。但最后拿到的各家的分析结论却大相径庭。

23andMe是一家获谷歌投资的基因检测公司,也是这一领域开发大众消费市场的先驱。2007年,23andMe就开始面向普通大众提供基因检测服务,而当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仅仅完成两年时间。他们的99美元个人基因测序产品能提供与24种遗传障碍有关的58种基因突变信息,预测200多种其他健康症状风险,如糖尿病、脂泻病等。

但2013年,FDA叫停了23andMe向消费者提供与健康分析有关的基因检测,要求他们只能提供始祖分析、基因寻亲检测服务。

一直到2015年10月22日,FDA才给23andMe发放通行证,一次性批准了36项遗传病的基因检测。被批准的内容都是相对来说因果关系比较明确的遗传病,有争议的疾病风险分析则不包括在内。与之前不同,23andMe不再给消费者提供疾病风险信息,也就是说,报告上不会出现患病风险率的数字,而是仅仅关注消费者携带36个致病基因的状况。

在此期间,23andMe公司转向为制药企业研发提供基因数据服务,并在2015年3月宣布准备在未来几年向制药业发展,将多年积累的基因数据进行自主药品开发。实际上,目前看来,基因测序技术除了在临床诊断、产前诊断上应用之外,较为成熟的应用前景就是靶向治疗。

一位相关从业者评论说,“23andMe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商业模式。而且背靠谷歌的庞大资源。而中国国内的芯片筛查,是以较低级的商业模式,更弱的技术实力,和高无数倍的产品定价,在做和23andMe一模一样的事。这个项目扔到美国,一定活不下去。但在国内做,还是很有可能赚大钱的,因为23andMe不好进来。”

事实上,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也对临床领域的基因测序技术有着严格的把关。2014年2月9日,CFDA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叫停了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

2014年12月,国家卫计委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基因检测领域的临床应用获得国家认可。但在健康领域,行业标准仍是空白。

一位从业者举了一个例子:“安吉莉娜·朱莉在Myriad公司花几千美元做乳腺癌的风险检测,报告中提出,她患乳癌的概率为87%;摘除乳腺后终身患病风险降至5%。这个预测的底气是怎么来的呢?Myriad每年收到的关于BRCA的基因样品多达15万件,巨量的样本,巨量的基因型信息。而现在一个国内公司,打出‘安吉莉娜·朱莉同款的旗号,搞一个几百块钱的检测,测几个位点就得。效果肯定不一样吧!但是你向消费者传达了一个什么信息呢?这东西就值几百块。这对整个行业就很不好。”

但郝向稳对基因检测的消费市场仍旧持乐观态度。他说:“一些基于销售出发,把基因检测吹得很万能的公司,确实是对基因检测的一种伤害。但是,中国也要启动自己的精准医疗计划,这个市场还是会越来越大的。毕竟,如果根据国外研究结果来给国内的人做分析,因为有人种上的差异,准确性也要打折扣,所以,建立我们自己的基因库也是很重要的。”

(姜宇婷荐自《中国新闻周刊》)

标签: 基因 技术 疾病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