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警惕高校中的“精致利己主义”

点击:0时间:2022-12-05 14:59:25

海波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是一片教书育人的净土,然而近年来,各种问题频现校园,尤其是一些腐败案件的披露,让公众大跌眼镜。作为高校教师群体的一分子,我对高校腐败有一些较直观的感受。我认为,高校的腐败应从制度上找原因,不能寄希望于知识分子的道德高尚。

知识分子没有想象的境界高远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其实没有看到也没有接触到什么高校腐败,我个人对于高校腐败的信息也都是在各种公开报道的资料里看到的。这其实反映了腐败发生的一般规律,就是它肯定要和一定的公权力联系在一起,有动机,有权力,有机会,就有可能产生腐败。大学里面多数一线人民教师并没有这些权力和机会。

那反过来也一样,高校里面还是有一些人手中握有公权力的,比如招生、评职称、采购等等,既然有这些权力,那么围绕着这些权力就有产生腐败的风险。

外界之所以认为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应该是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一方净土,主要可能把希望寄托在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高,因此道德水平也相对较高,在思想境界上没有那么拜金和物质主义,所以腐败的问题应该比较少。

我个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假设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思想境界比较高是错误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我年纪不大,不知道以前的知识分子是否跟今天有很大不同,但是就今天的状况来看,知识分子也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境界高远,主要原因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大环境。

首先,青年老师的经济压力很大,高校教师的收入低是众所周知的。青年老师的年龄差不多在30岁左右,刚好是成家立业的年纪,按照高校目前的收入,娶老婆、买房子都很困难;其次,社会整体的物质化程度太高,高校老师难免受到影响。我的同事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在买房子的时候跟太太一起去申请商业贷款,银行工作人员拿着他的“收入证明”说了一句话:“大学老师好是蛮好的,就是收入低了点。”当一个社会主要都在以金钱衡量人的时候,也没有理由要求高校教师的思想境界会高到哪里去。

二是假设思想境界高腐败就会相应少是错误的。我们对于腐败的认识还是有个误区,认为腐败的发生是个人私欲和道德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腐败主要还是制度的结果。有些制度漏洞太明显,给人轻而易举就可以牟利的机会,有些制度更差,甚至鼓励人们去腐败。在这些制度下生活和工作的人,我想多半都不会放弃以权谋私的机会。

腐败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

高校中存在的腐败主要还是要从制度上找原因。从已经披露的案件来看,高校的腐败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招生、后勤基建和科研经费的使用。

招生问题目前暴露出来的最大丑闻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蔡荣生案。作为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的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请托,在招录考生、调整专业等事项上为他人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贿赂,涉及的金额居然高达2300多万元。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同样为招生,实际上在制度設计比较严格的高考招生过程中,由于所有的招录过程都由信息系统控制,没有给高校留有自由裁量权,所以这一过程中涉及的腐败问题就比较少。但是高校仍然保留了很多有自主决定权限的招生项目,比如研究生招考,留学生招考,职业硕士生招考,以及五花八门的二级学院和培训项目等等,这些领域中许多管理上非常混乱,招生的程序和结果也不透明,给腐败留下了很大空间。

后勤基建也是腐败的重灾区。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也在纷纷扩建,改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居住和科研条件,这本来是好事,但是也被部分人员用作中饱私囊的机会。有统计表明,在全国教育系统职务犯罪中,基建工程类的占24%左右,腐败的风险贯穿于整个基建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招标、采购、立项、验收等等,都是廉政风险点。

科研经费的管理更是混乱不堪。在对高校进行大规模的科研经费整顿之前,科研经费一直可以说是许多教师改善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由于报销制度不严格也不合理,科研经费中给人员的报酬经费比例过小,使得许多科研人员不得不用其他类型的发票来凑数,把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开支都拿到科研经费中来报销。不过随着公务卡的使用,以及最近两年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完善,目前科研经费上的腐败问题可以说得到了有效治理。

不过,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高校管理中的腐败,而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术腐败”。

实际上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批评过“学术腐败”这个概念,认为这个概念是对腐败的误读。因为腐败指的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但是通常的学术行为中公共权力很少,而我们认为的学术腐败主要指的是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并不是典型的腐败行为。

作为一名在大学中实际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学者,我最担心的实际上是优秀的学术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评价。且不说理工科的情况,就从我所熟悉的社会科学来说,大学对于青年学者的引导有几个不健康的取向:

一是学校以及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急功近利。现在的年轻教师都在拼命发表文章。并不是发表不重要,发表非常重要,发表确实是评价一个青年学者学术能力的重要标准。但是现在对发表的导向并不好,重数量不重质量,因为很简单,质量没法比较。一说到某位学者,大家称赞的方法都一样,某某发了很多文章,至于这个人到底发表了什么文章,在哪些领域有贡献,大家并不关心,导致青年老师的策略也非常简单,不管写的什么烂文章,只要能发表就行,发得越多越好,而无法在一个专门的领域精耕细作。

第二,青年教师要承担的各项学术之外的任务非常繁重。做研究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但很可惜,刚入职的青年老师往往要承担多项学术活动之外的工作,这些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占用时间的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分散做研究的时间。我在最初工作的几年里,成果很少,主要原因是没有什么整块的时间来做研究,更别提学习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能力可以说连读博士期间都比不上。

知识分子做研究要有责任感

钱理群教授曾提出 “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说法,这个词一开始用的时候似乎跟腐败关系不大,但后来《中国纪检监察报》上有篇文章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些因为腐败问题而落马的官员,所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被用来形容腐败分子了。

首先我认为钱教授说的是对的,利己主义是一个普遍现象,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差别就在“精致”两个字上。钱教授的意思可能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粗糙”的利己主义,这也无可厚非。但是高校本来是要培养有公共精神,有社会责任感,或者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说是“敢于担当”的一群人。但可惜没有。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很难培养出这样的人,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依然是利己主义者,只是他们智商比较高,他们的自私相比粗糙的利己主义者没有那么明显而已。很多人认为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比普通人还可怕,高智商又精于算计,对社会的危害可能超过“大老粗”。

虽然我不想说这些人一定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但是也确实与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有些关系。

现在的高等教育,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标准单一,许多学生可能在进入大学之前还是比较单纯的,但是在大学的各种评价制度中开始逐渐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发展。有些学生学会选给分好容易混的课,在选择专业时要找工作好收入高的专业,读书也主要是为了应付课程要求,参加各种五花八门的项目为了给自己的简历增加内容。虽然我认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比较好的,但自己周围确实也能看到这些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希望大学应该有一定的方法,比如通过课程、教学等等,来告诉这些孩子不要朝这个错误的方向发展。但谈何容易。大学自己都很功利,争项目,抢课题,评奖励,数排名,一个利己主义的大学,如何让学生不利己?

作为知识分子,我觉得要在两个方面有清醒地认识:一是做研究要有责任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选择对我们国家或者我们这个世界重要的问题来研究。我不赞成所谓的“玩”学术,学术不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做研究是很枯燥乏味的,所以只有少数人能坚持下来。其次,除了做好学术的工作以外,也承担一些与研究有关的社会责任,比如在公开的渠道发表一些言论,普及本领域的科学知识,让自己的研究和知识有更多的受众,这样也能够让这些知识发挥更大的价值。

标签: 腐败 高校 制度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