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帝为何敢拿命赌下雨

点击:0时间:2022-12-06 03:03:04

赵伟

究竟是什么让赵光义有了那么大的把握呢?当然就是司天监。这群人是专门负责观天象的,除了观天象,也做—些看云识天气的气象预报。

古代人对于自然灾害常常显得比较无助,比如洪水、地震、蝗虫,说来就来,人们基本上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应对,想来想去只好把这个当成上天的惩罚,皇帝找人代写份《罪己诏》,或者罢免当朝宰相,也算是有个交代。

但是旱灾不一样,旱灾持续时间长,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且补救措施多,打井运水甚至搬家都算是办法应对。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趁机组织一个体现皇帝爱民如子的重要活动——祈雨。

在宋代颁布统一的《祈雨法》之前,祈雨活动没有什么严格的级别限制,也没有什么时间限制,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文献记载来进行。只要是出现旱情了,就可以组织祈雨。

祈雨的效果如何呢?不管你是爱民如子的好官,或是权倾朝野的宰相,还是一统天下的皇帝,都是三个字——不好说。

祈雨之后,如果有效果,史书上肯定要大书特书:多少天之后哪个时辰下雨了。然后,当初主持祈雨仪式的官员要“谢雨”,就是感谢雨神给面子,感谢上苍有好生之德。

然而,以北宋为例,虽然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都有祈雨成功的记载,但是大多数的祈雨,都是无疾而终。

那时候检测不了大气压的变化,精测不了空气湿度,不知道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啥时候来,不会搞人工降雨,顶多会点“看云识天气”。

所以,当大家发现祈雨成功率很低,也就不怎么追求效果了,差不多就演变成一种姿态——皇帝和官员体恤民间疾苦,关心民生,为缓解旱情,亲自向天祈雨。

那么,有没有一次非常笃定的祈雨呢?也就是说,今天祈雨之后,上天必须给下雨,一旦不下雨,君王大臣便以死谢罪?

据《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宋太宗赵光义真有一次祈雨,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那是在淳化二年,也就是公元991年的三月。

从淳化元年开始,全国各地就开始持续春旱。旱情严重到春种都已经成了大问题了,春种出问题,秋收势必要出问题,秋收出问题,赋税就要出问题,社会安定也要出问题,执政水平也要出问题。

于是当年四月,赵光义就赶紧派人到五岳祈雨。很遗憾的是,这次祈雨没成功。从春季到了七月,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大规模降雨,灾情开始严重了起来,根据《宋史》的记载,灾情基本上是毁灭性的:

七月,开封、陈留、封丘、酸枣、鄢陵等地大旱,水稻大幅度歉收,新米供应不上,已经影响到了京城的米价。

八月,京兆长安八县旱。十月,乾郑二州、河南寿安等十四县旱。十一月,开封、大名管内及许、沧、单、汝、乾、郑等州,寿安、长安、天兴等二十七县旱。

情况越来越紧急,一直到淳化二年闰二月,赵光义再次祈雨。这次祈雨和上次祈雨之间已经过去了十一个月,也就是连续十一个月,中原地区依然没有大规模的降雨,全国从上到下都急坏了。

闰二月这次的祈雨没把雨水盼来,反倒祸不单行等来了蝗灾——“鄄城县蝗”。赵光义这次真的慌了。

三月二十九,赵光义怒气冲天地丢给宰相吕蒙正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写着:“朕将自焚,以答天谴!”(《宋史·太宗本纪》)所有人都胆战心惊,不知道怎么应对。

很明显,赵光义这一招不但吓着了臣下,连老天爷仿佛也“感应”到了——第二天,真的下雨了!不但下雨,而且是大雨;不但是大雨,而且暴雨竟然把蝗虫也一并消灭了,可谓是一举两得(史载,翌日而雨,蝗尽死)!

后世有人考证说,这其实一个照顾皇帝情绪的谎言,当天并没下雨,史官为了保住皇帝的面子才这样写的。

不过分析起来,其实不然,首先宋代对史官和言官的态度是出了名的宽容。赵匡胤在玉津园里被言官惹毛了,顺手用斧子打掉言官牙齿,尽管赶紧重金贿赂,依然被记录了下来。

这说明宋初的史官是不太可能为了照顾皇帝的面子在历史记录上造假的,否则旱情持续的一年以来,随随便便找一场毛毛雨也能顺利糊弄过去了,没必要记录一个“赵光义祈雨祈了一年都没效果”的事件出来。

其次,下雨的范围是在京师周边,也就是“旱了一年多的地终于湿了”的中原地区,而不是雨水本就充足的岭南、四川、云南这些偏远地区。京师这一片,居民众多,各种不怕死的文人多了去了,大宋的制度又挺宽容。如果史官做个假,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指责。

综上,可以基本确定,第二天确实下雨了。但是,还有个问题让人困扰:赵光义为什么就敢给吕蒙正送张这样的纸条呢?原因是,他可能已经有了很大的把握。

当然,此举虽然冒险,但也有回转的余地。首先是以私密的方式传递了这个决心,悄悄地从门缝里面递给了吕蒙正,而不是发布诏书公示全国;其次他也没说具体日子(按照祈雨的规则,五天之内算是有效),还是稍微给自己留了一点余地。

究竟是什么让赵光义有了那么大的把握呢?当然就是司天监。这群人是专门负责观天象的,除了观天象,也做一些看云识天气的气象预报(连日食都能预测,《宋史》中多次出现“日当食,天阴未见”的记载,也就是说“应该有日食,但是阴天看不见”)。

这一天,司天监的人经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精心推算之后明明确确地告诉赵光义,马上就要下雨,皇上您可以绝对放心!赵光义再三核实无误,才终于敢写了这个纸条。

万一没下雨咋整?其实也不怕,很好解决,比如以下四个方法。

第一个办法,吕蒙正要是个明白人,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反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吕蒙正不出来揭皇帝的丑,大家都不知道,还显得吕蒙正情商高;

第二个办法,把司天监当替罪羊给杀了,欺君之罪,未弄清楚情况就向上报告,现在连累了皇上没法交代,必须谢罪;

第三个办法,这个纸条反正没写日期,等到下雨的时候再拿出来,每个人都能感叹皇上的金口玉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九天之外;

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就是赵光义坦荡面对,方式可以学习曹操,把胡子、头发,或者衣服帽子什么的烧了,代替自己的肉身,反正也没人能逼他践诺。

然而,最有可能的是我们都想太多了,历代皇帝甚至包括赵光义本人在内,不知道写了多少次纸条,只有成功的案例才拿出来写进史书。这就跟赌神一样,你只看见人家赢钱的那次,至于输钱的时候,早就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唯独这成功的一次,成为了赵光义爱民如子、感动上天的最好证据,写进了史册。

摘编自“看历史”

标签: 宋史 天象 皇帝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