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超人”的体制外实验
刘洪波
离开体制一年,于莺进了民营医院的门诊中心。她的全科诊所没有办成,还在民营医院当上以前见了就要发笑的CEO。于莺以“急诊科女超人”在网上成名,拥粉丝276万。“女超人”只在网上,而现实中她只是凡人。
于莺真的“离开体制”了吗?她确已离开了北京协和医院,这不过是脱离了协和医生所拥有的体制保护,以及“看起来体面而有尊严”的协和医生岗位而已。而体制,当不想干事时,它貌似不存在;一旦要干事,它就顿时堵在面前。所有想做事的人,其实始终都在体制的手中。
体制原本不只是公办医院。公办医院只是体制的一个巨型肢端,而民办医院、个人诊所也是体制的一部分。医疗体制对一切想要办医和行医者的覆盖是无所不至的。
从一家医院离职,你以为这就是离开体制。暂时无所事事,你还以为“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多”。但你终于有什么想法要付诸实施了,体制就回来了。
一位医学博士,一位有12年从业经历的主治医师,从公立医院离职后,想做的事情不过是开一家自己的全科诊所而已。这应该不是奢望,但“那些鼓励改革的文件遇到现实的政策,一下就显得苍白”,诊所选址材料直接被拒绝,因为那个地方并没有规划一家诊所,规划有诊所的地方在五环之外;如果诊所开在居民楼的底层商铺,楼上住户和邻近的商户需全体同意。
最后的结果是,体制能够控制遵纪守法的申请者,而胆大心黑的人根本无须去申请执照,黑诊所就开办起来。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体制可不准备为依法申请者碰壁而违规越线者顺意承担什么责任。你要正规办一所学校,是一定难上加难,极有可能办不成;但一家假学校招摇撞骗去招生坑了人,却难以查处。同理,申办一家正规医疗机构是困难的,而办一个黑诊所,反而要安全得多,因为它是假诊所,没有获得过卫生部门的批准,卫生部门也就不会管它。
只要没有“集中整治行动”,假学校、假诊所、假企业就会比合法的学校、诊所、企业更滋润、更安全。
体制一直在改进之中,开办私人诊所在鼓励之列,审批事项在不断减少,权力清单在大幅缩短。这些都是历历可考,并反复宣告的。
但“急诊科女超人”没有办成自己的全科诊所,虽然她拥有资质和能力,拥有想法和诚意,一年后也只能进入民营医院去“天马行空”,那里有人“负责把她的想法拉回到现实中”,也就是把“女超人”的医疗理想削减到体制下可以实现的程度。
“女超人”的体制脱离实验,无疑是不成功的。体制就是东方不败。或许终究有一天,她能够觉悟到体制之不可脱离,那么她将能够去开办自己的诊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