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点击:0时间:2023-01-18 21:59:09

包双叶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背景,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内生动力。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实践经验表明,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利用国土空间,是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综合考察不同城镇化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统筹谋划人口、经济、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才能形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国土空间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9.21;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8-0059-0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城市盲目扩张、城乡差距扩大、资源能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新型城镇化必然要去面对和解决传统城镇化所带来的这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而这些矛盾和问题都不约而同地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因此,新型城镇化必然是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或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那么,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到底存在何种互动关系,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就自然成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为前提

当前,无论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进步,都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方式,理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我们寻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路径的首要前提。

(一)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背景。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包括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城镇人口比例的上升和农村人口比例的下降,也包括国民经济中农业比例的下降和二三产业份额的增长以及生产要素向城镇的聚集。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镇化过程意味着自然原始生态系统的减少和人工生态系统的扩张。比起农村生态系统,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更需要人工调控和管理的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从生态环境或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城镇化对生态文明产生着双重影响。

一方面,城镇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集中爆发的空间区域,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远高于农村地区。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这包括大气污染和气温变化,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企业排放的烟气等造成了城市生活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而城市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和城市发展所造成的热岛效应是城市气温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二是对水环境的影响。这包括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水源污染、暴雨洪水灾害等。城市需水量的增加以及工业生活废水的乱排放导致了城市水资源的短缺,而城市人工环境干扰了自然界水分循环以及水排放加重了暴雨洪水灾害的程度。三是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城市的扩张侵占了有限的国土面积,侵占了更多的耕地和动植物栖息地,并改变了土地原有的生态面貌,对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四是来自固体废物的影响。城市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若未能进行安全处理处置,会形成环境污染,危害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来自噪声、电磁和光污染的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噪声污染,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并非是截然对立的关系,城市的繁荣发展并不必然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西方先发国家生态城市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和生命的城镇化,不仅实现了城市的持续发展,也赢得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正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能减排效应。城镇化的产业集聚效应以及集中的供水供暖设备等,能够避免“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乡村式能源分散利用而导致的低效率、高成本。二是人口集散效应。合理的城镇化必然促进城乡之间人口的适度集中和分散效应。城市中人口的适度集中不仅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有利于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以释放更多的耕地和生态保障空间。三是文明教育效应。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还有利于相互学习,有助于开展环境教育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实践能力。四是废弃物的集中治理。在污染物、废弃物的集中治理方面城市具有相对优势。废弃物的过于分散不仅会加大治理的成本,也不利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利用。总而言之,无论从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空间区域来看,还是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力最大的角度来讲,城镇都是我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场所。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内生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集约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新型城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内生动力。

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内容之一。 “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推动机制,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的城镇化道路。”[1]显而易见,新型城镇化包涵城乡一体、产城互动、基础设施普及、农民工的市民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居环境的改善、集约、低碳、智慧、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因此,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节能减排,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内容之一。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内生动力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动力。开发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将会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的动力。正确引导生产要素向这些领域的集聚,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前景。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新型城镇化要有更有力的环保投资。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产业的生态化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开发,也应增加环保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城市道路建设等领域的投资,以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三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也是新型城镇化有效的推动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对生活质量以及美好生活环境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当前我国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开始日益注重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并进,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努力探索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方式。有些省份和城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年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采取较高的排放标准,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投资比例也在逐年增高,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冲突有所缓解,但距离二者协同发展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还出现了与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现象。

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镇化理念落后,把城镇化看作土地的非农化和单纯的硬件设施建设,因此地方政府盲目乱批乱占土地,大兴土木工程,无计划兴建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导致土地资源低效和无效配置。从1996 年到 2008 年底, 全国耕地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征用和灾毁等原因从 19.51亿亩减少到 18.26 亿亩,12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 25 亿亩[2]。自然,在城镇化建设中土地的非农利用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会占用不少的国土空间,但是,通过人为简单化的城市规模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来追求城镇化速度,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只会加剧二者的冲突和矛盾。从上海的土地利用情况来看,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具有广袤平坦的腹地,陆域面积为6787平方公里,是国土面积的0.1%,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居住的人口却已经达到2400万,人多地少,可开发土地面积越来越趋紧。虽然如此,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仍存在开发强度过高,建设用地过快导致的城市盲目蔓延扩大,以占领和挤压有限的生态空间的趋势,这加剧了扩大生态空间面积和维持耕地总量以保证农产品最低生产量和供应量的难度。

从资源能源的利用角度来看,随着粗放式、低水平的城镇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我国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的严峻现实。就水资源来说,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对水资源的无规划利用和水资源保护滞后而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非常严峻。我国本身就是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加之利用效率低下,已经有2/3的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与此同时,在粗放式、低水平的城镇化进程中,由排放污水而导致的“水质性”缺水,加重了城市淡水资源贫乏的局面。据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全国主要江河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仍占到31.1%。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5.0%,在198个城市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就森林资源来说,城市的盲目扩张,城市建设用地的无规划增长,导致林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绿地日趋分散、破碎。森林能源具有物种保存、防止洪涝灾害、调节气候、水源涵养地等多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将会使城镇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就矿物能源来说,城市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和消耗相当严峻。据国家统计局的核算,我国2012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2011年增长3.9%。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也在逐年提高,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我国2012年进口原油总量已经达到28000万吨,石油进口依赖度高达58%左右。

从城市建设的环境治理成本投入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投入不足等缺陷,这也是造成我国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受到片面经济增长观和唯GDP论的影响,城镇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偏向经济增长,注重对短期经济效益拉动明显的交通、房产、供电等工程建设,忽视了对绿色生产、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投入虽然有利于生活环境的改善和长远发展,但是由于其生态利益的滞后性,政府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城市的环保机构形同虚设,甚至一些小城镇出现无机构、无编制、无人管的现象。当前,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垃圾包围城市的困境,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极其有限。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如果我们只关注城镇化的政治、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生态效益,环境治理的投入与城镇经济建设水平不对称、不匹配,必然会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矛盾,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国土空间资源的粗放利用而导致的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国土空间的利用方式不仅关系到新型城镇化是否能够稳步推进,也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因此,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是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都要经由国土空间利用规划来得以贯彻与实施。2012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统筹规划“工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推动形成中心城、新城、小城镇等多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充分考虑了上海的实际情况,将上海的国土空间划分为功能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综合考虑各区县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等因素,相应地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城镇化格局和基本生态网络格局。笔者认为,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改变 “唯GDP”的国土利用理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综合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规划》把市域国土空间划分为功能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种类型,又把功能区域进一步细化为都市功能优化区、都市发展新区、新型城镇化地区和综合生态发展区。四类功能区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各区县资源环境条件、区位特征、发展水平和未来潜力,确定了不同开发区的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这有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避免盲目开发所导致的低效率和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划分不同功能区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首要条件。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差异巨大,有的地方适宜人类生存发展,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空间结构,合理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集中,提高城镇化的程度和质量。有的地方具有较强的生态保育价值和农业生产的价值,对维护国家或某一区域的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必须限制甚至禁止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第二,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方向。就以上海市来说,《规划》明确了各个功能区的进一步城镇化方向。都市功能优化区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都市发展新区的发展方向是增强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城和小城镇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发展方向是适度扩大城镇居住空间,减少农村居民点,促进人口集聚,加强新城和小城镇的建设,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综合生态发展区的城镇化方向是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建设人口集聚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宜居、休闲运动和教育培训为主的科教研创区和门户景观区。就全国范围的城镇化发展来讲,受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巨大差异的影响,更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城镇化方式和路径。

第三,确定与不同功能区域城镇化方向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城镇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3]。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市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经济、社会等其它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影响,因此衡量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准在于其是否与其它子系统协同发展以产生最大的整体效应。生态文明建设应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寻求符合自身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和措施。《规划》为上海每个功能区都确定了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例如,都市功能优化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侧重点是扩大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空间,加强绿地和公园保护,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维护城市整洁、有序,加快工业区转型升级,改善区域环境品质等。

第四,积极探索既有利于城镇化又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规划》在划分上海不同功能区的新型城镇化方向和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特征,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都市功能优化区要建设生态环,限制中心城蔓延,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绿色生态环不仅能够控制人口的蔓延,也能形成农田林网复合的生态空间。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服务经济,提升高端商业商务功能,能够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影响,也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充分展现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和魅力。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功能定位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新兴城镇化地区遍布着许多工业园区,化工业所排放的气体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为此,具体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建设防污染绿化隔离带。而这既能够控制污染又能提高绿化覆盖率,产生“一举两得”的效应。就全国范围来讲,应根据不同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特征的不同,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方法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

总之,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是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都要经由国土空间利用规划来得以贯彻与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和路径[J].理论月刊,2013,(4):166.

[2] 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4.

[3] 孙鹏,曾刚.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建构——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J].开发研究,2013,(1):27.

第一,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改变 “唯GDP”的国土利用理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综合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规划》把市域国土空间划分为功能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种类型,又把功能区域进一步细化为都市功能优化区、都市发展新区、新型城镇化地区和综合生态发展区。四类功能区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各区县资源环境条件、区位特征、发展水平和未来潜力,确定了不同开发区的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这有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避免盲目开发所导致的低效率和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划分不同功能区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首要条件。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差异巨大,有的地方适宜人类生存发展,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空间结构,合理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集中,提高城镇化的程度和质量。有的地方具有较强的生态保育价值和农业生产的价值,对维护国家或某一区域的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必须限制甚至禁止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第二,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方向。就以上海市来说,《规划》明确了各个功能区的进一步城镇化方向。都市功能优化区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都市发展新区的发展方向是增强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城和小城镇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发展方向是适度扩大城镇居住空间,减少农村居民点,促进人口集聚,加强新城和小城镇的建设,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综合生态发展区的城镇化方向是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建设人口集聚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宜居、休闲运动和教育培训为主的科教研创区和门户景观区。就全国范围的城镇化发展来讲,受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巨大差异的影响,更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城镇化方式和路径。

第三,确定与不同功能区域城镇化方向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城镇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3]。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市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经济、社会等其它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影响,因此衡量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准在于其是否与其它子系统协同发展以产生最大的整体效应。生态文明建设应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寻求符合自身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和措施。《规划》为上海每个功能区都确定了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例如,都市功能优化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侧重点是扩大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空间,加强绿地和公园保护,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维护城市整洁、有序,加快工业区转型升级,改善区域环境品质等。

第四,积极探索既有利于城镇化又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规划》在划分上海不同功能区的新型城镇化方向和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特征,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都市功能优化区要建设生态环,限制中心城蔓延,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绿色生态环不仅能够控制人口的蔓延,也能形成农田林网复合的生态空间。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服务经济,提升高端商业商务功能,能够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影响,也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充分展现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和魅力。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功能定位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新兴城镇化地区遍布着许多工业园区,化工业所排放的气体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为此,具体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建设防污染绿化隔离带。而这既能够控制污染又能提高绿化覆盖率,产生“一举两得”的效应。就全国范围来讲,应根据不同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特征的不同,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方法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

总之,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是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都要经由国土空间利用规划来得以贯彻与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和路径[J].理论月刊,2013,(4):166.

[2] 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4.

[3] 孙鹏,曾刚.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建构——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J].开发研究,2013,(1):27.

第一,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改变 “唯GDP”的国土利用理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综合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规划》把市域国土空间划分为功能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种类型,又把功能区域进一步细化为都市功能优化区、都市发展新区、新型城镇化地区和综合生态发展区。四类功能区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各区县资源环境条件、区位特征、发展水平和未来潜力,确定了不同开发区的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这有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避免盲目开发所导致的低效率和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划分不同功能区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首要条件。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差异巨大,有的地方适宜人类生存发展,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空间结构,合理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集中,提高城镇化的程度和质量。有的地方具有较强的生态保育价值和农业生产的价值,对维护国家或某一区域的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必须限制甚至禁止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第二,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方向。就以上海市来说,《规划》明确了各个功能区的进一步城镇化方向。都市功能优化区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都市发展新区的发展方向是增强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城和小城镇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发展方向是适度扩大城镇居住空间,减少农村居民点,促进人口集聚,加强新城和小城镇的建设,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综合生态发展区的城镇化方向是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建设人口集聚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宜居、休闲运动和教育培训为主的科教研创区和门户景观区。就全国范围的城镇化发展来讲,受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巨大差异的影响,更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城镇化方式和路径。

第三,确定与不同功能区域城镇化方向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城镇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3]。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市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经济、社会等其它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影响,因此衡量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准在于其是否与其它子系统协同发展以产生最大的整体效应。生态文明建设应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寻求符合自身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和措施。《规划》为上海每个功能区都确定了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例如,都市功能优化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侧重点是扩大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空间,加强绿地和公园保护,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维护城市整洁、有序,加快工业区转型升级,改善区域环境品质等。

第四,积极探索既有利于城镇化又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规划》在划分上海不同功能区的新型城镇化方向和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特征,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都市功能优化区要建设生态环,限制中心城蔓延,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绿色生态环不仅能够控制人口的蔓延,也能形成农田林网复合的生态空间。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服务经济,提升高端商业商务功能,能够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影响,也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充分展现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和魅力。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功能定位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新兴城镇化地区遍布着许多工业园区,化工业所排放的气体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为此,具体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建设防污染绿化隔离带。而这既能够控制污染又能提高绿化覆盖率,产生“一举两得”的效应。就全国范围来讲,应根据不同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特征的不同,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方法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

总之,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是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都要经由国土空间利用规划来得以贯彻与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和路径[J].理论月刊,2013,(4):166.

[2] 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4.

[3] 孙鹏,曾刚.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建构——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J].开发研究,2013,(1):27.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