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龙芯之父”胡伟武

点击:0时间:2023-02-02 18:13:14

余玮

胡伟武是中国的著名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龙芯CPU首席科学家,有“龙芯之父”之誉。他前进的足迹是中国计算机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M103诞生。它的平均运算速度为每秒30次。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的张劲夫将其命名为“八一型”计算机,还为M103机起了个小名“有了”,寓意中国计算机事业从无到有的伟大变化。

2002年8月10日,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通用高性能CPU芯片“龙芯1号”流片获得成功,次月投产,其性能与英特尔公司的“奔腾Ⅱ型”大致相当。它问世的意义不亚于“有了”的产生,从此中国的计算机有了一颗“中国芯”。而翻开这崭新一页的是年轻的胡伟武,他给当时的“龙芯”取小名叫“狗剩”,迎合中国人“贱名好养”的传统。

“龙芯1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它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为今后研制更高性能的通用CPU芯片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做自己的核心模块

2016年2月1日,新一代北斗导航“关键卫星”成功发射。卫星采用了具有抗辐照能力的“龙芯”中央处理器。

这并非“龙芯”首次上天。2015年3月31日成功发射的第16颗北斗卫星就首次使用了“龙芯”。专家指出,与国际上能买来的芯片相比,“龙芯”的处理能力及可靠性持平。看似仅是元器件实现国产化,但此举打破国际禁运封锁,又保障了星上软件及其供应链安全,价格上还比国际同类产品低一个数量级。

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要花费2000多亿美元,芯片已超过石油等大宗商品,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2014年,中国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随后建立了1380亿元人民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近1400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基金,就是要解决中国的“芯片之痛”。

“龙芯的定位有两条:一条是保障国家安全,一条是支持产业发展”,胡伟武说。早在本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就已感受到来自市场和国家安全的双重需要,提出研制“中国芯”。2001年,龙芯团队应运而生。时年33岁的胡伟武带着几十名年轻人,仅用了一年时间,就研制出“龙芯1号”。

2010年,龙芯团队做出了抗辐照芯片样品,且抗辐照能力达到技术指标。得知情况的北斗导航总设计师林宝军专门找到胡伟武,希望将这一龙芯样品转化为产品。然而从样品到产品,“需要经过很多测试、实验、改造,其中抗辐照实验一个小时要花费2万元,而每款芯片仅抗辐照实验就要用近30个小时”,胡伟武回忆道。

龙芯抗辐照芯片的产业化费用,几乎全部由龙芯团队自掏腰包。“尽管我们面对的是国家重大需求,但产业化过程是龙芯的市场化行为。”胡伟武笑着说,在连续几年负增长之后,去年龙芯终于在抗辐照芯片销售上实现“略有盈余”。

对“原始创新”,胡伟武始终看得很重。早在2008年的五四青年节之际,胡伟武就在一首诗中写道:“修身立本,立志在先;创新报国,甘于奉献。”胡伟武说,作为中科院的一员,龙芯团队历来将自主创新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现在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对于中国科学院这样的‘国家队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有多少技术是由中科院提供的。”

“要想坚持自主创新,芯片和软件核心模块一定要自己掌握,而不是用国外的核心模块‘攒芯片和软件。因为核心技术都在模块里面。”胡伟武告诉记者,龙芯团队一直在坚持做自己的核心模块,并坚持生态建设,力求打通芯片产业的技术链。“在打通技术链的过程中,我们也尝到了好处。”胡伟武说,“因为打通了技术链,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就能知道瓶颈在哪里,不会受制于人。”

从“白手起家”到“顶天立地”

胡伟武出生在浙江省永康县,随母姓。其父应一新曾是一所村校校长,兼任胡伟武所在班的语文老师。父亲不仅热心向他传授知识,还引导孩子做人。

1986年9月,胡伟武以永康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求学。“当年科大招收的六七百名学生中,有13名是省级高考状元。那时,科大是理科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学。”

“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科学的高峰在不断创造,高峰要高到无穷,红旗要红过九重……”在中国科技大学求学期间,胡伟武不时在心里吟唱校歌《永恒的东风》。从科大毕业后,他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夏培肃院士。

被喻为“现代信息技术灵魂”的芯片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砝码。中国要研发自己的高性能通用芯片,很多人对此存疑。胡伟武他们承担这一重任时,外界的质疑此起彼伏:CPU的技术含量这么高,你们计算所有这个实力做吗?英特尔做了多少年才做出来的东西,凭你们几个没胡子的人两年就能做出来?人家都有奔腾4了,你才是个486,能和人家竞争吗?有市场吗?

然而,这一群年轻人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回顾整个过程,胡伟武觉得很像他小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小马过河》:小马第一次过河,不知河水深浅。问老牛,老牛说水很浅,刚到膝盖;问松鼠,松鼠说水很深,会淹死的。小马自己下水试了试,发现既不像水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龙芯2号”研制成功后,龙芯项目组一直努力实现着和中国本土的IT巨头合作,以便迅速打开市场,完成市场化循环。“当然,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产业链,不是说我们做出一个产品来,拿到超市去卖给客户,我们要做的是产业环境。你看英特尔,它有它的产业环境,有人为它做套片,有人为它做板子,有人为它做软件,有人帮它卖,各种各样的应用,有很广泛的产业环境。而龙芯呢,它的面很广,它也非常重要,如果国家真正把它当作一个工业发展起来的话,我相信它是能够打破某些国家的信息垄断的,而时下我们要做的正是龙芯的产业环境。”

“我们科研院所经常说要‘顶天立地。‘顶天与‘立地之间是‘或的关系,但对龙芯而言,两者之间却是‘与的关系。我有一个体会是,你顶得到天,你就很容易立地,我最便宜,我功耗最低,我做到全世界最牛。产品的性能、功耗、价格在某一块领域或者在某一个档次之内,我必须做到全世界最牛,我才能卖出去。集成电路有个规律,叫做‘winner take all,赢者通吃。我的性能比你差1%,那么你肯定是100%的市场,而我没有,绝不会是你51%,我49%。龙芯也一样,你要在市场上有所表现,就要做到顶天的程度。其实,经过这么些年的努力,我们龙芯在某些产品的应用上已经达到‘顶天的水平了。”endprint

标签: 龙芯 芯片 中国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