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切尔诺贝利 “死亡之城”30年

点击:0时间:2023-02-24 18:17:06

Zoe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突然失火爆炸,引发了人类核能历史上最大的惨剧,辐射量相当于400颗当年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

切尔诺贝利位于乌克兰的北部,原本有茂密的松树与白桦树林,流淌的河流穿过森林,野生动物随处栖息。1986年,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后,附近30平方公里以内的地区被隔离为禁区,曾经繁华的大楼成了斑驳破旧的废址,核反应堆的大烟囱无声地指向天空,了无生机。废墟中生锈的铁牌上还写着30年前的标语,“为了下一代保护环境”,但这里的一切早已在30年前的那一刻凝固,看不到下一代和未来。

到了晚上,夜风吹过空洞的房屋,发出呜呜的哀嚎,街上没有人影,偶尔有野狼在昏黄的路灯下掠过。30年来,这里是一座“死亡之城”。

灾难发生后,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公里的小镇普里皮亚季在一夜之间被全部清空,那里曾经住着许多核电站员工和家属。悲剧发生时,被紧急疏散的当地人还对核辐射一无所知。他们以为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到这个世代居住的家乡,于是简单地带了些行李就离开了,宠物也没带上。然而,一走就是30年。

也有一些老人们不愿意离开故土,一把年纪什么也不怕了,心想着死就死吧,留守在了原处。他们自己种菜、饲养家禽、捕鱼打猎,与隔离区之外的生活毫无差别。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伤害是永久的。

核反应堆爆炸后前往救援的消防员和清理人员,在事发两周内相继死去。被派来修建石棺防止泄漏的建筑工人、直升机飞行员也随之丧命。在过后的几年中,当地居民相继死于白血病、癌症。当地官员与专业人员缄默不语,各地等待州府指令,而州府则等待着明斯克、等待苏联的命令。在无限延长的权力链中,人们的生命无足轻重。

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中,记录了无数个切尔诺贝利的受害者,他们是摄影师、教师、医生、农夫、政府官员、科学家等。一场灾难让不同政治立场、不同阶层身份的人们有了相同的恐惧与诉求,人们通过独白去回忆、记录这段集体记忆。

这部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作品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一部非虚构作品。书中记载,爆炸后孩子们画切尔诺贝利,树是颠倒的,河水是红色的、黄色的。他们画着画着就哭了。

30年后的切尔诺贝利没有了孩子们眼里红的、黄的河流,因为这里变成灰色的。

在原来的4号反应堆上,新的防护建筑正在修建,巨型的穹顶拔地而起。这个耗费了欧盟、日本、美国和乌克兰22亿美元、动用了2500名工人的工程将在2017年完工,据称能隔绝放射性尘埃,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然而乌克兰的动荡局势,为这座“大盖子”的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并且不管如何,这片被污染的土地,在今后两万年的时间里,都不再适合人类生存。

切尔诺贝利也许会永远寂静。

/编辑 方迎忠 郑洁 rwzkphotos@vip.163.com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