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亲子关系修复,岂是你想便可

点击:0时间:2023-03-09 17:23:40

邵?颖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社会时钟”,指的是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集体的生活节奏,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现。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人迫于社会和舆论的压力,跟随着主流的“社会时钟”,在到达某一段所谓的适婚或生育年龄的时候便结婚生子。然而,他们并没有仔细地思考,合理地评估过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具备经营一段婚姻的能力,是否已为子女创造好了最基本的物质和心理条件。

前段时间陪着妈妈一起回看《妈妈咪呀》,漫漫长假,老太太最爱子女陪着她看这样的综艺节目了,不是因为那些妈妈们歌声多动听,舞艺多超群,而是她们背后都有着让你欢笑,让你流泪的故事。有一个妈妈说到她来参加节目的原因时,她表示,在孩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她便把孩子留在老家,外出打工,做生意,为了让家里的生活条件更好一些,她几乎很少回家,终日忙于赚钱。

直到孩子八岁,那年春节她回家的时候,忽然发现跟她疏远的很。以前回去,虽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可过个几天就会好转一些,所以她从来也没把分离当回事,也从没真正关心过孩子对常年见不到妈妈的感受,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万千的中国家庭都是这般情况,这等无奈。可这一次回去,孩子变得完全不认这位母亲,任凭她拿着外面买回来的各种玩具,零食,衣服,可孩子只肯黏着姥姥,从头到尾都不愿喊一声“妈妈”。

这下她开始着急了,连妈妈都不叫了,是不是出问题了,她开始反思是不是与孩子分开太久了,是不是该回家了,是不是要停止在外面的事业和拼搏。她上节目,就是为了让孩子看到她的决心,请求孩子的原谅。她说,她失去了与孩子在一起的八年光阴,现在起她要做一个好母亲,她要回去照顾孩子,修复与孩子间的隔阂,弥补孩子对母爱的缺失。

亲子关系疏远的迷思

像这位母亲的情况,在中国并不是少数。人们常说,热闹的春节过完了,春天就来了,留守儿童的冬天也来了,对此我十分赞同。所以当我听完这位母亲的叙述后,非但没有感动,反而觉得有一些气愤,可笑和无奈。气愤是因为这位母亲在听到孩子叫了一声“妈妈”后,声泪俱下地抱紧孩子,场面看似感人,可她有没有想过,在面对那么多摄像机和观众,在重重压力之下,孩子的这声“妈妈”究竟包含着多少情感,或只是单纯地为了满足他人期待的需要。

可笑的是,因为这位母亲听到孩子叫了一声“妈妈”之后,万千感慨集于一身,她会不会以为这一声“妈妈”就表示是破冰了?凭着这一个称呼,在漫漫亲子关系修复路上,就有动力能够排除万难了?令人深感无奈的是,这是万千中国家庭的现状。夫妻分居两地,以前有独居老人,现在多了留守儿童。以前志愿者支教偏远山区,给孩子送生活学习物品,现在志愿者去给留守儿童做心理建设和输送关怀。

前一阵子《小别离》热播的时候,有网评曾说“全世界可能没有哪个民族会像我们这样,为了孩子好,能忍受骨肉分离之苦”,这当中讲的不仅是条件好的,把孩子送出国引起的骨肉分离,也指的是,条件一般的,甚至是不那么好的,就由父母外出打工挣钱导致的父母与子女的分开。我开始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与子女分开,真的是为了他们好,或是为了家庭的需要而迫不得已的吗?这位母亲在听到孩子的一句呼唤后,感动地痛哭流涕,信誓旦旦地许下了以后要好好弥补孩子的承诺,她虽有此心,可真有能力做到吗?

信任是亲密的基础

老实说,我对那对母子是否能修复好亲子关系是持保留态度的。这对母子关系的修复,第一个困难点就在于,孩子信任感的发展情况。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到,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孩子从出生到一岁,主要经历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为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不要认为孩子还很小,不懂事,整天除了吃就是睡,所以只要把他喂饱就可以了。其实那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摸索安全感了,他们哭的时候,照顾者对他们回应的速度和质量决定了他们对外界信任感的建立。信任对应形成的人格品质是希望,它有着增强自我的力量。信任感强烈的人敢于希望,勇于理想。反之,缺乏信任感的人,对未知常常抱有担忧,害怕自己的需要不被看到,得不到满足。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若是发展的顺利,那这对一个人后面所要发展的心理社会阶段会起到积极正向的推动作用。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对母子是分开太久了,不熟悉,所以孩子才不愿叫妈妈的,只要日后多加以相处,就又能够熟络起来。因此,辞去工作,或把事业发展挪回老家,多陪陪孩子,一切就自然会好起来的。

很多中国家庭,也是抱着这样的以为和想法,于是就把孩子留在老家,让长辈或是亲戚照顾,趁还年轻,能打拼的时候,外出闯一闯,一心以为关系可以慢慢建立,感情可以渐渐培养,可机会、发展不等人。但其实,孩子们嘴上一口一个爸妈地喊着,不表示心里真跟他们有着亲子间的亲密感。这一点可以从他们与外界的互动,与他人关系的建立,甚至是他们与伴侶间亲密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出。

正如上述所说,出生的第一年,父母,尤其是妈妈角色的缺失会损伤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一个弱小的孩子向父母发出请求时,若是连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都不能给予及时的回应,那又教他如何去相信外在世界是安全的,可信的,在向他人提出需求的时候是可以被看到的呢?通常没有希望这项品质的人,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容易退缩,或过度的自我保护,不容易敞开心扉,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是好的,是被接纳的,是值得被关注的。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孩子,又怎么真的会和父母亲近呢?我们又凭什么相信他们会跟我们走心呢?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有单纯的血缘关系吗?也会有人提出,就算父母不在身边,只要他们有照顾者,甚至是好一点的情况,有稳定的照顾者,那这样对他们安全感建立的负面影响应该也不会太大吧。

有些孩子比较幸运,成长过程中,虽然没能有父母陪伴左右,但至少身边还有照顾者,在中国的现代家庭模式中,最常见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样的长辈。可是大部分情况下,那一类的照顾者由于能力的限制,只能对孩子的起居饮食进行基本的照料,而对他们心理上的关注可谓是非常有限的。连亲生父母都没有能力和动力去完成的事,我们又怎能期待他人会做得更好呢?

离开是对亲密的回避

这对母子关系修复的第二个难点在于这位母亲在亲密关系上的能力。离开孩子,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的父母,当被问及为什么会这么做的时候,他们总有千万种理由,有说不出的苦和无奈,可总结一下,来来去去,无非也就只是几个理由:想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想家里的生活更好一些;想趁年轻拼一下,不想因为孩子而放弃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发展,等等。可在这些无可奈何的骨肉分离背后,或许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这些父母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因为他们可能并没有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社会时钟”,指的是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集体的生活节奏,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现。例如,受到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人会认为,人的发展阶段应该是,二十岁出头完成学业,然后找到一份工作,接着二十六七岁,甚至更早的时候结婚生子。而另一部分人由于受到了更多其他社会文化的影响,他们的认知发生改变,因此,他们的社会时钟与接受传统文化的人不同,他们可能会更晚结婚,甚至寻找婚姻的其他形态,也可能在三十多岁开始一段学业,或者四十多岁提前退休,实现财务自由。对于“社会时钟”的认知冲突往往由文化的差异导致,常现于两代人之间。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人迫于社会和舆论的压力,跟随着主流的“社会时钟”,在到达某一段所谓的适婚或生育年龄的时候便结婚生子。然而,他们并没有仔细地思考,合理地評估过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具备经营一段婚姻的能力,是否已为子女创造好了最基本的物质和心理条件。换句话说,他们的心理可能还未成熟。即使生养了孩子,但却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们缺乏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认知,所以便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互动,不知道在什么阶段该给予孩子何种帮助,也不明白孩子的某些行为意味着什么,他们解读不了孩子的表现。简单地说,就是他们根本不懂自己的孩子。试问,不懂孩子的父母,又怎能真正地和孩子亲密呢?

可惜的是,这当中有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和照顾孩子,尤其是孩子的心理方面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于是,他们会开启防御机制,保护自己免遭由于面对和承认困难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比如对自己的挫败感,对孩子的愧疚感,而合理化则是常用的防御之一。利用诸如想改善家庭条件,工作繁忙等客观事实,来合理化某些能力的缺失,从侧面来减轻自己的内疚感。像节目中的这位母亲,八年前,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她不懂如何平衡孩子的需求,自己的需求,以及社会对她多重身份的期待,难道现在仅凭这点触动就能够让她拥有这样的能力吗?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基于父母稳定的协调能力,靠的绝非一时的热情,它需要我们有基本的知识,弹性的心态,和充足的耐心。

中国式家庭的矛盾在于,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的不统一。明明心理还没断奶,却已为人父母;明明不想分离,却总要天各一方;明明渴望亲密,却要保持矜持。在我们认为事业发展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时候,又是否有想过,我们孩子的成长也是只有一次。当他们跑过来要求抱抱时,当我们背着他们到处玩耍时,当他们趴在我们的身上安静地睡着时,我们是否曾有想过,这样的经历还能有多少次。在正确的时间给予孩子当下正需要的,这才是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标签: 孩子 心理 社会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